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想逃,更不想看到蔡桓公的结局 我不想逃,更不想看到蔡桓公的结局
我不想逃,更不想看到蔡桓公的结局
为了“和谐”,一段时间我坚持“少提内忧,多谈外患”。
但是“国家的前途,人民的命运”这一主题在我心中挥之不去。
每天看到的听到的种种社会问题让我忧心忡忡,让我难以平静。
我国近百年来,特别是在毛泽东和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先烈的浴血奋战,几代人的艰苦努力和十几亿人民的巨大付出,积累了新中国伟大的社会进步和强盛的国力。我们站起来了,我们正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每思及此,心潮澎湃。
但一些挥之不去的阴影,如千钧巨石压抑在胸,引我常常夜半深思。“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我们面前还有许多困难,但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在国内,而不是在国外。
社会的腐败已如癌细胞正一天天侵蚀我们的机体,此病不及时除掉,大厦将倾,国将不国。每日面对如此重大的隐忧,我无心赵括谈兵,竹林论玄。
《扁鹊见蔡桓公》一文谈及“治病”,鞭辟入里,读来依然振聋发聩。现引此文一段,与网友共同思考。
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中医用布包热药敷患处)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中医用针或石针刺穴位)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中医汤药名,火齐汤)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地狱判官)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矣。”居五日,桓公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扁鹊为避祸而逃,而我不想逃,因为这是我亲爱的的祖国,但更重要的是我不想看到国家落个蔡桓公的下场。
有时想躲开这个话题,但树欲静而风不止,两条新闻又引起我的阵痛,不得不提笔说上两句。
一条来自《中新网》的报道,说中央党校主办的《学习时报》刊登署名为刘日的文章,认为“新后备干部”、“新提拔干部”率先公示财产最为合理。
一条是《新京报》登出的:国家民政部社会救助司城市处处长刘喜堂表示,低保家庭要实行家庭财产申报制,申请低保家庭资格必须填报家庭收入情况,然后再要去核查。
两条新闻都谈到了财产申报的话题,但都回避了最应该、最迫切、老百姓最关注的现任政府各级高官的财产公示问题。
我这里没有评论“二刘”的兴趣,但对于官员公示财产迟迟不能立法更不能实行确实感到费解。
一.官员公示自己的财产是一个不可回避的课题,没有任何拖延的理由
靠纳税人养活的公务员(由于他们的权势,现在国人们都把他们叫官僚)向全社会公示财产,受到人民的监督,受到法律的约束,合情合理,天经地义。全世界100多个国家都是这样做的,即使比我们晚很多年才提出这个议题的俄罗斯不但也完成了立法,而且已经开始实行。总统梅德韦杰夫和总理普京去年初已带头完成了相关申报审核程序,并已正式向全社会公示。
但是,我国从1987年王汉斌提出官员财产公示的立法议案,已过去23年,但始终没能通过一个具有法律规范的官员个人财产公示制度,更不要说实行。
这件事真是让人不可思议。
什么理由让我们一拖再拖?
我们到底怕什么?
如果开始因为下面官员自己腐败,故意隐瞒民意,不能上报“天庭”,影响了中央的决策,过了这么长时间中央总该清楚了吧?
如果说因为此项立法关系重大,程序复杂,需要时间准备,漫漫20多年时间还不能出台,只能说明那些相关人员故意消极怠工,早该就地正法!
如果说为了再给那些没捞够的贪官一点机会,让他们再捞一把,以免捞钱不公,现在也捞的差不多了吧?
如果说是为了给已经捞够了的官员时间让他们“处理”和转移自己非法持有的财产,避免造成“社会不稳定”,二十多年时间总该够了吧?
更何况我们的党一直宣称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除了人民的利益没有任何个人的私利。光明磊落,襟怀坦白是共产党员应该有的品格。既然没有私利为什么不敢接受人民的监督?
