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票飙升、福利减员,这是“民政事业发展”的业绩?
文章质疑民政事业发展报告中彩票飙升与福利企业减员现象,指出残疾人就业人数减少,公益金盈余增加,引发对民政事业是否真正发展的讨论。
前阵子看到有网友说现在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目前领取低保的生活水平也比1976年的人们生活水平高几十倍。
本网友于是就去民政部网站,试图了解一下低保的现状。
不料,在民政部规划财政司给出的历年民政事业发展报告中,却看到了下面这样的内容。
2001年民政事业发展报告:
“福利企业继续减员增效。2001年全国共有福利企业3.8万个,比上年减少0.2万个;残疾职工70万人,比上年减少2.9万人;经济效益继续提高,实现利润120亿元,比上年增长21.2%。”
“福利彩票发行创历史最好水平。2001年经国务院批准的发行额度为120亿元。全年销售福利彩票140亿元,其中电脑彩票120亿元,即开票20亿元,比上年增长了50%,超额完成国务院下达的任务,为我国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特别是“星光计划”的顺利实施提供了资金保障。”
2003年民政事业发展报告:
“福利企业继续减员增效。2003年全国共有福利企业3.4万个,比上年减少0.2万个;残疾职工67.9万人,比上年减少0.4万人;固定资产825.8亿元,实现利润190亿元,比上年增长28.1%。”
“中国福利彩票发行再创佳绩。中国福利彩票发行力度继续加大,增加发行网点,拓展市场范围,开发彩票新品种,刷新了中国福利彩票发行的历史记录。2003年全国共销售中国福利彩票200亿元,比上年增长19%。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福利彩票发行费、公益金使用管理工作的意见》,福利金和发行费管理得到进一步加强。”
2005年民政事业发展报告:
“2005年全国共有福利企业31211万个,比上年减少1199个;残疾职工63.7万人,比上年减少2.5万人;实现利润225.2亿元,比上年增长2.8%;年末固定资产1329.4亿元, 比上年增长6.9%。”
“2005年全国共销售中国福利彩票411.2亿元,比上年增长81.6%,筹集公益金144亿元,公益金支出58.9亿元。”
2007年民政事业发展报告:
“截至2007年底,全国共有福利企业24974个,比上年减少5225个;残疾职工56.3万人,比上年增加0.4万人;实现利润169.3亿元,比上年减少28.8%;年末固定资产1520.1亿元, 比上年减少0.5%。”
“2007年福利彩票销售额631.6亿元,同比增长27.4%,筹集公益金217亿元, 同比增长25.1%。2007年民政系统彩票公益金共支出77.6亿元,资助项目用于福利类收养性单位35.5亿元,用于优抚类收养性单位3亿元,用于优抚安置单位1亿元,用于救助类单位4.3亿元,用于社区服务单位4.9亿元,用于殡葬类单位1.8亿元,用于专项资助11.2亿元,用于其他项目16亿元。”
2008年民政事业发展报告:
“调整和完善福利企业优惠政策,拓宽残疾人的就业渠道。社会福利企业进一步优化组合,实现了减员增效。截至2008年底,全国共有福利企业23780个,比上年减少1194个;残疾职工61.9万人,比上年增加5.6万人;实现利润118.4亿元,比上年减少30.1%;年末固定资产1412.7亿元, 比上年增加10.6%。”
“福利彩票的社会关注程度和社会影响力不断提高,为我国的社会福利事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2008年福利彩票销售额604亿元,同比下降4.5%,筹集公益金211.4亿元,同比下降2.6%。2008年民政系统彩票公益金共支出119.5亿元,资助项目用于福利类收养性单位45.2亿元,用于优抚类收养性单位3.7亿元,用于优抚安置单位1.3亿元,用于救助类单位7.2亿元,用于社区服务单位7.3亿元,用于殡葬类单位2.6亿元,用于专项资助12.2亿元,用于其他项目39.9亿元。”
也就是说,我国残疾人在社会福利企业的就业人数,从2001年的70万人,逐年“减员增效”到2006年的55.9万,减少了五分之一!
经过2007年和2008年的增长,去年底才又恢复到61.9万。
按照报告里的说法,这是为了“调整和完善福利企业优惠政策,拓宽残疾人的就业渠道”。
那么,请问民政部:这些被“减员增效”的残疾人,他们的“就业渠道”被“拓宽”到哪里去了?是不是都被“拓宽”到非福利企业去了?
