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国学:中美商战的文化解码
文章深入解析中美商战背后的文化因素与战略意图,探讨美国通过南海、黄海及汇率等议题进行战略勒索,分析人民币汇率与境外投资的影响,揭示金融战布局与大国博弈的深层逻辑。
大道国学:中美商战的文化解码
作者:网闻博报小社员
近来,围绕南海问题、黄海军演及人民币汇率等热点问题,中美两国关系瞬间风云突变,剑拔弩张的气氛目前依然在持续升温。有评论指出,美国是在向中国进行政治外交的“战略勒索”,你如能在一些问题上改变态度,我便可以在东北亚及东南亚放松;你如在这些问题上仍不肯合作,我就收紧在东北亚及东南亚布下的网。这一观点,非常切中要害。对此,网闻博报小社员认为,更确切地说,南海、黄海、人民币汇率等,都是美国进行战略布网的“桩点”。而军演示威与喊话对话,都只是松紧罗网的战术操控杆。最后,要从中国身上“剪羊毛”,以御金融危机二次探底的寒流,这才是美国“战略勒索”的近期目标所在。或者说,这本来就是美国本轮金融战布局攻防的战役收官。这些眼花缭乱的战法招术,我们一般人一时都很难看明白。为什么会这样呢?就是因为这是大国博弈的战略攻防,但我们普通百姓大众往往容易就事论事而陷入具体细节误区,甚至常常会因被误导而被迫各自为战只顾自己只看眼前。我们更不会想到,今天中国的经济发展结构失调、社会分配不公和贫富两极分化等艰难局面,本质上也是源于外力催化的结果。而且这种“战略勒索”,目前还在进行中。譬如人民币汇率与中国在境外的投资的关系,以及人民币升值将对中国国计民生的影响。我们不妨先看几条相关资讯,然后再继续这个讨论。
【1】中国境外企业资产超万亿美元
据第一财经日报2010年9月6日报道,2009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净额占全球5.1%,居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首位,境外企业资产总额超过1万亿美元。昨日下午,商务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外汇管理局在厦门联合发布《2009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第14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组委会新闻中心主任、商务部办公厅副主任沈丹阳披露了上述信息。
联合国贸发会议《2010年世界投资报告》显示,2009年中国对外直投占全球的5.1%,位居发展中国家、地区的首位,名列全球第五。迄今,中国对外直投连续八年保持增长势头,年均增速达54%。截至2009年,中国1.2万家境内投资者在全球177个国家(地区)设立境外直接投资企业(下称“境外企业”)1.3万家,境外企业资产总额超过1万亿美元。此前,国资委的报告称,截至2009年,央企境外资产总额已经高达40153.4亿元人民币。
从国家(地区)看,对外直投净额流量上亿的国家(地区)较上年增加9个,对非洲投资下降幅度较大。从地区分布情况看,中国对欧洲、北美洲、拉丁美洲的投资较上年成倍增长,其中对欧洲投资增长282.8%;对北美投资增长3.2倍;对拉美投资增长1倍。
【2】美国高官访华欲缓和紧张关系 或就汇率问题施压
据解放网-解放日报2010年9月6日报道,9月5日至8日,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副助理多尼隆、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萨默斯将对中国进行访问。据路透社消息,在访问期间,二人将会晤中国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和国务委员戴秉国。
