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新冠疫情, 除了城市,不要忘了还有乡镇 农村
无论是要坚持疫情防控清零,还是想要完全放开,都不要只记着城市,别忘了还有乡镇农村。
我国目前的城镇人口约九亿,城镇化率平均约60%,虽然看起来农村地区和农村人口比例还不到一半,但是,对于应对疫情来说,主要得看医疗基础设施和医疗资源,就这方面来讲,假如现在就放开,地级市以上的大中城市,算比较好的,也许大概能应对城市自身以及附近郊区的需求;县级市和县城,估计最多也就能勉强应对城区里的需求;而那些小城镇、乡镇,广大乡村,条件好点的能有个乡镇卫生院,也就能应对个日常疾病,对于农村,特别是偏远农村,最多能有一俩家私人诊所,平时也只能给村民看个头疼脑热,一旦大规模发生新冠感染,绝对是无法自保自救的,连勉强应对都无法做到!
而且应对新冠疫情,不仅仅是看有多少家医院、多少医护人员,还要看医疗设施、医药用品的普及程度。对于重症、危重症的救护,地级市以上的医院也许还可以正常做到,而县级医院估计就比较吃力了,救治的人数和效率质量都不会有多高,到乡镇以下的就不用说了。
所以,假如现在就放开,能真正享受城市里基本的、像样的医疗资源和服务的,恐怕最多也就是地级市以上大中城市和县城的范围内,恐怕能有一半人口就不错了。
除此之外,还有观念意识。别看现在有些乡镇农村也是大小楼房林立,小汽车网络什么的看起来比较现代化,好像与城市生活差别不大,但其实很多观念意识与城市里生活的人们还是差别比较大的。就应对疾病的意识来讲, 越往基层越差。本来农村村民一般比城里人更喜欢外出 扎堆儿,更不习惯被约束。武汉疫情时全国紧张,农村普遍还能比较认真坚持防疫一下,这两年农村出现疫情相对较少,多数人又都放松了,平时能做到多数人都认真戴口罩就算不错了, 更不要说像城里人那么敏感 那么讲究 整天到处提醒消毒、戴口罩、通风、勤洗手等等,
乡镇以及农村,在不断动态清零的大前提下,因为远离城市,一般人员流动性小,出现个别疫情一般基层也能应对控制,所以三年以来 农村疫情防控总体还算相对安稳。 但是,假如现在就放开,虽然奥秘克戎总体毒性降低,但是传染力却更强了。很多人容易忽略这个传染力的问题,不要小看传染力, 因为在单位时间内,很高的传染力也有很大的风险,也是一个需要认真面对的问题,即使是普通流感或感冒,比方说一个感染的人接触过十个人,能传染两三个人与能传染八九个人,这影响肯定是不一样的!到社会层面可能是,三天内感染一千人,或感染一万人,或感染十万人的区别,不同级别的人数对疾病防护、对治疗,以及对社会各方面正常运行的综合影响,肯定也是不一样的! 所以,就算现在不是新冠奥密克戎,而真的是流感,有这种传染力度,也是需要积极防疫的,也会是一个社会问题。
更何况,现在的新冠奥密克戎,真的并不是普通感冒和流感, 反向想一想,十几亿人以前有谁 有几个人打过流感疫苗的? 但是现在几乎绝大多数都打过新冠疫苗, 如果说新冠奥密克戎真的已经变成流感一样了, 那又何必再去打疫苗呢?应该就不需要了,是不是? 所以说新冠现在仍然并不是流感,两者仍然是不一样的啊!
农村除了求医问药不如城市里方便,农村人口普通的身体素质以及健康水平恐怕一般也比城市里的要低些,尤其是农村中老年人,其中很多存在各种慢性病基础病,能忍就忍就拖就拖,多是亚健康状态,平时还好,如果遇到新冠恐怕就是一季重击了!
假如现在就放开, 城市里的景象,可以想象,肯定会有些乱,政府服务管理比较有力的也许基本还能应对,假如社会比较有秩序、讲规则的话,医疗不被挤兑的话, 也许城市里的重症一般能得到及时救治,其他有症状的,也许能在医院或在家里自己吃药熬过去。
但是,到那时广大乡镇 农村, 恐怕就是另一种景象了。 恐怕到时会是家家户户有人感冒发烧,村里时不时谁家有年老体弱的会出现个重症,甚至时不时谁家就得办丧事了! 要明白,农村家里是否有感冒药、是否知道要储备感冒药、是否能及时容易平价买到感冒药,这些都会是问题,而且会是比城市里更严重的问题! 到那时,城市里,县城里,无论政府还是医疗结构以及人员,恐怕早已自顾不暇,还有谁会去管农村里人的 死活? 就算有心也是无力的! 城里人感染万一严重,万一出现啥情况, 打了120救护车一会可能就到了,但是,农村里有120吗? 就算打了,会去吗?能及时赶到救人吗? 恐怕不会。而且,农村,特别是偏远农村,老人以及留守儿童很多,占比较大的比重,而这类群体恰恰是新冠的易感人群和易出现重症以及死亡的群体,那到时,估计农村的人口的重症和死亡率 会比城市里高很多!
