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弹消费升级
题为《九成县医院负债406亿 业内质疑变相转嫁给患者》报道所述的“大债盖大楼,小债买设备”问题的成因是“政府投入不足”进而“负债病人买单”,因此只要加大投入,不少困扰看病贵的问题就可迎刃而解。会吗?
众多医院大兴盖楼之风,表面上看是为了解决床位紧张了,或解决门诊病人就医拥挤了这类似乎是一心为病人着想的目标;然此举的真实用意为什么就不会是借就医环境升级来提高各类就医收费呢?题为《提高医院大型医疗设备利用率需要标本并治》、《南京医疗设备浪费严重》、《让基层闲置的医疗设备真正发挥作用》等报道,是不是佐证呢?题为《政协委员称心脏支架暴利达到9倍 已经超过贩毒》、《医生曝癌症患者多死于过度医疗 明知不治仍开药》报道所述的问题,不就是为医院的超前\过度消费、回扣买单吗?
“消费升级”这个词已越来越流行和时髦,随着这个词汇的升温,“多少年不过时”这个曾经的热词基本也消遁了;如今,仿佛是只要言有“消费升级”,似乎就合情合理,就有利于经济可持续、又好又快的健康发展一般。但是,怎样的升级,那些应该先升级,是升“烨然”的外表,还是内核,亦或是升级是否要符合占人口多数的普通人现实的收入水平、国家所处的发展阶段等等问题,很多都是语焉不详的。如当如题为《长沙原市委副书记实名揭露长沙市政府劳民伤财》、《网友征光头“照亮”广州 望拦下1.5亿光亮工程》这样的报道见诸媒体后,为什么会遭到质疑、批评和抨击呢?显然,不切实际的“穿衣戴帽”使然。
又如,前段时间热议的蔬菜价格贵在“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一个很重要的根源就是不切实际的“消费升级”所导致。因为,很多地方在改造城市中的农贸市场时所提出的目标基本都是通过升级改变什么“脏、乱、差”的局面,或提升“档次”什么的。可问题的关键是,如蔬菜、鱼这类鲜活农产品又怎么可能不造成“脏、乱、差”呢?其结果是,升级的只是不断高涨的租金;此升级还真可以与《广州出租车行业账本被曝光 一车一年赚十万》,或众多名胜古迹在升级中生出的高昂门票有得一比。
再如,很多地方都已规划实施自来水可以直接饮用工程,多曰为:向西方国家学习,实现居民消费升级。可我国不仅是一个人均水资源匮乏、分布很不均匀的国家,还有如《武汉东湖水污染严重 5万公斤死鱼翻塘》、《农村污染物数量已占半壁江山 缺乏监测检查机构》、《有研究发现塑化剂家族已污染我国一些湖泊水体》、《中国重金属污染形势严峻 今年已发生7起血铅事件》这样的污染严重之现实,以及今年长江流域干旱再次暴露出的水利基础设施的严重脆弱,消费升级是不是应该先从这些方面着手呢?况且,生产一立方的直饮水又将浪费多少立方的水资源?就我们现在大多数人的收入,又有多少人能够用得起呢?日前,发生在德国的“一根黄瓜引发的毒案”,是不是说明还是喝开水好啊----省钱还安全,又可节约水资源。
题为《马建堂:全面认识我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的文章见诸媒体后,有论者说《马建堂给我们上了一堂实在的国情课》;但是,这个实在的国情课又有多少人听进去并牢记在心了呢?虽说近段时间以来舆论对于“捧杀中国”有着很清醒的认识,且不论是经济发达、不太发达、或欠发达的省市、县、乡镇,基本都或多或少存在着“下流社会”群体的不断扩大和如《甘肃牛奶中毒事件告破 “铃铛奶”陷入两难》、《父亲患怪病无法工作 三姐妹拾荒养家》、《单腿妈妈拾荒养家 5女儿乖巧可人》,或贫困儿童、辍学儿童和“给孩子加个菜”,以及似乎已被遗忘了的生活陷入困顿的原国营、集体和街道企业失业职工,再加之极端的如《女白领照顾脑瘫双胞胎13年绝望 溺死两子面死刑》、《农妇挥刀剖腹自医》这样的现实,再看看个税起征点所引发的巨大争论和《工资“被平均”背后的民生焦虑》,无一不在说明着我们离经济发达国家普通人的生活差距是巨大的。进而,在我们各地如火如荼的推行实施的“消费升级”活动中,又是否愿意、正视这样的现实呢?
也就是说,我们很多所谓的“消费升级”并不是根据地区发展需要,商品的特点,消费需求,众多普通人实际收入水平,或国家、本区域内所处的发展阶段来考量、稳妥实施消费升级的,《卖柑者言》之“烨然”才是本质。简而言之的说就是,广大的低收入者“被”升级为“富裕者”,且没有实际支付能力来消费这个升级。城管与小商小贩们的猫捉老鼠之游戏,每当水电暖、燃气这类的生活必需品只要有点涨价的风声就会引起众多居民的不安、甚至恐慌,甚至是很多人明明知道某些商品就是假货、“山寨”货也还是购买,不就是很好的明证吗?
日前,题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研究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问题》报道的“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这个判断,非常清晰的表明了中央政府对于我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的清醒认识,但这个清醒的认识又是否能够在消费升级的工作得到体现呢?
而现实总有些让人沮丧,某些消费升级变异成为了挥霍、浪费;如题为《郑州公路自来水管爆裂水流成河 8年已发生12次》、《深圳暴雨致施工项目移位 幼儿园因雨成危楼》、《江苏一镇政府租豪华办公楼被曝光》这类报道所述的问题,或几乎遍布各地的奢华楼堂馆所、什么“地标建筑”,等等诸如此类,是不是佐证呢?因此,也就难怪有中国人一说自己还是发展中国家,世界人民都笑了的说法。
所以,不切实际的、不以大多数民众实际收入还很低之现状的消费升级,无疑是在加重我们的生产、生活成本,助推物价的上涨和某些资源的紧张状况。这即有违科学发展观和经济又好又快、健康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落到实处,恐怕还会使得“新三座大山”更加的沉重。有很多人士人为,军备竞赛拖垮了苏联;那么,以脱离我国所处发展阶段的、大多数国民收入尚不高,以及我们虽然GDP排名世界第二,却不仅是世界上最穷的老二,且还是基尼系数很高的国度,赶超经济发达国家的“消费升级”,又会不会拖垮中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