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王彬彬的《文坛三户》
说说王彬彬的《文坛三户》
呼哟嘿
王彬彬的《文坛三户》看了,只能说写得比较糟糕。这本书主要是评论三个人:金庸、王朔、余秋雨。金庸部分算其中写得相对好的,毛病也是不少,余秋雨部分最糟。下面就简单讲讲相对好和相对最糟糕的部分。
一、金庸部分:应该说王彬彬对金庸作品的定位是准确的——帮闲文艺,但是没有讲透,主要缺点有3个:1、论述很散;2、理论武器运用不够;3、革命历史观有重大错误。
论述散:写文章就好比指挥打仗,文章结构就好比兵力配比,哪儿多哪儿少,怎么攻怎么防,都是有讲究的。王彬彬选择的进攻路线是“否定性的”,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批评的批评”,即是通过对各种金学观点的批评,揭示金庸作品的根本性质。这个方法我觉得并不好,隔靴搔痒,花了大量篇幅批评刘再复、严家炎等金庸吹鼓手的观点,行文就不可避免地要跟着这些人的思路进行,很多观点虽然点到了,但又马上跳开,等于跟着敌人尾巴在打,场面上显得比较被动,自己给自己上套了。比较合理的方法应该是把“批评的批评”作为一个引子,简要复述各种吹捧金的观点,以此为突破口,然后集中火力讲金庸的帮闲性。要勾勒两个背景:1、新文学和鸳鸯蝴蝶派之间的论争。2、香港的殖民地政治、经济以及文化表现。这两个讲清楚以后,就可以放手谈金庸了。金庸小说产生的年代、具体作品结构分析、新旧武侠没有本质性区别、明报的性质、改开以后金庸作品在大陆的流行的原因(大陆的政治经济大环境变化以后,相应的文化建筑)。王彬彬只要把原先散落在各个篇章里面的内容连贯起来,用理论武器加深一下,就可以了。平息种种不实评论最好的办法就是用科学方法把对象分析清楚。只要把金庸分析透了,就等于把那些吹鼓手们,即“帮闲的帮闲”的枪给缴了,任务也就完成了,不再需要跟严家炎什么的多费口舌。
理论武器运用不够:这个问题和上一个问题有联系,因为王彬彬选择迂回作战,很少主动创造正面进攻金庸作品,论述很散,所以使用理论重武器的机会也就不多。文章当中既然已经引用了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工业”理论,就应该把这挺重机枪用好,发挥它的威力。反正只是对付金庸这种程度的,西马武器仓库里随便找一个,就可以轻松秒掉他了。
革命历史观有重大错误:这点具体表现在王总是把新中国的成立当作历史的一个突兀进程,没有考虑过共产党、新中国是历史的正确选择。这是一个根本性的错误。鸳鸯蝴蝶派的社会基础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小市民(小资产阶级)的审美趣味,其实质是文学商品化。因此鸳鸯蝴蝶派只能流行于江浙等资本主义工商业聚集之地。同时代的新文学运动已经在理论上完成了对它的清算,30年代以后的解放区文艺,即崭新的“人民革命文学”的诞生,更是从实践上宣告了鸳鸯蝴蝶派的破产。新中国成立以后,迅速完成了劳动力的去商品化,也就从根本上消灭了文学商品化的社会基础,作家终于可以摆脱“卖文为生”的命运,成为一名堂堂正正的“文艺工作者”了。这是多么伟大的历史变革阿!王不理解劳动力去商品化的伟大意义,也就无法看清改开的实质就是劳动力的再商品化,重新恢复了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从而再生产了小资产阶级小市民阶级以及这个阶级的文化趣味在商品市场的必然表现,这个才是金庸能够流行的根本原因。王囿于自身狭隘的历史视野,始终把新中国看作天外来客,认为新生政权用政治权威消灭了“小市民消遣读物”,居然还反过来证明“传奇小说”的幽灵始终飘荡在人民共和国的上空,时不时还附体到《林海雪原》之中,以此作为金庸小说在大陆流行的深层次原因,就很可笑了。在这里,王其实把旧武侠和鸳鸯蝴蝶派为代表的小市民趣味普适化了,把这种消遣需求说成是古往今来人们的共同需要,而新中国长期压抑了这种需求,导致消遣品味降低,以至于大家饥不择食,把白菜当人参,认金庸做大师了。这个纯粹是为了掩饰逻辑和事实上的断裂,霸王硬上弓了。
二、余秋雨部分:这本书最差劲的就是余秋雨部分,不客气地说就是初中生水平,客气地说就是书读得还算比较多的初中生的水平。金庸部分有的毛病余秋雨部分都有,独属于余秋雨部分的是文革抽搐症,这是自由派知识分子人人爱犯的毛病。既然金、王、余是在帮闲的意义上“合并同类项”的,那么文章就应该集中谈余的散文在何种意义上体现了帮闲性,帮了谁家的闲,怎么帮法,结果没有。很大篇幅纠缠于余秋雨为什么不反思文革,而且充满了无端揣测,比如张春桥、姚文元特别接见余,对余寄予厚望之类,把严肃的批评弄得像黑幕小说一样,这个就很没有意思了。就凭余是“石一哥”小组的一员就追着人家交待、忏悔,这本身就是一种专案组的作风。你要余秋雨忏悔很简单,当年的大批判文章白纸黑字都在呢,一篇篇分析嘛,文章观点怎么错了?余秋雨在其中起了怎样的坏作用?过硬的分析拿出来嘛,结果还是没有!王彬彬引用的沙叶新的文章更滑稽,一会儿说要研究罗思鼎,一会儿说要研究梁效,说历史资料很难搜集了,敢情沙老师不太了解网络阿,网上下载一套《红旗》杂志和《人民日报》电子版,梁效阿罗思鼎阿篇篇文章都在,怎么不去找呢?不但有文人写作班子,还有工人理论学习小组、人民公社学习小组的文章呢,说什么“独一无二”呢?可笑!
总而言之,王彬彬这本书缺陷太多。就好比带一支孱弱的部队,没有重型武器,不求速战速决,倒热衷往错误的方向搞大迂回,这样打能取得什么样的效果,大家自己想吧!
2009-11-19
 爱学记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