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还是污蔑——评近期网上疯传的《马克思与撒旦教》
真相还是污蔑——评近期网上疯传的《马克思与撒旦教》
今天上新浪博客时偶然读到了这篇文章——《马克思与撒旦教》,第一感觉是震撼,再细读一遍时有一个词在我的大脑中浮现——“妖魔化”。作为一名研究马哲的研究生,我认为我有义务更有责任写这样一篇文章,至少把我心中的疑问和愤怒表达出来。
一、当代西方人是怎样看待马克思的?
1999年9月,英国广播公司(BBC),评选“千年第一思想家”,在全球互联网上公开征询投票一个月。汇集全球投票的结果,马克思位居第一,爱因斯坦第二。接着,在同年的12月,英国路透社在政、商、学术、艺术四界的名人中评选“千年伟人”,结果,马克思又与爱因斯坦和甘地一起入选。2002年12月21日,英国《经济学家》周刊发表一篇题为《共产主义后的马克思》,又追述了这件事。这篇文章指出:在今天的欧洲和美国,以大学生和非专家为对象的关于马克思的书一直销量稳定,而且这方面的新书还在不断问世。2005年7月,英国广播公司以古今最伟大的哲学家为题,调查了3万名听众,结果是马克思得票率第一、休谟第二(马克思以27.93%的得票率荣登榜首,第二位的苏格兰哲学家休谟得票率为12.6%)。
事实胜于雄辩,这就是当今西方人对马克思作出的最权威的评价。由于马克思本人正是西方人,从语言、地域、风俗习惯等优势看,西方人最能正确的评价马克思。而我们无法想像如果马克思如果真是如文章所说的是一个心中充满了仇恨与狂妄自大的、如同魔鬼一样的人却能得到如此崇高的荣誉和推崇。
二、学生时代的诗歌能说明什么问题?
我无法完全把握此篇文章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真实意图,但我不得不承认此作者为写这篇文章确实查阅了马克思的大量资料,做足了功课。当然,出于为文章表达的中心思想服务的需要,该作者也有意无意的遗漏了大量事实。例如,马克思曾1835年8月写下了《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一文,它是马克思的中学毕业论文。17岁的马克思以优美的文笔,慎密的思考,严格的推理,使人兴奋、鼓舞,给人以震聋发聩的力量。少年马克思指出“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
对于马克思是否加入了撒旦教?以及当时德国的撒旦教是否就是邪恶的还是只是为了反抗基督教的另类教派?我暂时没有能力去考证。但此篇文章论证马克思是撒旦教成员的理由并不能让人信服。作者主要是以大学时期马克思所写的激进的诗歌为根据来说明的。众所周知,马克思于1835年——1841年先后在波恩大学和柏林大学法律系学习。这个时期的马克思正处于人的一生中最容易激动的年龄,当时的马克思还是一名激进的崇拜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者与革命民主主义者,写出一些过激的、绝望的甚至是反动的诗歌也是可以理解的。而且如果要断章取义的理解,马克思的一生都在大声疾呼,“私有制使人变成魔鬼,使全世界变成地狱”,是一切罪恶的根源。这又能说明什么问题呢?难道说马克思热爱私有制吗?而说明马克思也加入撒旦教的另一些证据更不值得一驳,难道有一些朋友亲人是撒旦教成员(当然是否属实还值得考证),就证明他也就是?
