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商汤之谋的中俄现实意义    资料2:98年,俄罗斯的第一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体验

火烧 2011-10-25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结合商汤之谋与俄罗斯1998年经济危机,探讨中俄现实意义,分析历史策略与现代经济改革的关联,强调内外因与领导力的关键作用。

  


商汤之谋的中俄现实意义  

一、       商汤之谋  

1、 原文  

桓公问管子曰:“夫汤以七十里之薄,兼桀之天下,其故何也?”管子对曰:“桀者冬不为杠,夏不束柎,以观冻溺。弛牝虎充市,以观其惊骇。至汤而不然。夷疏而积粟,饥者食之,寒者衣之,不资者振之,天下归汤若流水。此桀之所以失其天下也。”桓公曰:“桀使汤得为是,其故何也?”管子曰:“女华者,桀之所爱也,汤事之以千金;曲逆者,桀之所善也,汤事之以千金。内则有女华之阴,外则有曲逆之阳,阴阳之议合,而得成其天子。此汤之阴谋也。”   

2、 翻译  

桓公问管仲说:“商汤仅用七十里的薄地,就兼并了桀的天下,其原因何在呢?”管仲回答说:“桀不许百姓冬天在河上架桥,夏天在河里渡筏,以便观赏人们受冻和受淹的情况。他把雌虎放在市街上,以便观赏人们惊骇的情态。商汤则不是如此。收贮蔬菜和粮食,对饥饿的人给饭吃,对挨冻的人给衣穿,对贫困的人给予救济,天下百姓归附商场如流水,这就是夏桀丧失天下的原因。”桓公说:“夏桀何以导致商汤达到这种目的呢?”管仲说:“女华,是桀所宠爱的妃子,汤用千金去贿赂她;曲逆,是桀所亲近的大臣,汤也用千金去贿赂他。内部有女华的暗中相助,外则有曲逆公开相助,暗地与公开计议相配合,而汤得成其为天子。这是商汤的机密策略。”   

二、俄罗斯的影子  

俄罗斯在1998年爆发经济危机,有内因,也有外因,不管是什么原因,人祸是根本原因,这不能用一、两句话说清楚,但从俄罗斯历任总理可以看出一些端倪,也可以从1998年后频繁的总理变更,连续3届联邦安全局工作背景(他们有使人信任的基础和防止自己被“曲逆”、被“女华”的基本知识)的自救脉络看到他们的思路,这也可能是1999年12月最后一天俄罗斯第一任总统叶利钦宣布辞职的原因,叶利钦可能是认为找到了俄罗斯的领路人吧。  

1、俄罗斯历任总理  

1990.06.15-1991.09.26 伊万·西拉耶夫 长期从事工业和航空工业工作;  

1991.09.26-1991.11.06 奥列格·罗博夫(代理)不详   

1991.11.06-1992.06.15 鲍里斯·尼古拉耶维奇·叶利钦(兼任)   

1992.06.15-1992.12.14 叶戈尔·铁木罗维奇·盖达尔(代理、议会未通过,“俄罗斯民主选择”党主席自由派,2006年11月24日在爱尔兰首都都柏林参加国际会议上台发表演讲时,突感身体不适,有人因此怀疑盖达尔也遭人“毒手”。不过盖达尔及其政治盟友丘拜斯都拒绝指控俄罗斯安全部门,2006年12月6日,盖达尔发表声明,称是反俄罗斯政府的力量对他下了毒,2009年12月16日凌晨3点因血凝块引起的并发症死亡。)   

1992.12.14-1998.03.23 维克托·斯捷潘诺维奇·切尔诺梅尔金[我们的家园-俄罗斯] “天然气大王”  

1998.03.23-1998.04.24 谢尔盖·基里延科(代理)    “右翼力量联盟”领袖   

1998.04.24-1998.08.23 谢尔盖·基里延科   

1998.08.23-1998.09.11 维克托·斯捷潘诺维奇·切尔诺梅尔金(代理)[我们的家园-俄罗斯] “天然气大王”  

