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今日的战略思想何时才能显现昨日的灵光
陆军上尉 方步清
张召忠,国家著名的军事评论员,近期对利比亚总统卡扎菲的沉浮,又给予了中肯评论,称“卡扎菲像拉登一样藏在隐蔽的地方,但绝对不会在苏尔特。……”然而,事情却并非像张老所论那样,却在之后的第二天被子弹洞穿的卡扎菲尸体,呈现在世人面前。作为军人不想对张老给予任何评价,但个人认为他代表了我军大部分的军事权威者,而这种远离现实的论断,是否会让观众取为笑柄,贻笑大方,示为可悲。
而对于我军窥破世界的战略思想,如何才能步入预判、精准、及时的道路,我看必须要走出破除权威,专心治学,勇于直言的学术之路,才能实现。
不破除传统的、习惯的思维,就走不出老路
依稀还记得在伊拉克战争时,作为军事评论员张召忠将军在中央台的高谈阔论,似乎也是和今天的判定一样,在美军攻占伊拉克首都巴格达时,张老确定的认为美军必然陷入到伊拉克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然而,巴格达无抵抗,萨达姆也不过几日在老巢提克里特,被捕。这样的论断似乎也在金一南老人家的身上出现过,这个是通过看何新的文章了解到的,而作为张老和金老在我国的军事理论的地位自不必说。然而,这样的论断是不是会让观众们大跌眼眶?观众会对我军给予怎样的评价,我想不说自明。然而,作为偶像的两位老人,也跟着他们的论断,淡出了我的视线,虽然他们对于我军学术方面的研究是可圈可点的,对我军军事历史的关注,著书立说,理解之深刻,挖掘之透彻,让我们不得不深深的敬佩,俗话说:不承认历史等于背叛,研史可以知得失,而我们的思维仅仅限于研究历史的框架中,那我们也只能被称之为历史学术研究者,不能称之为军事战略专家。放下哪些所谓的名号,拿出向戴旭一样的胆识,看待世界格局,走出自己的新路,才能指导军事发展,成为军事的战略专家。
不拓展学科外的综合思维,就无从谈创新
《孙子兵法》第一章里就对军事战争提出了“道、天、地、将、法”等重要要素,而对于这些要素的判断,需要多学科,综合性的知识。就拿我们平时耳熟能详的古代几位军事战略专家来说,诸葛亮能够草船借箭、借东风、空城计,毛泽东能够四渡赤水、千里挺进大别山,等经典的战例,都是源自于对当时双方势力,统帅的个性特点,当时的地理环境等进行分析得出的综合判断结论,而这种军事战结论略是属于具体应用范畴的。为此,我们讲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而当前的军事专家的分析是不是少了些许角度,为什么这么说,想必因为就军事谈军事所导致的,然而,现在的世界格局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这种变化是从单纯的军事战争到政治、经济、军事战争综合体的演化,如果只用军事思想去考虑问题,难免会出现偏颇,这也就是为什么在伊拉克战争时,作为军事评论员的张老和金老得不出准确的结论,而作为民间的草根学者,何新和刘军洛等能够看到真实结果的原因。为此,我们考虑军事战争,必须要深入到各个学科,站在更高的角度考虑问题,才能窥斑见豹。
不专研治学、刨根挖底,就看不清真相。
曾看过戴旭写的《反对军八股》,里面深刻表达出八股文对军事发展的毒害,文章之美妙,辞藻之华丽自不必言,然却空洞无物,领导之英明、单位之发展也是承前继后继往开来,然面貌似未改变,而真正研究军事思想,提出超前理论的却少之又少,一个郭兴福教学法用了快40年了,而这种教学却也早已跟不上时代的潮流,脱离了现在战争的需要,更别说创新了。我们不能总跟着别人的步伐,看人家的,就算是看也不能就看个热闹,做门外汉,还是要跨过门槛,成为内行人的。这就必须专研治学,学兵法做解读,考察古人当时所面临的社会背景,经济发展、科技发展等问题,以此来深化对于兵法应用的认识。战争本来就是复杂的系统工程,没有社会背景,矛盾冲突,战争是不会出现的,而单单看待兵法怎么应用是不是挂一漏万呢?再者,做研究还是必须靠自己,不能人云亦云,拿来主义,不是自己的,就永远形不成系统,找不到症结,只有在研究中受到困惑的时候,自己破解或者师者解惑才会达到冥思深刻。
最后,简单阐述下卡扎菲之死。至于此事,本人没有给出明显的定论,但分析问题觉得应该采取以下方式分析推理:1、打击利比亚的原因是什么?有地缘因素、有经济因素、也有政治因素,而军事只是手段。2、打击卡扎菲的势力是什么?从根本上看应该是北约等联合部队,而北约本次作战却是以法国带头的。3、而为什么作为北约的老大美国没有亲自动手,这似乎有悖于常理?看欧洲近期出现的危机,就能够看明白了,就是从战争的角度来拖垮欧洲,使其屈服。4、美国为什么要拖住欧洲,让其屈服?因为美国的经济出现了问题,需要打破所有比自己经济健康的国家,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出自己的强大。5、而卡扎菲为什么会死,什么时候死?也就是欧洲真正屈服的时候,不需要再战争的时候,该到战争结束的时候,也就是卡扎菲该死的时候。这样解释卡扎菲之死不知道大家是不是有清晰的认识,而这里面涉及到复杂的社会背景、经济发展的能源依托、政治资本的博弈,而最后才能看军事面上的破局点,发展状况,和可能的形式。
翻开历史,我国不乏经典的军事论著,《孙子兵法》更是漂洋过海,传钵送经而走。然而,我们留下的是前人的血脉,却不知何时能找回昨日的灵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