我们在马克思大学生涯的后期所撰写的四万余字博士论文《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中可以发现,有十分确凿的证据证明马克思哲学的源头活水必须上溯到古希腊伊壁鸠鲁的哲学,而不仅仅止于近代的德国古典哲学。伊壁鸠鲁的原子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构成了马克思后来形成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框架,德国古典哲学的经典作家费尔巴哈与黑格尔对马克思哲学的形成分别从唯物论和辩证法两个方面提供了充实、提高和扩容的材料。在论文中,他引用了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为了人类而宁愿牺牲自己的话语,表现了自己决心为改造人类世界而进行坚持不懈的斗争。他说,“你知道得很清楚,我不会用自己的痛苦,去换取奴隶的服役,我宁愿被缚住在岩石上,也不愿作宙斯的忠顺奴仆。”
由此,我们完全可以说,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体系是庞大缜密科学的思想体系,是马克思毕其终生精力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研究思考出来的而绝非什么危人耸听的是胡编乱造的“想得到从心灵上毁灭人类的目的”的学说了。
三、关于马克思的爱情与友情及其它
对于马克思的爱情与友情,我还想说一些。对于该文作者的污蔑以及其写作方法的卑鄙其实读者都能感受出来,其所罗列出来的无非是一些断章取义的东西。文章中提出马克思与妻子珍妮关系不好,马克思并不爱他的妻子等等。而事实是他们共同生活了38 年(1843—1881),生育了6个子女,其中有3个子女由于营养不良而死亡,这一点该文也是承认的。由于马克思宣传进步观点,遭到了普鲁士政府的迫害,马克思一生几乎过着流浪乞丐式的生活,常常为付不出房租,稿子写好了没有邮费而犯愁。正是在恩格斯的帮助之下,马克思一家才能勉强地维持生活。由于宣传进步思想并参与一些实际的斗争,马克思一家多次遭到迫害,马克思曾被法国政府派流氓殴打并多次被驱逐出境。马克思曾经在给恩格斯的信上说:“我不能再出门,因为衣服都在当铺里;我不能再吃肉,因为没有人肯赊给我了。”1852年,马克思在完成《揭露科伦共产党人案件》这部著作以后,连寄书稿的邮费都没有。他曾十分幽默地说:“小册子的作者因没有裤子和鞋子而被囚禁在家里,他的一家人过去和现在每分钟都受到极端贫困的威胁。”如果不是遭受迫害,很难想像在连子女都因营养不良而死亡的马克思一家会接二连三地从一个国家迁居到另一个国家。这也让说马克思是可耻的领赏告密者的污蔑不攻自破了。
马克思死后安葬在伦敦北部的海格特(Highgate)公墓(注:该文中翻译的高门墓地是意译),是伦敦最大的公墓之一,有16万多位长眠于此的故人。马克思和他的夫人燕妮以及最疼爱的外孙哈里葬在一起。而为什么妻子燕妮去世后,马克思没有参加葬礼?据说是因为当时马克思正患胸膜炎,根本无法外出。而当时的恩格斯也曾说过怕马克思去参加葬礼时无法承受过度的悲痛。只有11个人参加了马克思的葬礼,但在马克思去世后第二年3月16日,6000人在伦敦参加了纪念马克思和巴黎公社的游行,人们手挽着手从市中心行进到海格特公墓。此次行动拉开了日后人们纪念马克思的序幕。这一些都是可以查证的史实,是不容任何人去篡改的。
恩格斯对马克思一家的困难处境是十分关心的。为了从经济上帮助马克思,使他能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撰写理论著作,1850年,恩格斯毅然决定重返曼彻斯特,在“欧门—恩格斯”公司当店员,从事他十分厌恶的经商工作。从这时候起,恩格斯就常常寄钱给马克思。恩格斯还常常帮助马克思为《纽约每日论坛报》撰写、修改英文稿件,有时帮助马克思把他用德文写的稿件译成英文。当马克思忙着写《资本论》的时候,恩格斯甚至替马克思为报纸写文章。《德国的革命和反革命》这一组文章就是这样写出来的。因为署的是马克思的名字,所以直到1913年,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通信发表出来的时候,人们才知道文章的真正作者是恩格斯。恩格斯还常常替马克思还债,给马克思的孩子们买礼物和食品。马克思对此深为感动。他曾在给恩格斯的信中这样写道:“我的良心经常像被梦魔压着一样感到沉重,因为你的卓越才能是为了我才浪费在经商上面,才让它们荒废,而且还要分担我的一切琐碎的忧患。”如果恩格斯是该文中所污蔑的那样是“下流猥亵”的人,他根本不会这么慷慨无私地帮助马克思,对于无私帮助马克思这一点该文也是承认的。
至于该文污蔑马克思不爱他的亲人,进而喜欢去攻击仇视犹太人、黑人、斯拉夫人甚至是中国人等等,更是赤赤裸地断章取义和撒谎。不说别的,我研究了马克思写的一些关于中国的评论文章,有的只是对旧中国的同情与期待,当然也有怒其不争,但出发点还是好的。
如本文前方所说,我无法也不想去揣磨该文作者的险恶的写作意图。但在最后,我想大声地朗读一下马克思一生中最亲密也最真挚的战友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正因为这样,所以马克思是当代最遭忌恨和最受诬蔑的人。各国政府——无论专制政府或共和政府,都驱逐他;资产者——无论保守派或极端民主派,都竞相诽谤他,诅咒他。他对这一切毫不在意,把它们当作蛛丝一样轻轻拂去,只是在万不得已时才给以回敬。现在他逝世了,在整个欧洲和美洲,从西伯利亚矿井到加利福尼亚,千百万革命战友无不对他表示尊敬、爱戴和悼念,而我敢大胆地说: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
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
(注:本文写于2010年2月23日,由于出于义愤,文章写得十分仓促,很多文字欠斟酌,没有很强的力度也不是很严谨。但经两天的奋战,终于把它写完了,也算是告慰一下老马吧,过些日子如有必要会再加修改。欢迎网友的批评和指正!)
