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自然地理课本上的“华北”概念真有错误吗?

火烧 2010-09-02 00:00:00 网友时评 1025
文章探讨华北地理划分的科学性,分析陕甘宁是否应划入华北,并讨论自然地理与公众认知的差异,强调区域划分的多维度标准。

据报道,针对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批评地理教材在自然地理上将"陕西、甘肃划入华北地区"的问题,国家测绘局表示,如何从自然、经济、行政等方面对中国的区域进行更合理划分的问题,该局已会同相关部门并组织相关专家进行研究。

自然地理上华北地区的概念,长期以来都是明确的,也是有科学依据的,不信还可以查查早已存在的百度百科的解释。要是从历史上来看,陕甘宁地区尤其是陕西中北部,长期就是中国北方的重心地带;何况陕西正北方的内蒙包头一带,至今不是也被人们认为属于华北地区吗?既然与陕西毗邻的同经度、同纬度的中国北方地区,可以被认为是华北地区,为何陕甘宁就不行呢?至于公众认知和科学概念之间的差别,那既有一个科学传播的问题,也有一个本来就允许的区隔度,比如物理学上的质量概念,与公众通常理解的"质量"就并不相同。在学术领域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了,如哲学上、法学上讲的自由,与人们日常语言中的“自由”亦大有区别。

就西北的概念而言,也有内部和外部的区分,在英语里面就是 in the northwest 还是 on the northwest的问题。陕甘宁实际上是中国内地(或者叫本部,在新疆叫“口内”)的西北部,在自然地理上是中国北方地区中偏西的部分。范长江所说的“中国的西北角”就是在这个意义上使用的,不然西北角首先就应该指新疆,绝不仅仅是他所采访的陕甘宁地区。同理,在自然地理上,中国北方地区还包括了东北地区。内地以外的地区通常被称为边疆地区,自然地理上的中国西北地区,实际上指的是内地之外的西北地区,大致与通常说的西北边疆一致,主要是新疆地区。由于中国内地的西北部和内地之外的西北边疆在地理方位上是连为一体的,在政治上、经济上也已被视为同一地区,所以公众也就不再区分这两部分在历史地理上的内外关系了。

所谓华东、华西、华南、华北、华中的概念,实际上都是就中国内地而言的,比如说华西,就是指四川,因为它位于中国内地的西部;而不会指青藏地区,因为这是内地之外的边疆地区。很自然,华北指的就是中国内地的北方地区。就自然地理概念而言,华北可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华北当然包括以黄土高原为主体陕甘宁地区,有学者主张这一部分就叫做华北地区中的黄土高原区;狭义的华北就是黄河中下游地区,以华北平原为主体,也就是公众通常认知的华北,这实际上是自然地理上中国北方地区的居中部分。与华北同属于中国北方地区的东北,在历史上本来也是内地以外的边疆地区。

为什么公众不了解自然地理概念上的华北地区呢?这主要与现在的中小学的地理教育状况及整个教育体制的运作方式有关系。据我所知,现在的中小学虽然有地理知识的教育,但这方面的内容是属于副科或不重要的部分,课时是得不到保障的,常常被主科的老师挤占,不少地方的学校干脆就不开这门课或者不讲这方面的内容。温总听的这堂课的内容,我的初中毕业了的孩子,在我们这个大城市的还算是比较好的学校里就没有听讲过。大学里由于片面强调应用性,开设地理方面课程的专业越来越少,地理系科多数改头换面了,地理通识课程就更难得见到。大学生中不知道各省区地理方位的人不在少数。而我们的精英们所崇拜的美国大学里,地理通识课程却是相当普遍的,我手头就有几本美国原版的这种教材,这在国内却很少见。尽管美国普通学生的世界地理知识也不多,但他们的精英学生在地理方面所受的教育应该比我们强。这是为什么我们的公众,以至我们的精英人士,对于自然地理概念上的华北地区比较陌生的客观原因。

在主观上,我们的教育传统妨碍了我们对于科学概念的理解和尊重。如爱因斯坦所认为的那样,中国文化中缺少正规的逻辑思维传统,所以我们对于概念的理解,习惯于死记硬背,缺少对概念的逻辑推理和分析。比如对于自然地理上的华北这个区域概念,我们不是去探究形成这个科学概念的逻辑依据,分析这个概念归纳过程中的合理性或不合理性,而是简单地、想当然地从日常的经验出发,判断这个概念的正确与否,完全不考虑习惯性的经验是否具有狭隘性。

满足于日常经验的思维方式,在我们民族已经延续了几千年,成为妨碍理论科学在中国成长的主要文化障碍。1883年8月15日,美国物理学会第一任会长、物理学家亨利·奥古斯特·罗兰在美国科学促进会的年会上做了题为"为纯科学呼吁"的演讲,他指出:“多少代以来中国人没有什么进步,因为他们只满足于科学的应用,却从来没有追问过他们祖先所做事情中的原理。这些原理就构成了纯科学!中国人很早就知道火药的应用,如果他们能用正确的方法来探索‘火药应用’的原理,中国人就能够在实现众多应用的同时还能够发展出化学,甚至物理学!因为只满足于火药爆炸的事实和应用,而没有寻根问底,中国人已经远远落后于世界进步”,他希望美国人能够以中国人为戒,发展纯科学。尽管他的言语比较偏激,但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卧薪尝胆地记住他的这段发人深思的批评。在这场关于自然地理上华北概念的争论中,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这种文化传统在社会思维方式中留下的烙印,包括精英人士在内的“布尔什维克”(多数派)们,压根不愿意理性地思考和正视陕甘宁地区在自然地理以至历史地理上,与日常观念中的华北地区的内在关联性和一致性。

从语言和历史的逻辑来说,我们很少有人考虑过华北这个概念与华东、华西、华南、华中这些概念的内在关系,自然也鲜有人知道中国内地的西北部与西北边疆地区在语言逻辑和历史地理上的区别,恰与其在自然地理上的区别是一致的,这当然不是偶然的,这正是中国几千年来的历史发展规律在自然地理上的显现,也是自然地理规律作用于中国历史发展的结果。而从历史地理的视角来看,今天中国内地的西北部,即陕甘宁地区,在古代历史的很长时间里,也就是在我们民族最强大的时代,是作为中国北方的中心地带而存在的。因此,可以说中国古代的华北(north China),就是以现在中国内地的西北部为核心的。

温总理的观点,作为一家之言是无可厚非的,但能否据此改变学术界和课本上已有的定论呢?这只能由学术界以科学观测数据为基础,通过自由、充分的讨论得出结论。国家测绘局切不可凭借行政权力,兴师动众,轻率地改变依据长期观测数据经由逻辑归纳而得出的结论。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