1998.09.11-1999.05.12 叶夫根尼·马克西莫维奇·普里马科夫。俄罗斯情报专家,1991年普里马科夫任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副主席11月他被戈尔巴乔夫任命为新成立的苏联中央情报局局长。1991年12月苏联解体后,他被俄罗斯总统鲍里斯·尼古拉耶维奇·叶利钦任命为俄罗斯对外情报局局长。1992年4月至1996年7月任俄联邦安全会议成员。  

1999.05.12-1999.05.19 谢尔盖·瓦季莫维奇·斯捷帕申(代理)   

1999.05.19-1999.08.09 谢尔盖·瓦季莫维奇·斯捷帕申,1992年任俄联邦安全部副部长。1993年9月─12月任俄联邦安全部第一副部长。1993年12月起任俄联邦反间谍局第一副局长,1994年3月3日─1995年3月任俄联邦反间谍局局长。1995年4月起任联邦安全局局长,1998年3月30日起任内务部代理部长,同年4月28日起任内务部长。  

1999.08.09-1999.08.16 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罗维奇·普京(代理)   

1999.08.16-2000.05.07 2008.5.8-现在,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罗维奇·普京,曾在苏联克格勃系统工作15年(75-90) ,1985年至1990年在民主德国工作,1998年7月任俄联邦安全总局局长。 1999年3月任俄联邦安全会议秘书  

2000.05.07-2000.05.17 米哈伊尔·卡西亚诺夫(代理)   

2000.05.17-2004.02.24 米哈伊尔·卡西亚诺夫,长期从事经济工作,是俄罗斯与西方信贷机构进行谈判的重要人物,为解决俄罗斯的外债问题做出了贡献  

2004.02.24-2004.03.05 维克托·鲍里索维奇·赫里斯坚科(代理)   

2004.3.5-2007.9.14米哈伊尔·弗拉德科夫,2000年5月,弗拉德科夫任俄联邦安全会议第一副秘书;2001年3月,出任俄联邦税务警察局局长,2007年9月,弗拉德科夫辞去总理职务。同年10月任俄对外情报局局长。  

   

2007.9.14-2008.5.8 祖布科夫·维克多·阿列克谢耶维奇2004年3月16日担任俄罗斯联邦金融监察局局长;  

   

资料1:  

2000年刚刚当选俄罗斯总统普京,曾经在1999年底完成的《第一人:普京自述》一书中透露,他眼中最可信任和最为亲近的战友,除了国防部长-伊万诺夫,联邦安全局局长-帕特鲁舍夫,就属季马·梅德韦杰夫了。他与上述三人“均有着手足之情的感觉”。  

   

资料2:98年,俄罗斯的第一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体验  

1998 年俄罗斯经济陷入多重危机。在3 月23 日叶利钦总统突然解散切尔诺梅尔金政府以后,在俄罗斯的经济领域中,爆发了金融危机、生产危机、预算危机和债务危机;而在全社会范围中,则出现了经济危机与政治危机和社会危机交织并发的局面。与前几年的经济危机相比,这场危机冲击之大,危害之深,都是俄罗斯实行经济改革以来所罕见的。9 月普里马科夫新政府的成立,避免了一场政权危机。但是,它难以在短期内扭转经济领域出现的多重危机并存的局面。1998 年将以“经济下降年”而载入俄罗斯的史册。经济危机的基本状况如下:  

生产大幅度滑坡   

据俄官方的数字,1998 年第1 季度俄罗斯经济有所增长。但从4 月份起整个经济停止增长,并且逐月下降。国内生产总值上半年下降0.5%;1-7 月下降1.1%,其中,7 月份下降4.5%;1-8 月下降2.1%;1-9 月下降3%,其中,9 月份下降9.9%。据俄政府、中央银行及有关机构预测,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将下降5-9%。   

1、工业生产下降幅度创近几年来“最高记录”   