==================================
来自一个哲学论坛,我看到了很愤怒,幸好有一位研究哲学的人写了一篇文章来澄清事实,极右派简直就是丧心病狂了!!!那篇带迷信色彩企图迷惑一些很迷信之人的狗屎伪论文如下:
==================================
马克思与撒旦教
近来看到网上流传着有关马克思和撒旦教的文章,于是找到有关马克思生活和工作的英文版书籍[1,2],看到了更多马克思不为人知的生平。
1818年5月5日,马克思出生在一个富裕的犹太人律师家庭。当马克思六岁时,他的家庭皈依了基督教,他早年是一名基督徒,信仰上帝。他高中毕业时,成绩很好,一切看起来正常。他父亲对他寄予厚望。
然而在他上大学期间,他的性格大变,心中充满了仇恨与狂妄自大,引起了他父母的不安和痛苦。
马克思家庭富裕,父亲在他上大学期间给他很多钱供他挥霍[3],而且马克思和珍妮已经秘密订婚了(珍妮家境比马克思好,人也长得漂亮,是众多小伙子追求的对象)。按照常理来说,此时的马克思应该对人生是正面而积极的。那他为什么一下子变得心中充满仇恨呢?原来他进入大学后,马克思加入了由乔安纳?萨斯卡特(Joana Southcott,据称与Shiloh魔鬼有交道)主持的撒旦教会[2],成为魔鬼教的一员。
按照西方宗教讲,撒旦是堕落的天使,从而成了魔鬼,对上帝充满仇恨与妒嫉。撒旦教会宣传对上帝的仇恨,同时对人类也充满仇恨(因为上帝创造了人类)。
马克思上大学初期,打算学习诗歌和戏剧。从他写的一些诗词和剧本中,人们可以看出马克思心中对人类与神的仇恨。例如,马克思在表达自己的《绝望者的魔咒》(Invocation of One in Despair)一诗中写道:“我剩下的只有仇恨”,“我将在上苍建起我的王座,寒冷与恐惧是其顶端,迷信的战栗是其基座,而其主人,就是那最黑暗的极度痛苦。……”。作者在诗中透露心迹:梦想成为恐怖之王,毁灭整个世界。马克思还喜欢复述歌德写的《浮士德》中恶魔(Mephistopheles)的话:“一切存在都应该被毁灭。”马克思在《人之傲》(Human Pride)一诗中说:“带着轻蔑,我在世界的脸上,到处投掷我的臂铠,并看着这侏儒般的庞然大物崩溃,但它的倒塌仍不能熄灭我的激情。那时,我要如神一般凯旋而行,穿梭于这世界的废墟中。当我的话语获得强大力量时,我将感觉与造物主平起平坐。”诗的作者从世界的毁灭中获得快感,其心中的仇恨与狂妄程度可见一斑。
曾经一度是马克思最亲密的朋友巴古宁(Bakunin,和马克思共同创建“第一国际”的俄国无政府主义者,也是个撒旦教徒)写道:“人必须崇拜马克思。人至少必须惧怕他,以得到他的宽恕。马克思是极度自大的,自大到肮脏和疯狂。”
有一点需要指出的是,撒旦教的成员并非唯物主义者,他们并不是无神论者,他们相信死后的生命。撒旦教的信徒们相信神的存在,只是他们仇视神,想超过神,爬在神的上面(至少要和神平起平坐)。例如在其写的和撒旦教有关的剧本《Oulanem》中(Oulanem是撒旦的一个宗教仪式名称,Oulanem is a ritualistic name for Satan[2]),马克思不否认死后的生命,而是认为死后的生命充满了最高的仇恨。作者在剧中把自己的灵魂卖给了魔鬼。[1]
马克思死后不久,他的前女佣海伦(Helen Demuth)说:“他(马克思)是一个敬畏神的人。当他病重时,他独自在房间里,头上缠着带子,面对着一排点燃的蜡烛祈祷。”分析指出,马克思的祈祷仪式不是犹太教的(也不是基督教的),很可能是撒旦教的某种秘密魔法仪式。真实的马克思不是无神论者。
