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人民日报批赵本山是在警告央视?

火烧 2011-06-08 00:00:00 网友时评 1025
文章质疑人民日报批评赵本山《乡村爱情》系列缺乏社会责任与艺术使命,暗指央视在文化引导上的失职,同时列举央视支持的争议事件,引发对文化部门责任的反思。

       日前,人民日报发表文章,批赵本山的《乡村爱情》系列缺少社会责任、艺术使命等等,按理说,对于一个民间艺人,人民日报没必要上纲上线,就算如文章所说,《乡村爱情》系列缺少社会责任、艺术使命,作为中央机关报的人民日报,有必要为此浪费喉舌,占用宝贵的纸质媒体资源吗?连茅于轼、辛子陵之流公然对共和国的缔造者毛泽东的造谣污蔑,都没见人民日报吱一声,为什么对一个能给大众带来欢乐的赵本山要过不去呢?

更何况,近几年来,也没有出现如新中国建立之初的《小二黑结婚》,开放之初的《渴望》、《篱笆女人河沟》系列的有社会责任、有艺术使命的农村题材的作品,大众需要文化产品,有营养的吸收营养,没营养的打发时间。但有一句话说得好:“有肉不吃豆腐”。没有茅台只能和高粱。体制内养活的作家编剧一大群,谁关心过农村和农村题材,有几个下过农村体验过农村的生活和挺听过农民的心声,连一部深刻现实的反映城市生活的《蜗居》都放不过,看来保卫和谐社会不但是人民警察的责任,更是文化主管部门的责任。有关部门有责任有使命的作品上市,赵本山的《爱情系列》自然就没了市场。何劳人民日报的大驾,用来对付一个民间艺人赵本山?

仔细一想,醉翁之意不在酒。追根溯源,是谁捧红了赵本山及其《乡村爱情》系列?是谁用自己的权力挤走了陈佩斯、造就了赵本山?这样来看问题就简单了!我们不妨看看这家机构最近几年的表演:

一、              把污蔑陷害毛泽东、编造历史的混蛋教师袁腾飞捧上讲坛,误导观众,毒害年轻人。

二、              把臭名昭著的“我爸是李刚”事件的另一主角李刚摆上银屏,以博得全国人民的同情,干扰司法公正。

三、              请“钢琴杀人”的发明人李玫瑾上讲台,把全国人民愤怒之极的药家鑫故意杀人案用混蛋逻辑谈为一体,扰乱执法秩序。

同样是党中央的喉舌,怎么发出的声音相差很大?再结合前一阵最高法和最高检、公安部不一样的声音,让人觉得我们的到底怎么了?

按照人民日报前主编的话说,人民日报之声就是党中央之声。结合前几篇人民日报的强文,如《党的纪律不容许党员制造和传播政治谣言》等等等等。这说明党中央在警告某些部门和某些人,谁要是胆敢与人民为敌、为虎作伥,不只是党的纪律不允许,广大人民群众也不答应,也是警告某些部门和某些人不要走得太远。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