近期中美关系出现了两个新的变量。第一,中美在海洋安全方面的竞争加剧。“中国发展需要走向海洋,这触碰了美国的海洋霸权”,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表示。一段时间以来,美国在中国周边海域动作频频。美国在朝鲜半岛周边海域军演不断,并多次传出美核动力航母将进入黄海的消息。此外,美国高调介入南海问题,希望将此问题国际化以牵制中国。第二,美国经济“二次触底”的风险上升。美国今年第二季度GDP仅增长了1.6%,较今年第一季度2.7%和去年第四季度5.6%的增长率回落明显,加上居高不下的失业率,这加剧了市场对美国经济未来走势的担心。
在此情况下,美高官访华总的来说目的有二:在经济领域向中方提出具体要求;在安全领域缓和当前紧张关系。具体而言,在外汇政策方面,美方会对中国减持美国国债并购买日元、韩元、欧元国债提出关切,因为美国经济很难离开中国的“输血”;在汇率政策方面,萨默斯很可能继续向中方施压,要求人民币升值,以此呼应其国内热炒的“中国操纵人民币汇率”一说;当然,美方也可能会提出所谓“中国投资环境不佳”的问题,要求中国政府对待国资外资一视同仁。至于安全领域,据美《华尔街日报》报道,中美将借助此次会谈缓和彼此在伊朗、“天安”号事件、对台军售、美国军演等问题上造成的紧张气氛。
【3】 中美近期热点问题及媒体相关评论
(1)[南海问题]:越南文攻武备两手策划南海之策引美国制衡中国/中国首次向美表态:南海是核心利益
7月23日,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声称,“南中国海周边国家的主权纠纷,已成为该地区安全与外交的核心问题”,而美国对于化解南沙群岛和西沙群岛的主权争议具有“国家利益”。中国外交部长杨洁篪予以了严厉驳斥,认为“美国不要把南海问题多边化与国际化,这样做只能使事情更糟,解决难度更大”。
[相关评论]:南海争端仅是美、中对峙的缩影而已。如果此事发生在其它地域,中国处境可能更加尴尬。关于国家兴衰的决定因素,中国近年来转为强调以GDP为支撑的综合国力。在国力发展遇到瓶颈的关键时刻,以GDP为支撑的综合国力,并没有起到重大作用。相反,从某个侧面看,一部历史充斥着以弱胜强、以小胜大或以野蛮战胜文明的记载。
(2)[美韩军演]:韩美7月25日起在黄海日本海联合军演美参加人数空前
韩国与美国25日清晨开始在韩国东部海域(日本海)举行为期4天的联合军事演习,韩美参加演习的兵力为8000多人。除9.7万吨级的“乔治·华盛顿”号航母外,号称“亚洲最大”的韩国“独岛”号运输舰、韩国型驱逐舰“文武大王”号和“崔永”号,以及1800吨级的潜艇、海上调查船等20多艘舰艇参加本次联合军演。
[相关评论]:美国是在向中国进行政治外交的“战略勒索”,你如能在一些问题上改变态度,我便可以在东北亚及东南亚放松;你如在这些问题上仍不肯合作,我就收紧在东北亚及东南亚布下的网。今年11月,美国会要进行中期举选。民主党核心层为扳回局势连连出招。为分散公众对经济状况不佳的抱怨,民主党打出“航母牌”,就不难理解。
(3)[人民币问题]:中美角力人民币升值或倒逼中国经济改革
围绕着人民币升值问题,美国从白宫到国会山在今年4月份的一段时间对中国展开了非常凌厉的舆论“围剿”,而中国政府则相应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强硬姿态。这种趋势如果得不到有效的缓和与控制,双方之间由货币战而导致的贸易战也许不可避免,从而给正处于复苏之中的世界经济罩上极大的不稳定性。
[相关评论]:当前美国赤字问题的根源,不是中国进口太多,而是美国出口竞争力不足。此外,美国实施出口管制,“自废武功”。钟山说:“美对华出口管制措施是典型的冷战产物,不仅对中国不公平,也严重制约了美最具竞争力产品的对华出口,导致美国企业错失中国市场商机。”
