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文艺新生

最真实的人——评《三峡好人》

火烧 2010-11-07 00:00:00 文艺新生 1025
《三峡好人》通过矿工与小伙子的故事,展现最真实的人性与生活,引发情感共鸣与社会现实思考,体现人民的坚韧与传统美德。

最真实的人民  

 我一直觉得我是个很老土的中国人,比如说,要是没有人逼着我学英语就不会主动去学,也不是很喜欢西方日韩的生活方式,不喜欢国外的电影小说,的确,欧美的电影技巧很完美很纯熟,很给人视觉上个震撼,但这样的电影第一遍看的时候觉得很满足,但过后便没有什么可以思考,甚至有一种华丽的夜宴散场后的落寞。况且故事情节好像是一个模子里出来的,形式千变万化,本质还是一样的,像木乃伊的几部,国家宝藏的几部。也许是没有看到真正好的。如果从纯粹娱乐的角度来讲,一直叶公好龙地喜欢着黑帮片,喜欢那种用似乎我们不怎么能接受的方式表达比我们更深沉的情感,喜欢里面的执拗与一意孤行。开学初看了《蜗居》上个学期看了《霸王别姬》刚刚看了《三峡好人》一种不一样的体验,他们是那么贴近你的心,有一种不能言说的感情,汩汩涌动着。  

《三峡好人》的评论中有这样一条:以后不要再拍这种电影了,大家看电影都想看点和我们生活不同的故事。讲我们自己的故事还要去电影院去看吗????这一定一个和影片里一样的最真实的人写的,这样的人,往往给我们太多嘘唏与感动。  

记得有一些片段,山西矿工到南方找他花了三千块钱买回来又被警方解救回去的妻子,在路上与一个年轻小伙子萍水相逢,相约为兄弟互相照应,你看到一些特别琐碎又特别动心的场景,小伙子跟矿工要手机号,矿工说你打给我,铃声响了,小伙子问:这是什么歌?  

回答:好人一生平安。小伙子不屑地说:你要给我打过来,听听我的铃声。手机响了,《上海滩》的主题曲,在这样的音乐中,一条宏大的破船在三峡的青山绿水中穿行。有一天小伙子递给矿工一颗大白兔,说今天要去摆平一个人,又给车上的弟兄们发糖,矿工说,等你回来请你喝酒。等到矿工拨打电话听到熟悉的《上海滩》,发现声音是从一堆废砖里发出来的。阴阳两隔,人鬼殊途。小伙子的尸体被用最俗气的花棉被抱起来运到船上随水流去,在小伙子很有活力的一张照片前,矿工点燃三只烟,竖着插在照片前面的砖缝中。  

一些很朴实很真实很木讷的语言和动作就这样进入你的心,这才是最真实的人民,他们不知善不择善,在这个我们似乎放弃了信仰不知惶惶欲何之的时代,如果我们礼失求诸野,发现他们却在不声不响的践行者我们传统的仁义礼智,他们面对拆迁,工伤,困境等我们想象的不得了的事情,木讷着找到即使是最微弱的一条出路,只要不被压迫到无路可走的境地,他们就一如既往地隐忍着,沉默着。他们身处最艰难的场景,仍然有一颗阳光的向上的心,比如一个男孩子在船上放声唱着《两只蝴蝶》,他努力地向城市文明靠近,但我们不得不悲哀的发现其面前有一堵看不见得厚厚的墙。他们不自卑,就是那样倔强的活着,不会因为喝玉米糊糊而缺洋钙,他们完成了我们国家大厦的最坚实最伟大最坚实的基础,让我们这些在城市里穿梭玩qq讨论着时髦的人在不经意间忘记了自己是谁,当我们走过街头,对扛着锄头皮肤古铜色大汗淋漓的民工们投以不屑地一哂时,我们就早已背叛了我们做人的本性。他们不辨好坏,甚至得意的告诉同伴我今天要去摆平一个人,在包工头的淫威下,他们看不到他们要去摆平的是像他们一样在权利和金钱的车轮下泣血的生灵,是一样受苦受难的生命,但你又怎么忍心去责备他,怎么忍心大骂他们不觉醒?你只能觉得,心里隐隐的发痛了。久而弥深。  

小伙子死了,好像微不足道,就那样简单的盖一下,用木船盛着,随水飘到不知道那里去,没有人为他嚎啕大哭,没有人为他准备仪式,没有人定下一个无比豪华的酒店为他做一场盛大的法事,他就这样平静的去了,好像微不足道,但的确人命关天。  

影片中甚至有一些看起来很不经的场景,比如说一架UFO飞过,比如一个钢筋水泥的建筑突然像宇宙飞船似的被发射出去。这无疑给影片增加了不少的荒诞色彩,又让我们不得不思考:我们到底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时代?  

君不见世界上,多少奴隶未解放,多少穷人遭饥荒,多少姐妹受迫害,多少兄弟扛起枪。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