  工业产值1-7 月下降1.3%,其中,7 月份下降9.4%;1-8 月下降2.6%,其中8 月份下降11.5%;1-9 月下降3.9%,其中,9 月份下降14.5%。其下降幅度创1994 年12 月以来的“最高记录”。   

  原来保持增长并支撑着经济的原材料生产部门出现颓势,难以继续支持经济。上半年,煤炭工业产值下降0.3%,石油工业产值下降0.4%,石油加工工业产值下降7.4%,汽车制造业产值下降1/3 以上。下半年,这些部门继续呈大幅度下降趋势。 在生产下降的同时,企业的处境更加困难。1997 年亏损企业约占全部的46%,而1998 年8 月,亏损的比重,在工业中已占70%,在农工综合体系统中已占90%。   

  2.农业遇到罕见的灾年   

  1998 年是俄罗斯少有的农业歉收年。农业产值上半年下降16%;1-9 月下降9.4%,其中,9 月份下降15%。据俄《消息报》10 月7 日援引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报告预计,全年谷物产量为6546 万吨,比1993-1997 年年均产量减少18%,比上年(8600 万吨)减少2000多万吨。而到10 月初,全国才总共收打了4720 万吨谷物,比上年同期减少46.9%。   

  3.固定资产投资状况更加严峻   

  自1992 年以来,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连年下降:1992 年下降40%,1993 年下降12%,1994 年下降26%,1995 年下降23%,1996 年下降18%,1997 年下降5%。也就是说,到1997 年底,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总共下降75%,即3/4。而进入1998 年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继上年下降后继续下降:第1 季度下降7%,上半年下降6.3%,9 月固定资产投资额估计为298 亿卢布,比去年同期下降14.3%,其中,9 月份下降14.3%。   

  4.外贸出现颓势   

 1998 年以来,外贸的形势也十分严峻:外贸总额第1 季度下降4.6%,之后逐月继续呈下降的趋势,上半年下降7.6%。其中进口下降3.6%,出口下降13%,其中,天然气出口下降18.4%。下半年外贸形势继续恶化:9 月份外贸总额为115 亿美元,同比下降16.1%,其中,出口额为59 亿美元,同比下降20%,进口额为56 亿美元,同比下降11.4%。据俄经济部10 月初预测,到年底,出口额将下降13%,进口额将下降20-30%。俄报刊透露,尽管进口减少,1998 年俄外贸顺差将比1997 年减少3/4-4/5。1998 年1-10 月中俄两国的贸易额为44.7 亿美元,其中俄从中国的进口额为15.1 亿美元。全年预计两国的贸易额将低于上年61.2 亿美元的水平。   

  1998 年1-9 月俄罗斯吸收的外国直接投资约15 亿美元。到10 月1 日,外国在俄累计的直接投资总额为140 亿美元。1998 年新建的外资企业2000 家。到10 月初,全俄共有3万家外资企业。   

金融市场剧烈动荡   

  1998 年以来,俄罗斯金融危机不断加深。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股市债市走跌   

  1997 年俄罗斯股市的走势见好。上半年证券市场的行情攀升,50 种股票“莫斯科时报”指数上升了140%,超过世界主要上升股票的最好成绩。但是,从第4 季度起,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股市债市走跌。11 月份外国撤走资金约100 亿美元。据俄罗斯专家估计从10 月22 日到年底,俄罗斯公司有价证券市场的资本估值大约减少40%。进入1998年,股市继续下跌。继3 月下旬、5 月下旬的“黑色星期天”两次动荡之后,股市已下跌50%。  

7、8 月份金融市场连续剧烈动荡。在5 月的金融危机中,外资在很短的时间里撤走了140亿美元。银行的融资利率在大起大落中攀升:由2 月初的42%跃升到5 月底的150%,6 月初在短暂回落(60%)后,7 月初再次攀升到110-120%。在5 月27 日,即“黑色星期天”这一天,国债收益率暴涨60-80%,而股票指数却暴跌了10.5%。到7 月初,短期国债的收益率回涨到115-120%。   