1854年3月,马克思的儿子埃德加(Edgar)在写给马克思的一封信的开头,竟然这样称呼自己的父亲:“我亲爱的魔鬼”(My dear devil)。而撒旦教徒正是这样称呼其所爱之人的,难道这是巧合吗?不仅如此,马克思的一个女婿爱德华(Edward Eveling)也是撒旦信徒。马克思的好友普鲁东(Proudhon,社会主义思想家),同样崇拜撒旦。德国著名诗人海因(Heinrich Heine)是马克思的亲密朋友,也是一名撒旦崇拜者,并且在诗中公开赞美撒旦,说撒旦“是个可爱、迷人的男子”。
……………
众所周知马克思是犹太人,但他却仇视犹太人,还特地写了一本反犹太的书,叫《犹太问题》。他仇视德国人、中国人,蔑视地说:“德国人,中国人,犹太人都是小贩”。他称俄国人为“饭桶”,称斯拉夫人为“垃圾人种”,是“反动”种族,应该立即在世界革命风暴中毁灭。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等书中声称为无产阶级而奋斗,但是却称无产阶级的人为“蠢蛋、恶棍、屁股”,称黑人为“白痴” ,甚至拥护北美的奴隶制……
1960年1月9日,德国报纸《Reichsruf》爆出更大丑闻:奥地利总理日尔巴(Raabe),曾将在秘密档案馆中被偶然发现的一封马克思的亲笔书信送给苏共领导人赫鲁晓夫。信中证实,马克思曾经是奥地利警方的一名领赏告密者,他在流亡伦敦的革命者队伍里当间谍。马克思每提供一条消息,就获得25元的奖赏。他的告密范围涉及到流亡于伦敦、巴黎、瑞士的革命者[1]。
马克思死于1883年3月14日,埋在伦敦的高门墓地(Highgate Cemetary),只有六个人参加了其葬礼。而这个高门墓地是伦敦地区撒旦崇拜的中心,许多崇拜魔鬼的神秘黑色仪式在这个墓地举行。
事实无疑地表明,马克思是撒旦教的信徒。当然马克思不敢承认,为了掩盖,于是谎称自己是无神论者,熟练地运用了撒旦的伎俩--谎言与欺骗。换句话说,马克思作为共产党的教主,用无神论、唯物论来掩盖共产魔教的真面目,想得到从心灵上毁灭人类的目的。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的开头就说:“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大陆徘徊。”不少人对此有困惑。现在我们应该明白了这个“共产主义的幽灵”是怎么回事了……
参考资料:
[1] Von Richard Wurmbrand,Marx and Satan(《马克思和撒旦》),Living Sacrifice Book Co(December 1986)
[2] David Allen Rivera,Final Warning: A History of the New World Order,Conspiracy (February 2004)。第六章:共产主义的起源。
[3] Rolv Heuer 在《天才和富翁》一书中介绍说,马克思在柏林上大学时,他的父亲每年给他700银元的零花钱。这是个巨大的数目,因为在那时,只有百分之五的人年收入超过300银元。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