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经济视点

日本全球伸手对华发动粮食争夺战

火烧 2010-11-04 00:00:00 经济视点 1028
日本加快全球购粮步伐,意图与中国争夺全球粮源并控制中国市场,通过海外采购和转销策略应对粮食短缺风险。
日本全球伸手对华发动粮食争夺战


李伟 译 

    

    综合日本《富士产经商报》等媒体报道,日本粮企近来加大了赴海外采购粮食的力度。据分析,除了为应对极端气候可能造成的全球粮食短缺,日本的主要目标是与中国争夺全球粮源,还想通过转销控制中国粮食市场。

                             日本加快全球购粮步伐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从未从法国购买过农产品的日本丸红株式会社近日派代表赴法,洽谈收购法国小麦的项目,这在欧洲引发关注。
    《日本经济新闻》指出,这可以看作日本拓展海外供粮渠道的标志性举措。近来,日本粮食企业在全球多方出击寻找粮源,例如从阿根廷采购玉米和大豆;投资非洲的莫桑比克,将当地的草原转化为适合种植大豆和玉米等农作物的土地。
    日本国际协力机构高级顾问本乡表示,目前日本的粮食供应渠道不多,食品安全存在隐患。一些日本粮企从海外购粮时往往对质量非常挑剔,但购买量不大,这就需要支付较高的价格。另外,国际市场上的粮食供应商都喜欢大手笔购粮的客户,久而久之,日本可能失去粮源。为此,日本企业必须做出改变,寻找更多粮源,并扩大采购量。
    日本《富士产经商报》认为,日本是在为“缺粮的冬季”做准备。气象研究显示,今年冬季北半球的气温可能比往年偏低。甚至有气象专家警告说,欧洲可能面临“千年一遇”的超低温,亚洲地区的情况也不会好多少。
    《富士产经商报》指出,北半球的许多小麦出口国今年都可能因低温歉收。目前加拿大已成为首个受害国。该国入秋后的气温大大低于往年,一些产粮区目前已出现零下9摄氏度的低温,大批农作物遭遇冻灾。今年该国小麦和油菜籽的产量预期将下跌20%。报道认为,严寒将相继影响欧洲和亚洲的主要产粮国,这必然导致全球粮食供应减少,粮价上涨。因此,日本必须提前动手开拓新的粮源。

                            称中日夺粮战将愈演愈烈

    日本《经济学人》杂志则认为,日本的真正目的也许是与中国争夺全球粮源。
    报道指出,中国的粮食进口量不断增长,近10年来大豆进口量增长3倍,玉米进口量也从今年开始大幅增长,这都引起日本的担忧。日本曾是全球最大的大豆进口国,但近年来已被中国赶超。中国2000年加入WTO后开始进口大豆,每年的进口量从最初的1300万吨增长至今年的5000万吨。相比下,目前日本年均进口大豆只有360万吨、
    《经济学人》认为,中国粮企强大的购买力令日本粮企显得“脆弱”。报道援引丸红株式会社粮食部主管福田的话说:“今年10月初全球大豆市场就出现货源短缺。这在往年是很罕见的。我们支付较高的价格也难以买到足够的大豆。”另外,中国还开始大手笔进口玉米。截至今年9月,中国今年共进口玉米130万吨。是去年进口总量的27倍。《经济学人》指出,目前还不知道中国是否会继续以这样的速度进口玉米,但有日本学者担心,中国对玉米的需求会影响日本的玉米进口。
    据日本《每日新闻》报道,一些日本研究机构认为,中日之间的粮食争夺战将愈演愈烈。为确保粮食安全,日本必须开拓新的海外粮源。

                          还想通过转销控制中国市场

    日本一方面与中国争夺粮源,另一方面又支持本国粮企进军中国市场。
    据日本《日经新闻》报道,为确保粮食供应,中国近年夹热衷于赴海外进行农业投资。而日本一方面在外交舞台上大力牵制中国海外找粮,另一方面又支持本国粮食企业加快进军中国市场。报道指出,日前中国占据世界大豆贸易量中的1/3,预计2011年中国进口大豆的缺口为1100万吨,2020年时这一缺口将达到2800万吨。此外,从中长期来看,中国的玉米和小麦进口量也将出现不足。
    《日经新闻》认为,日本粮企可以抓住机会,通过与一些产粮国的合作,充当中间商向中国出口粮食,以加快占领中国市场。日本三菱谷物商社已瞄准中国市场。它与巴西的几家粮食供应商和阿根廷的粮食企业签订业务合作协定,包下这些企业的外销粮源,准备转而向中国销售,这样既可赚取利润,又可加强对中国粮食市场的控制。另外,三菱谷物商社还计划在美国西海岸设立谷物出口基地,以将北美地区出产的粮食产品转销给中国。
    (《环球视野》第322期,摘自2010年10月14日—20日《上海译报》)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