  8 月以后,俄罗斯金融市场再次振荡。由于政府决定延期3 个月偿还到期的外债(估计为150 亿美元),转换内债的偿还期(将1999 年12 月31 日到期的国债转换为3、4、5 年期 限的中期债券),在转换结束前,暂停国债市场交易,俄罗斯股票市场陷入崩溃状态。8 月28 日俄国际文传电讯社综合指标所包含的100 种股票的市价下跌85%。  

  2.卢布贬值   

  1998 年以来,俄罗斯总统和总理多次许愿,保证卢布不贬值。为了保持汇率的稳定,7-8 月俄央行出售了90 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但是,8 月17 日,即叶利钦最后一次作出卢布不贬值的承诺后3 天,俄罗斯政府和银行坚持不住了,不得不宣布卢布对美元的汇率在1美元兑换6-9.5 卢布之间浮动。8 月26 日从莫斯科到远东地区的各地兑换站都突破了1 美元兑换9 卢布大关,有的已经超过9.5 卢布。9 月2 日在卢布贬值风潮的冲击下,俄罗斯央行又宣布取消外汇走郎上限,从9 月3 日起将卢布兑换美元的官方汇率由10.88 比1,定为12.82 比1。9 月4 日俄罗斯央行又宣布取消外汇走郎卢布兑换美元的官方汇率达到了16.9比1。据俄报刊透露,8 月17 日以后的一个月内,美元对卢布的官方汇率提高了98%,而卢布则贬值了48%,成为一年来世界最贬值的货币之一。自8 月份以来,一些大的银行合并,不少银行破产,许多地区重新出现了用卢布挤兑美元的排长队现象。据俄财长10 月初说,到年底卢布还将继续贬值,有可能17-18 卢布兑换1 美元。还有的俄学者预计,年底可能达到1 美元兑换20-30 卢布。   

3.通货膨胀率大幅度上升   

  按照俄政府原定计划,1998 年俄罗斯将把通货膨胀率压低到10%以内。与原定的计划相反,通货膨胀率不仅没有降低,反而大大地上升了。8 月通货膨胀率达到15%,9 月上升到40%。考虑到10 月份以后,政府要通过发行货币(据说要发行200-250 亿卢布)解决危机问题,通货膨胀率将继续上涨。俄中央银行预计,如果汇率保持在1 美元兑换20 卢布的水平上,到年底通货膨胀率将上涨240-290%(1998 年12 月与1997 年12 月相比)。有的经济学家,如先恰科夫院士估计,1998 年全年通货膨胀率将为30-40%左右。   

4.外汇储备大量减少   

  从1997 年10 月份受到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后,在俄的外资大量撤走、证券市场连续动荡。为了稳定股市,防止卢布贬值,俄政府不得不动用外汇储备,收购国家有价证券。1997年上半年俄罗斯拥有238 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到1997 年11 月,俄罗斯的外汇储备还有225亿美元,到年底已下降到150 亿美元。1998 年6 月1 日俄罗斯的外汇储备已下降到140 亿美元(其中45 亿美元黄金(169,5.77,3.55%,吧)储备),而到7 月中旬进一步下降到136 亿美元,大大少于外商所控制的俄国债券的数额(190 亿美元)。   