一句话,美国和中国都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获益者,全球化带给中美两国超出历史先例的共生利益就是中美关系最大的“压舱石”。现在的问题是,美国陷入全球化带来的结构失衡性危机后,战略焦虑加深,对“分蛋糕”不仅缺乏信心,而且要和中国“斤斤计较”,好像中国的一举一动都是针对美国的,于是就在中国周边“设桩”、“打楔”来加以防范。如果说我对中美关系有什么担心的话,那就是不愿意看到美国的思想界和主导对华政策的人士失去战略眼光,重返前些年“新保守主义”势力的窠臼,那样不仅会导致中美关系的倒退,更可怕的是导致美国对外政策失去合作思想的基础而走向孤立主义,最终错失竞争和发展的重大机遇。
【4】美国“战略勒索”贪得无厌 人民币升值将是新一轮战役的开局
从以上媒体报道和评论可以看出,仅就金融战贸易战而言,强逼人民币升值只是美国的一个阶段目标。仅此一役,中国在境外的以美元计价的投资,包括中国购买的美国债券将会缩水蒸发多少?美国在中国的以人民币计价的投资,特别是华尔街资本在中国的金融投资,又会膨胀多少?对中国国内企业的经营效益和就业岗位及工薪收入会产生什么影响?诸如此类的连锁反应,最终结果会是什么?恐怕只有财经专业人士才有可能算得准说得清,网闻博报小社员在此也不敢妄言。但有一点可以断定,如果人民币升值目标实现,这将是美国新一轮金融战役的开始。人民币汇率的“国际惯例”市场化,才是美国金融战的决胜性关键目标。
所谓的人民币汇率的“国际惯例”市场化,就是减少政府干预的彻底市场化私有化,就是像金融资本通过期货证券市场操纵世界石油、稀土、铁矿、粮食、企业股票及主权债券的定价权一样,矫健自如地操纵人民币的汇率。而按照资本世界的“丛林法则”,这个全球市场的金融垄断权,必须且只能归华尔街独裁所有。各国货币最后都统一归“世界货币”美元统治,世界经济统一由华尔街操纵和调控,各国的经济命脉都统一归华尔街的金融寡头集团掌控,这才是美国主导的市场经济“国际惯例”的终极版本。至于“坚船利炮”的军演,只是为这个“国际惯例”护航的“大棒”而已。同样,按照资本“丛林法则”,弱肉强食富者恒富贫者恒贫的世界等级格局,也便是西方学者所称的“历史的终结”。即使到这个时候,美国对中国的“战略勒索”依然不会停止,而且会变成理所当然的常态“管理”。概而言之,美国的战略终极目标,就是企图以经济主权的操控进而掌控中国并肢解中国。所谓肢解中国,就是为了“分而治之”便于“管理”。
【5】商战之道在于“做文化”
自1840年“西风东渐”以来,中国人的意识似乎便被西方文化所劫持,尤其是中国人的经济学和企业管理学。于是,在已经身处大国博弈纵横捭阖的角斗场上时,我们也顶多会把国家之间利益冲突,看做是市场经济贸易摩擦的商战策略。即使是像经济战、贸易战、金融战及货币战争之类的醒世睿言,也都鲜有超越国家商战的视野。的确,自“鸦片贸易”和“鸦片战争”及“国际惯例”的“开关通商”以来,中国屡屡“落后挨打”的根本原因,确也是西方资本列强贪婪的商业利益索取。称其为商战,也并无不妥。但就是按照学自西方的市场理论,也有“三流企业做产品,二流企业做品牌,一流企业做文化”之流行语。只是我们没有仔细去想,国家之间的商战,难道不也是决胜于文化高端吗?
反过来讲,我们为何对美国的战略布局和“战略勒索”往往失之于省察,我们为何常常会陷于被动而失之于主动,不正是由于我们的思想首先被西方文化俘虏了吗?而只有当我们最后醒悟出,所谓的市场化私有化“普世价值”,所谓的市场经济“国际惯例”,所谓的“潮流同步世界接轨”等等,原来都是麻醉我们的“文化鸦片”和戴在我们头上的精神“紧箍咒”时,我们才会悔恨自己早先为何不用心“做文化”?!
很赞哦! (1025)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