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我所认为的爱国主义

火烧 2011-06-10 00:00:00 网友杂谈 1030
文章探讨爱国主义的起源与演变,强调文化认同在现代国家中的核心作用,提出真正的爱国主义应建立在对所在国文化的热爱之上。

爱国主义是我们口中常说的词,是世界各个政府都在宣扬的精神,那么这种精神到底是怎么产生的,什么样的爱国主义又是应该提倡的?下面我想就此来谈谈本人的看法。

首先我们来看一个词,即“国家”。“国家”从字面上讲由“国”和“家”组成,深入来讲解可以是一个个家庭构成了我们所说到的国家。让我们来简单来回忆一下原始社会国家刚形成的时候,一个国家就是若干个氏族部落的联合体,而各个氏族部落又是由各个家庭组成的。可以想象,那时的人们国家意识比较淡漠。相反的,他们对自己的家庭具有更强烈的、保护自己家人的、自觉的责任感。随着社会的发展,爱国情感由模糊走向清晰,爱国主义在一定意义上便是保护自己家人这种情感的延伸。

但是早期的爱国主义具有相当的地理局限性。这种爱国主义是小国寡民式的,比如古雅典公民的爱国主义。为什么呢?正如上述所言,爱国主义一定意义上是保护自己家人这种情感的延伸,在古代没有先进的通讯和交通工具的条件下,这种延伸必然不广。因此古雅典公民式的爱国主义在早期的城邦国家中便兴盛起来,因为这些国家地域范围小,人口少,互相交流的机会便大,彼此的认同感亦强,逐渐形成了一种公民意识,公民意识催生哺育了爱国主义,爱国主义便在这种条件下茁壮成长。

可是现在有一个问题,随着一个国家的扩张,地域的不断拓展,人口迅速在人为与自然影响下增长,前面所论述的“家庭情感的延伸”的理论就不足以解释这种新式国家条件下的爱国主义。试想一下,对于一个大帝国,地域之广让人瞠目,人口之多让人晕眩,不同地区的人的差异之大让人结舌,于是人情冷漠,爱国与爱家的矛盾就凸显出来了。

怎样解决这个矛盾呢?滚滚历史车轮碾过的印记给了我们答案——用大一统的文化。什么是“大一统的文化”呢?那便是全国各族人民都有共同归属感的、有本国民族特色、时代特色的文化。这种文化的范围十分广泛,包括风俗人情、节日信仰、哲学、历史等。那么有了这大一统的文化,它又是怎么发挥作用的呢?一般而言,民族文化对于凝聚人心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首先是身份认同。一个人必然属于某个国家或民族,在与其他民族或国家认的交流中,或进入一个陌生的文化环境中,其他人都与你不一样,若没有本国深厚优秀的文化支撑着你,让你活得个性、尊严,你将在失去文化之根的心灵创伤中痛苦地挣扎。然后是感情的寄托与宣泄。每个人都需要排解内心的愤懑、难耐与失落,或行诸文字,或者引吭高歌。不同民族与国家,语言不同,对各种观念的理解也不同,因此情感的表达方式亦有区别。于是文化与人内心的交流随着时间的过去而越深,彼此的不舍与难分就越明显。综上所述,我所认为的爱国主义便有了一个结论:真正的爱国主义是人们对所在国文化深深地热爱。

下面我来具体来讲讲我所认为的真正的爱国主义。真正的爱国者对本国文化有很深的认同感,深入到哲学、历史等各个领域,在长期的思考中产生了极为深厚的感情,深厚到可将自己的生命托付于斯,精神或肉体与文化共存亡。对于这些人来说,真正的亡国不在于国土的沦陷,而在于本国文化被逐渐吞噬以至于消亡。因此,即使平静和平如当世,亡国的警报并没有停止,相反的,甚至有日趋严重之势。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我们西化的趋势日益严重,我们的文化不得不在各种保护的呼吁声中苟延残喘。对于这一切,真正的爱国者面对我国日益繁荣的经济并没有失去清醒,他们有时甚至很不和谐,痛心疾首,大声疾呼——若不有效遏制这种趋势,国家之亡可指日而待矣!失去本国文化的国家,便失去了民族的特性,一个本应独立的民族便会并入他民族,立国的根基也会受侵蚀而坍塌,这便是真正的亡国!

最后我想谈谈对“理智爱国”的看法。从我上面所论述的分析,这个提法本身是不具有合理性的。爱国主义来自于对本国文化深入的思考和深切的热爱,它会让人热血沸腾但绝对不是发泄私愤的借口,它的最基本要求就是理性。因此,爱国主义本身就是一个理性的东西,而那些仅凭一腔热血的所谓的爱国行为,其情可悯,但我不认为这是真正意义上的爱国主义。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