财政危机加剧,债台高筑   

  在金融危机不断加深的同时,俄罗斯财政危机加剧,内外债债台高筑。构成危机加剧的主要原因是税收严重不足。1998 年1-5 月税收计划完成54%。下半年的完税率也没有提高。另据俄报刊透露,目前在俄有4 万家企业,大约有5000 家股份公司都有国家的股份,在其中半数的股份公司中国家的股份超过25%,而国家预算实际上并没有从参股中收到分文。1997 年年底俄罗斯的外债总额为1225 亿美元。1998 年上半年,俄罗斯向国外发售了250 亿美元的外汇债券。到6 月底,其外债总额已近1500 亿美元,加上3700 亿卢布(约合580 亿美元)的国内债券,俄罗斯共欠内外债2000 亿美元以上。据计算,1998 年要偿还100 亿美元外债(相当于国爱开支的30%),6-9 月份还要偿还120 亿美元内债。此外,据官方透露,1998 年国家开支超过国家预算收入的1 倍。就是说一半的国家开支迄今还没有找到资金来源。为了缓解债务危机,政府于8 月17 日决定通过重新办理手续转换新的有价 证券的办法,推迟支付1998 年、1999 年到期的国家有价证券;停止短期债券的发行和流通。同时,计划在第4 季度发行250 亿卢布的货币。   

物价上涨,消费品短缺   

  1998 年以来,受金融危机以及大量进口商品的减少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俄罗斯市场的商品供应量明显减少:据俄报刊透露,第4 季度全年的商品流转额要下降6-7%。与此同时,商品价格不断大幅度上涨。上半年物价指数同比上涨4.1%。8 月份物价指数上涨15%,9 月份物价指数上涨到40%,1-9 月消费品价格上涨49.6%。这是自1992 年1 月全面放开物价之后,物价指数上涨幅度最大的时期。9 月份以来,由于卢布贬值,进口的商品减少5/6,按卢布计算的进口商品的价格上涨了1.5-2 倍;大城市的蔬菜、水果和肉类的价格贵15-20%。由25 种基本食品组成的一套食品的价格平均增长22.6%。据有关部门估计,为解决市场上食品短缺的问题,最近半年内俄罗斯必须购买100 万吨肉、40 万吨植物油和许多其他食品。   

居民实际生活水平下降   

  1998 年再次发生的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使社会危机不断加深,居民的实际生活水平明显下降。首先,由于卢布贬值,居民的银行存款蒙受严重的损失。到8 月初,俄居民的月储蓄存款为1500 亿卢布(其中,在储蓄银行的存款为1200 亿卢布,在商业银行的存款为300 亿卢布),按当时的汇率(6 卢布兑换1 美元)计算,约合250 亿美元。然而,由于卢布对美元的汇率大幅度下降,加之从9 月3 日起银行停止支付到期的存款,并且承诺到11 月中旬按9 月1 日的汇率(9.33 卢布兑换1 美元)支付到期的存款,相当大一部分居民的存款实际上已化为乌有。据俄报刊透露,到10 月初,81%的居民已经没有储蓄存款(4年以前这一比重为75%)。其次,拖欠的工资和退休金数额增加,居民的实际生活水平下降。   

  到8 月初,涉及全国职工总数1/4 的10 个主要经济部门拖欠的工资总额758 亿卢布。此外,拖欠的退休金总额160 亿卢布、拖欠的儿童和切尔诺贝利事故受害者的补助金170 亿卢布。   

  普里马科夫政府9 月主政后,虽然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力争发放当月的工资和退休金,但仍未阻止局的恶化,仅9 月份拖欠的工九额又增加了40 亿卢布,10 月1 日达到880 亿卢布。到10 月初,国家拖欠的工资、退休金和军饷总额高达1200 亿卢布(其中,退休金300 亿卢布、军人的工资100 多亿卢布)。   

  总之,由于上述因素,1998 年头6 个月,居民实际收入下降8.9%,1-8 月居民实际收入下降11.1%。9 月居民实际货币收入比上年同期下降29.7%。预计全年居民实际收入将下降13-24%。据俄报刊透露,9 月份生活在贫困线(低于最低生活费标准)以下的居民人数增加到4430 万人,与1997 年同比增加40.2%,约占居民总数的30.1%;失业人数为840 万人,比1997 年同期增加50%。   

三、中国的影子  

人民日报资料:经济数据泄密背后凸现利益驱动 通过买卖股票牟利2011年10月25日 08:59:52 来源: 人民日报  

10月24日,国家保密局、最高检通报了国家统计局干部孙振、中国人民银行干部伍超明等泄露涉密经济数据案件查办情况。  

  去年5月以来,我国国家宏观经济数据屡遭泄露,严重影响了经济安全和金融市场正常秩序,损害了政府公信力。是谁泄露了涉密经济数据?背后存在何种利益驱动?如何加强保密管理?  

