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闪婚”“闪离”现青岛,半数都是“80后”

火烧 2010-08-28 00:00:00 网友时评 1025
青岛出现大量闪婚闪离现象,尤其80后群体占比高,离婚率逐年上升,与经济独立、社会观念变化及婚姻质量要求提高密切相关。

  1999年时,(青岛)市北区协议离婚的不足百对,之后逐年上升。2000年为176对,2001年199对,2002年255对,2003年629对,2004年997对。而今年1至7月,市北婚姻登记处就已办理近800起协议离婚。其中有近40起属于“闪离”,“闪离”的当事人中,半数以上是“85后”。昨晚看到如此新闻,让笔者久久不能入睡……  

   

  去年6月,家住市北区的小军认识了司机小红(均为化名),相识不到3个月,小军的父亲查出癌症。本着“冲喜”愿望,男方家长催着两人结婚。同年9月,两人举办了热闹的婚礼,却并没有阻止住小军父亲病逝。婚后,两个二十出头的“独生子女”生活在一起,常常为“谁洗碗”、“到谁家过节”之类琐事发生争吵,这时才发现对方都“不是那么回事”,随着矛盾升级,最终在今年3月办理了离婚手续。  

     

  另一对2007年9月9日结婚的“85后”,女方当时刚到结婚登记的法定年龄,选择这个日子本来想“长长久久”,没想到结婚后不到两年就离婚了。     

   

  事实上,离婚率逐年上升,并不是青岛独有,在其他地方、其他国家也是一种普遍现象。据民政部统计,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内地的离婚率直线上升。1979年离婚率为4%,1999年达到13.7%,2003年达到15%以上,而到了2007年,民政部门办理离婚登记140.4万对,这还不含法院的调解和判决离婚,离婚率首次超过了结婚率。   

   

  离婚率之所以大幅上升,主要原因是人们在经济上越来越独立、离婚手续简化、社会快速转型和性观念开放有关。首先,人们对婚姻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如果结婚后对方没有给自己带来理想的家庭、婚姻生活,便会断然离婚。其次,社会对于离婚的态度逐渐“宽容”,年轻人对待感情不再向往从一而终,“合则聚,不合则散”成为他们的相处准则。第三,随着社会的发展,“80后”、“90后”的年轻人思想、观点都比较新潮,成长环境中缺乏忍让、宽容等心态,对待婚姻变得随意而轻率,“常常因为一点琐事就闹翻了。”另外,造成“闪离”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年轻人对父母的依赖性强。如果男女两方都有比较好的职业,婚姻则相对稳定。  

   

  还有,越来越多的诱惑也是现代人对婚姻永恒观念变淡的原因。比如,外出打工导致两人长期分居,妻子守活寡,男人过独身。寂寞时,就可能去找异性发泄,而一旦生“情”,就可能导致家庭破裂。网恋、一夜情、“闪婚”等现象在一些发达地区出现较多,主要集中在年轻的白领阶层,新新女性尤甚。女性地位上升,经济独立,不再通过婚姻依赖男性,不合适就散伙,图个痛快。还有,计划生育规定城镇家庭只生一个孩子,当第一胎是女孩时,有人求子心切,但又承受不起超生被开除公职以及巨额罚款的代价,便力求再婚以生个儿子。   

   

  当然,从积极意义上说,离婚率高也是社会的一种进步,因为毕竟许多人的结婚和离婚都是经过政府同意的。但当前畸高的离婚率,渐高的“闪离”率,让“天长地久”“白头偕老”等美好传统远离婚姻而去,已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之一,实在到了不得不关注的地步了。“闪婚”、“闪离”既说明人们的思想观念开放了,也说明现在的年轻人更浮躁了。  

   

  众所周知,我国传统的思想是强调人、家、社会三位一体。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只有家庭和谐,社会才会和谐。离婚伤害最大的常常不是夫妻双方,而是他们的未成年子女。而孩子是属于社会的,把孩子培养好,他将来会成为栋梁之才;要是一舍了之,他成人后就有可能为非作歹。从这个意义上讲,夫妻结合应对整个社会负责,在离婚之前,应该首先想一想这个道理。   

   

  山东省阳信县国土资源局邱海昌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