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仪征化纤检维修工人罢工事件调查

火烧 2010-11-03 00:00:00 网友时评 1025
仪征化纤检维修工人因改制分配不公、管理腐败等问题罢工,诉求包括公平分配、知情权与监督权,事件引发广泛关注,反映企业用工与管理深层次矛盾。

仪征化纤检维修工人罢工事件调查

    仪征化纤的检维修工人5月12日起,几百人在公司大楼门前罢工静坐了23天,启用谷歌搜索就可以看到国内许多网站和香港媒体都做了报道。(http://tieba.baidu.com/f?kz=780213904)是什么原因造成如此大的负面影响?寻根溯源,深入调查,分析原因才有利于总结教训,完善我们今后的工作,防止此类事件的发生。  

据罢工工人反映:他们从事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已经二十多年,设备安全稳定运行与他们的技术工作有密切关系。按照国家有关文件规定,他们既没有资产也没有资质,不属于辅助行业,更不属于富余人员,不应列入改制对象。仪征化纤的改制从表面上看,分流了许多工人,其实公司为此付出的用工成本并未减少,而且还增加了协议解除劳动合同的补偿金,安置费等等,更大的隐患是,管理环节的复杂将给生产直接带来负面影响。为了有利于向有关部门理性诉求,本文对工人的意见进行了归纳和整理。

    一、对改制的意见:

    1,分配制度不平等。职工的工资收入是领导的十几分之一,职工投入一份算一股,而领导投入一股算三股,三年后领导可得到70万元的激励股份,而职工却没有。

    2; 对改制前景不乐观。国家和企业没有在改制中受益,少数领导干部却从中得利,而许多工人只能靠很低的收入生活,工人下半辈子的养老保险和大病统筹也受到影响。

    3; 对领导官僚主义作风十分反感。公司领导从制定政策到执行,一贯采用强制的态度,既不听取群众的意见,也不下来了解情况。

    4,公司领导已经违反了国家改制的方针政策。干部为了自己有政绩、占利益而不顾老百姓的利益、国家的利益。  

   

二、罢工原因

    1、机构臃肿。大机关小机关,职工1084人,管理人员300多,拿不该拿的钱的人太多,一线干活的人太少。  


2、分配严重不公。管理人员借口外面接活,吃喝玩乐打入成本,工人多劳不能多得,有的工区领导的收入是工人收入的十多倍。  


3、工人没有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公司的各项制度透明度少,公信力不足,分配暗箱操作,股东不知道公司、工区收入、分配情况。  


4、用人机制腐败。比如班组长竞聘,啥都不会的人,当初还是初级工的人,送礼就能干,家里有后台有关系就能干,等等不一而足。  

   

5、改制后,养老、医疗保险、收入都比在股内职工低,感到后半辈子生活没有保障。   

   

6、接活是领导的事情,不是工人不愿意干活。凭什么在没有活干的时候,工人必须拿仪征最低生活保障的80%,而领导干部却没有这条规定。  


三年对改制不满情绪的积累就如一堆干柴,被领导制定的不合理条款点燃而爆发,工人实在无法忍受才走上了罢工集访的道路。  

   

三、检维修三年改制是失败的  

改制的目的是有利于促进生产效率的提高;有利于保证设备安全稳定运行;有利于改善劳动生产关系。改制必须符合国家、企业和人民群众的利益!从罢工集访23天来看,检维修的改制是失败的。所暴露出来的问题是管理混乱,机构臃肿,分配不公,贫富差距拉大,技术人才流失。检维修技术工人与生产设备安全运行关系十分密切,他们的任务就是及时发现设备运行中的隐患并及时排除。分离出去以后,设备巡检、维护保养的工作受到严重影响,起不到防患于未然的作用。必须等到设备发生故障,才向被分离出去的设备工程公司报告,增加了许多管理环节,原来的利益共同体分离成两个追求利益最大化的集团,看利益多少干活,这样的生产关系显然对提高生产效率是不利的。退休老人对我说,就是分离仪化有独立经营、核算能力的水厂和电厂,也不能分离对主体厂设备安全稳定运行有直接影响的检维修人员啊!改制难道就是人为减少主体厂的人员而不顾设备安全稳定运行吗?由于检维修的工作直接影响仪化股份公司的设备安全运行,因此许多老职工认为中央改制的政策没有错,是公司一些不懂技术、生产管理的领导把中央的好经给念歪了,职工对乱改制,影响生产效益的责任者,很有意见。仪化1998年以来公司领导就喜欢乱投资、乱改制、乱折腾,搞什么40、50内部退养;搞什么水厂与动力厂合并,看看不行,然后再分开;效益不行就变卖家产......把好好的企业,搞得国有资产流失几十亿、小金库上亿元;搞得企业人心不稳, 人才大量流失,职工怨声载道,企业元气丧失,为什么国企改革会发生这种本末倒置的现象?这究竟是领导干部的政策水平问题还是他们的私心、贪欲膨胀在作怪?为什么摸着石头过河的结局是领导发财,工人受穷?  

   

四、目前公司领导的错误手段  

      

1、动用警察,传讯工人。工人与管理层的矛盾是劳资纠纷引发的利益诉求,是企业内部矛盾。动用警力于事无补,已给他们的家庭造成不安,更容易激化矛盾。  

2、警察扛着摄像机,近距离对着静坐工人不断拍摄,以起到威慑、挑起事端作用。  

3、采取威逼、利诱、许诺、恐吓、分化瓦解等办法,让罢工静坐的职工离开公司大门。  

4、至今不让当事人知道中石化对罢工事件的批示,以机密为借口,一再推诿。  

5、不让工人见中石化和省政府来调查罢工事件的领导,不知道公司领导究竟害怕什么?  

6、在没有执行国家处理集访事件四不放过原则的情况下,限定时间必须签订非双方自愿的无固定期合同。  

前三年所谓改制的弊端已经充分暴露,如今在工人看不到上级领导对罢工批示内容、不让见调查罢工情况领导的前提下,又匆匆忙忙胁迫工人签订合同,以维持所谓的改制,这样的改制,利少弊多,损害企业,损害职工,损害国家,是明摆着的。      

由于关系到广大检维修工人后半辈子生活保障,因此工人恳请中石化领导能够深入到职工中广泛调查,待问题查清并得到处理后,再谈签订合同的事情。检维修工人以万分急切的心情期待着、期待着。  

   

撰稿人: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特约研究员 戚声淮   

     电话:18952520516  

                                             

 2010年6月18日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