  24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保密局新闻发言人、副局长杜永胜,最高人民检察院渎职侵权检察厅副厅长李忠诚介绍了重要涉密经济数据泄露案件的查办情况,并剖析背后原因。  

  九种重要数据遭泄密 检察机关已立案侦查6件6人,其中两起泄密案审结  

  李忠诚介绍,本次查处的泄密案件中,遭到泄露的国家宏观经济数据包括9种,分别是:工业增加值、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GDP、全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消费品零售总额、人民币贷款增加、广义货币同比增长(M2)、狭义货币同比增长(M1)等。  

  今年2月,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检察院对案件进行了立案侦查。目前,检察机关已立案侦查6件6人。其中,孙振故意泄密案、伍超明故意泄密案已经审结。  

  据介绍,被告人孙振在担任国家统计局办公室秘书室副主任及局领导秘书期间,于2009年6月至2011年1月,违反保密法规定,先后多次将国家统计局尚未对外公布的涉密统计数据共计27项,泄露给证券行业从业人员。经鉴定,上述被泄露的统计数据中有14项为机密级国家秘密,13项为秘密级国家秘密。  

  近日,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依法判决被告人孙振犯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判处有期徒刑5年。  

  在另一起泄密案中,被告人伍超明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货币金融史研究室工作期间,于2010年1月至6月,违反保密法规定,将其在价格监测分析行外专家咨询会上合法获悉的、尚未对外正式公布的涉密统计数据共25项,向证券行业从业人员魏某、刘某、伍某等15人故意泄露224次。经鉴定,上述被泄露的25项统计数据均为秘密级国家秘密。  

  近日,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依法判决被告人伍超明犯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判处有期徒刑6年。  

  孙振、伍超明两位被告人均未提出上诉。  

  六起泄密案均存利益驱动 通过买卖股票牟利,获车辆使用、有偿讲课等好处  

  据杜永胜介绍,检察院机关查明,在6起泄密案件背后均有利益驱动。  

  据北京市西城区检察院办案检察官介绍,有的犯罪嫌疑人通过和证券从业人员“合作”,将涉密宏观经济数据泄露给证券从业人员,利用证券机构从业人员指导其买卖股票、牟取利益。  

  有的犯罪嫌疑人虽然没有从泄露数据的行为中直接获利,但得到了诸如车辆使用、安排有偿讲课等其他方面的好处。  

  杜永胜说,犯罪人走上泄密违法犯罪道路,根源在于泄密者保密意识淡薄,特别是保密的法制意识淡薄。  

 最高人民检察院立案标准明确规定,故意泄露国家绝密1项或者机密2项或者秘密3项的,均构成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的立案标准;过失泄露国家绝密1项或者机密3项或者秘密4项的,均构成过失泄露国家秘密罪的立案标准。我国刑法共设9个罪名对泄露国家秘密罪进行惩处。  

  “针对泄露国家秘密案件发生的情况,检察机关立足于职责,严肃查处泄露国家秘密的犯罪案件。只有严厉打击泄密犯罪行为,才能够有效地遏制和震慑泄密犯罪案件,才能有效遏制和震慑涉密人员泄露国家秘密,走上犯罪道路。”李忠诚说,查处孙振、伍超明泄露国家秘密案,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检察院也将向有关涉案单位和部门发出检察建议,以便加强职务犯罪预防。  

