她倒在了斑马线上
她倒在了斑马线上
11月7日,一位女邻居,60多岁,退休工人,腿脚尚利落,为了锻炼身体,在马路边遛弯。在一个十字路口通过斑马线时被一辆闯红灯的汽车撞倒,脑部受伤,虽然实施了紧急抢救,却停止了呼吸和心跳。一个鲜活的生命就这样消失了,令人十分痛惜。据说已经判定汽车司机负全责,但他不能承担的是,无法还给别人一位活生生的母亲。偌大中国,有十三亿人口,少一个人根本不是问题,但对一个家庭而言却是天塌地陷的事!能等闲视之吗?
近几年各种车辆的数目急速增长,占用耕地修了很多马路,建了很多立交桥,道路仍然拥堵。仔细观察,车多不是唯一因素;人的素质太差也是重要原因。技术不熟练却横冲直撞;只顾自己,不管别人,无视交通规则,醉驾、超速、闯红灯、乱停车现象总制止不住,处于无序状态;有些人把小聪明用错了地方,动歪脑筋,而且强词夺理,不出事才怪!抢路—抢劫—占有—夺命,是某些人的强盗逻辑。
改革和治理其实是同义语。但只听把改革喊得震天响,因为是时髦的词汇,似乎是道义的制高点;而谈到治理,仿佛是制造障碍,不利于发展,许多方面显得极为不力。交通方面的问题就是明显的例子。但如果说根本不抓也不是事实。往往是一阵风,难说不是摆样子。过去有一种说法:抓而不紧,等于不抓。交通混乱,有很多违章现象,却得不到纠正;看不到警察,都干什么去了?经常有人谴责“不作为”,难道不是吗?有一些下岗工人佩戴红袖章,手拿小旗在路口和车站维持秩序,称作“协管员”,却没有执法权。警察属于公务员吧?很可能是坐在监视器旁“执法”,偶尔出来一趟,不是摩托就是小汽车,戴白手套,挺胸叠肚,特别神气,把站马路的“活计”让给了下岗工人。——风吹日晒的差使让弱势群体承担,也算一大特色。
我们知道,法并不是万能的,必须有道德支持。如果道德沦丧,法则无能为力。所以道德建设就显得特别重要。如何搞好道德建设?“八荣八耻”的教育也搞了几年了,但收效甚微。毛主席说: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是决定的因素。面对几乎无官不贪的现实,人人都奔钱使劲,只认孔方兄,能教育谁呢?不难理解,思想教育一是以身作则,二是常抓不懈,三是有针对性。离开了这几条,真如久旱无雨。
笔者真是孤陋寡闻,不懂诸多名堂,听说还要对死者进一步进行尸检,要慎重确定死亡原因,可能是要搞清楚除撞坏脑袋以外,是否还伤了内脏。仿佛是怕有万分之一的可能出现纰漏,扯不清楚。还提示家属尽早火花,入土为安,合乎常理;但要写申请报告,不知是什么目的。有关方面如此“尽职尽责”,越来越精,责任特清,让我大开眼界。
逝者去矣,不能复生,但愿因此能唤回人们的良知,尊重生命,要给别人留下足够的空间,可以视作她对社会的最后奉献。
(余罘 2011年11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