我实在想不出任何再回避拖延的理由,希望大家帮忙想一想。
二.这是一项具有历史定位意义的事业,任何有为的政治家都应努力建树
任何政治家,都希望青史留名,让历史给出自己的定位。毛泽东千年伟人自不必说。如果哪届政府能启动并建立一套卓有成效的官员财产公示法律,并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在反对腐败方面迈出决定性的一步,肯定会因此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的定位,这比提出什么理论更有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我国在反对腐败方面采取了那么多措施,想了那么多办法,但所有的措施都是自己用手拽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地球,事实证明多半年下来越反越腐。包括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23 日做出的《关于领导干部财产申报的决定》也不过是党组织内部的一个文件,大家知道结果和之前不会有太大的差别,因此在社会没有太多的反应。因为这个文件同样是没有法律地位,社会无法监督,广大人民要求的就是要彻底置于阳光之下,接受法律的监督,让人民群众评价,这才能使黑箱曝光,使贪腐成本加大,必将有力地抑制和打击腐败之风。
这是一个全世界通用的行之有效反腐的利剑。我们的官员最爱讲与世界接轨,如提高官员的薪资标准,全民财产的私有化…怎么这次就接不上了呢?
实行官员财产公示制度是顺应民心,体察民情,为民铲除贪腐的重要举措。如果不是叶公好龙,为什么就是不敢干这件最漂亮,最有成果,功在当代业在千秋,具有历史定位意义的事情呢?
我想不通,希望网友明示。
三.如果再拖下去会产生无可挽回的后果
我国的老百姓是世界上最好的老百姓。
在满目疮痍,百废待兴的五十年代初,我国人民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以极大的热忱多织布,多炼钢,多打粮,有力地支援了前线,保证了战争的胜利。六十年代初,在三年自然灾害的极端困难时期,国际上敌人联合起来掀起了反华大合唱,我国人民硬是勒紧裤腰带,毫无怨言地与党同舟共济,唱着“我们走在大路上”,意气风发斗志昂扬的走了过来;九十年代初,政府让大批老工人下岗失业,生活陷入困境,他们依然顾全“大局”,不闹不争,再一次做出巨大的自我牺牲。
试问世界上有这样伟大的人民吗?有这样通情达理的老百姓吗?
苏联解体后社会主义在全世界陷入信任危机,但中国人民对社会主义依然热情不减,笃信不移,一心一意跟着中国共产党要继续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前进。
这是什么原因?
这是因为中国共产党以自己的纲领和长期无私的行动感染打动了中国广大的老百姓,在几十年中积累了人民对党坚实而厚重的信任。
这是一份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看不见的,比百万亿多,比千万亿还要重的无比巨大的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财富”。
这是任何市场都无法评估的无形资产。
正是因为有这样一份特殊的信任财富,我们才能历经磨难而不衰,历经坎坷而不败,永远有人民的追随,永远有人民的支持。。
但是,我们必须看到,我党80多年积蓄的这部分“信任财富”今天正在被过分的使用甚至透支,而且被用在错误的方向上。
在“奥运”和地震期间积蓄的新的“信任财富”也快被消耗殆尽。
我们党正在出现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
核心的问题就是我们的“特色社会主义”离毛泽东的社会主义越来越远,离人民大众心目中的社会主义越来越远,离资本主义却越来越近。我们没能兑现反对腐败治理贪官的承诺,没能改变贫富差距继续拉大的趋势。
这些年来,人民对亲民之官(身边最近的官)的不满和愤怒在扩散在向上延伸,对中央的期待和希望正在减弱。
我们必须清醒的看到这一点。
敢不敢迈出让“官员向全社会公示财产”这一步,已成为考验我党有没有反对腐败的决心,也成为真假反腐的试金石。
只要我们迈出了这一步,就会立刻让人民看到信心和希望,取得人民的信任,赢回失去的民心。
如果拖延,就势必继续消耗我们党的“信任财富”,直至殆尽。
四.公示财产要从上面做起
为了大局稳定和更有说服力,财产公示首先要尽快立法,而后要从上到下,分期分批进行。
我相信党中央领导是清廉的,公布个人财产不应存在顾虑和任何障碍,也不需要时间对现有财产进行“处理”,不要太多时间准备。由全体中央政治局委员担任的政府高官,如国家主席、副主席,国家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人大常委会主任、副主任,政协主席、副主席率先垂范,首先带头公示自己的财产,并接受人民的和法律的审查和监督。这一举动一定会振奋民心,震慑贪官,刷新政治。
只要我们这样做了,对缓解社会矛盾,对全社会的稳定,对全国人民的团结,对调整我们目前的方向都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也有利于积累我党的“信任财富”。
我不希望看到蔡桓公的结局。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