泄密单位相关领导被追责 将建涉密经济数据专项督察制度,加强保密管理  

  按照保密法第四十九条规定,有关单位发生重大泄密案件,不仅要追究造成直接泄密责任人的责任,还要追究领导人员责任。目前,追责工作正在进行中。  

  杜永胜说:“我们一定会依法依纪进行处理,绝不会网开一面、姑息迁就。”  

  泄密案件发生后,国家保密局对产生、使用、保管涉密信息的21个相关部门进行了专项检查,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填补安全漏洞,纠正违规行为。  

  同时,对产生、使用、保管涉密宏观经济数据的相关部门进行整改,如有关部门取消了涉密国家宏观经济数据公布前的会商机制;有关部门缩短了涉密国家宏观经济数据的发布时间。  

  杜永胜说,今后国家保密局将主要从三个方面加强涉密经济数据保密管理。  

  四、        翟玉忠在《国富策——中国古典经济思想及其三十六计》中延伸  

商汤之谋的案例分析:  

在各个主权国家资本和商品全球竞争的二十一世纪,女华和曲逆那样从内部搞垮一个国家的“无形杀手”、“盗国者”层出不穷。  

2006年12月,广东经济出版社出版了一本美国畅销书《一个经济杀手的自由》(Confessions of an Economic Hit Man),作者是约翰·珀金斯(John Perkins),这本书的难能可贵之处在于,作者不仅透露了大量的经济战内幕,还分析了当代经济战的残酷逻辑:这些经济杀手披着经济学家、银行家、国际金融顾问之类的合法外衣,其实却肩负着建立美国全球霸权的战略任务,他们通过伪造财政报告、操纵选举、贿赂、敲诈、色诱乃至谋杀等手段,拉拢、腐蚀和控制他国的政治与经济精英,向他们提出蓄意制造的错误的宏观经济分析和产业投资建议,诱骗发展中国家落入预设的经济陷阱,从而控制这些国家的经济命脉和自然资源,并通过欺骗手段让成千亿的美元源源不断地流入美国,为巩固、扩大美国经济、政治和军事霸权服务。  

作者列举了大量摧毁他国经济的手段,这里我们仅以美国对厄瓜多尔和沙特阿拉伯发动的经济战为例。  

厄瓜多尔拥有极其丰富的石油资源,为了“帮助”厄瓜多尔实现现代化,美国斥资十多亿美元建输油管道,让这个国家的石油源源不断地流向美国,而厄瓜多尔得到的是美元。在这些钱里面,每100美元就有75美元又回到了美国公司的手中,余下的25美元中有75%用来偿还“现代化”所欠的国债,除去政府开支,能用在国民医疗、教育和救助贫困人口上的就仅剩2.5美元。结果,厄瓜多尔所有的只是高失业率、更多的贫困人口和大量的外债;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厄瓜多尔总统罗尔多斯·阿吉莱拉曾向国会提交了新的能源法案,想用强硬手段改变外国石油公司对该国资源野蛮掠夺的状况;1981年5月24日罗尔多斯总统在飞机事故中丧生,整个拉丁美洲人人义愤填膺,报纸公开指责这是中央情报局的暗杀行径!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石油危机后,美国为了重新实现对中东石油的控制,花了很大力气拉拢产油大国沙特阿拉伯,约翰·珀金斯曾亲自参与其中。他的工作是夸大对沙特阿拉伯经济的预测前景,作者写道:“一旦向沙特阿拉伯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巨额资金,这里将有怎样的变化,同时我还需制定资金配置的具体方案。简言之,我就是要尽我所能,发挥创造力,极力夸大向沙特阿拉伯经济建设投入资金的含理性,当然,前提是让美国工程和建设公司得到合同。有人提醒我,我的工作不但关系到国家安全,对美因公司来说,也是有利可图的。”  

约翰·珀金斯回忆说, 1975年他被派遣访问其中的一位关键人物“王子W”,这位王子有个爱好——迷恋金发美女。约翰·珀金斯承认“他的这种爱好帮了我大忙。”看来,二十下世纪的女华已经成了《花花公子》上的西方金发美女!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