同时,在城市里打工工作的人,能看着老家父母孩子得病不管不顾吗?他们还能在城市里安心打工挣钱吗? 不会的,那都是自己的亲人,再加上城市里也是到处感染,恐怕很多人至少短期内会离开城市回老家。而那些原本打算进城务工的农民,恐怕至少短时期内不会再轻易到城市里务工,毕竟面对隔三差五躲不开的发烧感冒以及不确定的健康风险,打工的人也是会仔细掂量掂量的,就像前一段逃离富士康的那些打工人一样,如果工资不高没有足够吸引力,他们打工挣的钱恐怕还不够给家人看病治疗用的。而如果在城市里的打工工作的人,无法安稳长期在城市干活工作,基础人力缺失会导致各行业成本增加,就跟现在某些一刀切长期封控导致的情况类似。到那时物资运输会普遍涨价,恐怕照样会导致粮食蔬菜等其他生活用品涨价,从而使得整个城市社会面运行都受到严重影响,民生也不可能恢复到疫情之前状态,到时经济还能平稳健康发展吗?经济一定会受波及受影响,恐怕不会比清零防控情况下更好,甚至还会更差! 这就是,病毒从城市传到农村,但影响的反噬,又会从农村传到城市!
对于这些,那些整天只活在网上 只活在朋友圈里的反清零的、鼓吹放开的躺平派们,不知能否想到?想到了不知打算如何应对? 还是认为不必应对,一切照搬国外的,彻底躺平听天由命就是对的? 恐怕到那时,还是那些人,又会摆出另一副圣母情怀,在网上各自媒体高喊苦难,高喊政府 如何如何了! 这些,也不知城市里的政府能否想到, 而国家层面的 决策者 估计会想到,也应该想到!
虽然现在新冠毒株的毒性降低了,但传染力却增强了,虽然有些医疗专家认为病毒状态趋向于稳定了,但是,这毕竟是人类面对才三年的病毒,并不能完全熟知掌控。现在的奥密克戎毒株,也不能真正等同于流感,仍然是存在一定危害的,疫情仍然存在些不确定性。所以,防疫政策可以优化调整,但现在先别急着完全放开,还是应该再坚持,再等等看,更不要随便折腾,毕竟面对新冠疫情,中国能走到今天这一步很不容易,付出了很大代价,所以不应该轻易动摇转向。即使以后到时可以放开了,也需要平稳过渡靠岸,软着陆。
各国面对疫情的应对方式不同,就如同各自用不同的方式过河,有的游泳,有的坐船,走独木桥,各种方式都有风险,都有得有失,都需要付出成本代价,都是艰难的,但是无论是那种方式,选择了就要坚持这种方式稳妥走完,真正走到对岸才能算真正结束。中间可以调整,但不能随意折腾 ,选择了某种方式就要在这种方式的框架前提之下去面对问题、解决问题,而不要轻易动摇,更不要走了一大半,眼前快要靠岸却折腾自己改变方式去过河,那是愚蠢又得不偿失的!
相比其他国家,中国的动态清零的方式一直以来总体应对算是比较成功有效的,眼前有可能快胜利靠岸了,但还没靠岸,还得坚持,风险挑战仍然很大,不能大意,不能功亏一篑,不能让之前的努力付之东流。当然,坚持是不容易的, 在坚持的同时更需要能有效解决相关问题,让手段方法更好的服务于政策,更好的达到目的。
- 上一篇
结局不会陪你演戏前一句是什么歌词 歌词中大概有一句“我要陪你去流浪”,是一首女生唱的,不知道歌名?请告知。 高分悬赏。谢谢!
歌词中大概有一句“我要陪你去流浪”,是一首女生唱的,不知道歌名?请告知。 高分悬赏。谢谢! 歌词中大概有一句“我要陪你去流浪”,是一首女生唱的,不知道歌名?请告知。 高分悬赏。谢谢!:fc.5 i g
- 下一篇
高中英语语法精讲第5章 【备战年职称英语考试】重点语法精讲(10)!
【备战年职称英语考试】重点语法精讲 10 1. 分词作定语,1 分词作定语既可以放在所修饰的词之前,作前置定语,也可以放在所修饰的词后面,作后置定语。其作用相当于一个定语从句。例如: Where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