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买房,三家房奴
“对于许多青年人来说,收入比较低,依靠自己的努力买套房子恐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由于要在这个年龄段建立家庭,往往需要有一个稳定的住所,于是购房成为他们考虑的一件大事。自己的积蓄不够,就要向亲戚、朋友及双方的父母筹借首付款,然后向银行贷款买房。对于工薪阶层来说,很可能是80后小家庭一家买房,把包括双方父母在内的三家都变成房奴。”看到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段绍译先生的这段话,感慨颇多。
千真万确,对许多普通中国家庭来说,一对夫妻忙碌大半辈子,可能只是干了两件事,一件事是攒钱买个房子给自己,然后是攒钱买个房子给孩子。等这两件事情解决好了,自己也已经步入老年,没有多少时间享受人生了。可怜的人做了一辈子“房奴”。前半生给自己做“房奴”,后半生给孩子做“房奴”。他们由于背上沉重的还贷包袱,生活质量大幅下降,不敢轻易更换工作,不敢娱乐、旅游,害怕银行涨息,担心生病、失业,更没时间好好享受生活,甚至不敢生孩子。
众所周知,房子是一种特殊商品,土地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房价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总趋势依然是涨。更何况在我国土地供给具有垄断性的情形下,很难套用一般商品的供求理论,认为在自由竞争条件下供求变化会让房价自动涨落。
君不见,人们购买房子首先是为了住,这是房子的基本功能。而当一个人购买更多房产时,它就具有了投资功能。时下房价之所以居高不下,其中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当人们满足了居住需要后,就以房产作为增加财产性收入的主要渠道。正因如此,才有了这样一种有意思现象:面对高房价,盼降的人并不是那些有房族,而是那些无房族;但当无房族变为有房族后,却希望房价继续涨。
一个不争的事实也是,自我国住房商品化以来,投资房产不仅可以保值增值,而且获利程度还远高于黄金、股票等其他资产。并就总体而言,自房改来,由于住房政策过于偏向市场化,也由于“土地财政”成为地方政府难以割舍的大宗财源,造成了当前住房问题的窘境。一方面是大多数人被赶向楼市,推升了房价,另一方面却是一部分人因高房价而买不起房子,或基本居住条件得不到改善,或成为蚁居一族。
只是,除了经济属性外,住房问题还具有社会属性。有一个适宜的住所是人的基本需要,是实现社会稳定与和谐的基石。住房虽总体上属于私人产品,但具有准公共产品性质,因市场条件下无法自动地实现它的合理化配置等问题,必须由政府干预。要让租房的能租到房,让买房的能买到房,让人人都能成为房子的主人,而不是让越来越多的人成为房奴。
山东省阳信县国土资源局邱海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