同时,福利彩票发行额,从2001年的140亿元,逐年飙升到2007年631.6亿,去年略有减少。
公益金的筹集,从2005年开始的144亿,逐年上升到去年的211.4亿;并且,每年公益金的“盈余”,也从2005年的85.1亿,逐年上升到去年的91.9亿。
这样算下来,且不谈报告中提到的殡葬事业大发展,民政部仅仅在福利彩票和公益金盈余这两项,平均每年的收入有多少亿?
按照常理,民政事业是一个“花钱”的事业,民政部居然能把它办成一个赚大钱的事业,真是可喜可贺!
本网友不禁要问:彩票发行额度增加、福利企业减员增效、公益金盈余增加,这些也都是“民政事业发展”的业绩么?
本网友于是就去民政部网站,试图了解一下低保的现状。
不料,在民政部规划财政司给出的历年民政事业发展报告中,却看到了下面这样的内容。
2001年民政事业发展报告:
“福利企业继续减员增效。2001年全国共有福利企业3.8万个,比上年减少0.2万个;残疾职工70万人,比上年减少2.9万人;经济效益继续提高,实现利润120亿元,比上年增长21.2%。”
“福利彩票发行创历史最好水平。2001年经国务院批准的发行额度为120亿元。全年销售福利彩票140亿元,其中电脑彩票120亿元,即开票20亿元,比上年增长了50%,超额完成国务院下达的任务,为我国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特别是“星光计划”的顺利实施提供了资金保障。”
2003年民政事业发展报告:
“福利企业继续减员增效。2003年全国共有福利企业3.4万个,比上年减少0.2万个;残疾职工67.9万人,比上年减少0.4万人;固定资产825.8亿元,实现利润190亿元,比上年增长28.1%。”
“中国福利彩票发行再创佳绩。中国福利彩票发行力度继续加大,增加发行网点,拓展市场范围,开发彩票新品种,刷新了中国福利彩票发行的历史记录。2003年全国共销售中国福利彩票200亿元,比上年增长19%。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福利彩票发行费、公益金使用管理工作的意见》,福利金和发行费管理得到进一步加强。”
2005年民政事业发展报告:
“2005年全国共有福利企业31211万个,比上年减少1199个;残疾职工63.7万人,比上年减少2.5万人;实现利润225.2亿元,比上年增长2.8%;年末固定资产1329.4亿元, 比上年增长6.9%。”
“2005年全国共销售中国福利彩票411.2亿元,比上年增长81.6%,筹集公益金144亿元,公益金支出58.9亿元。”
2007年民政事业发展报告:
“截至2007年底,全国共有福利企业24974个,比上年减少5225个;残疾职工56.3万人,比上年增加0.4万人;实现利润169.3亿元,比上年减少28.8%;年末固定资产1520.1亿元, 比上年减少0.5%。”
“2007年福利彩票销售额631.6亿元,同比增长27.4%,筹集公益金217亿元, 同比增长25.1%。2007年民政系统彩票公益金共支出77.6亿元,资助项目用于福利类收养性单位35.5亿元,用于优抚类收养性单位3亿元,用于优抚安置单位1亿元,用于救助类单位4.3亿元,用于社区服务单位4.9亿元,用于殡葬类单位1.8亿元,用于专项资助11.2亿元,用于其他项目16亿元。”
2008年民政事业发展报告:
“调整和完善福利企业优惠政策,拓宽残疾人的就业渠道。社会福利企业进一步优化组合,实现了减员增效。截至2008年底,全国共有福利企业23780个,比上年减少1194个;残疾职工61.9万人,比上年增加5.6万人;实现利润118.4亿元,比上年减少30.1%;年末固定资产1412.7亿元, 比上年增加10.6%。”
“福利彩票的社会关注程度和社会影响力不断提高,为我国的社会福利事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2008年福利彩票销售额604亿元,同比下降4.5%,筹集公益金211.4亿元,同比下降2.6%。2008年民政系统彩票公益金共支出119.5亿元,资助项目用于福利类收养性单位45.2亿元,用于优抚类收养性单位3.7亿元,用于优抚安置单位1.3亿元,用于救助类单位7.2亿元,用于社区服务单位7.3亿元,用于殡葬类单位2.6亿元,用于专项资助12.2亿元,用于其他项目39.9亿元。”
也就是说,我国残疾人在社会福利企业的就业人数,从2001年的70万人,逐年“减员增效”到2006年的55.9万,减少了五分之一!
经过2007年和2008年的增长,去年底才又恢复到61.9万。
按照报告里的说法,这是为了“调整和完善福利企业优惠政策,拓宽残疾人的就业渠道”。
那么,请问民政部:这些被“减员增效”的残疾人,他们的“就业渠道”被“拓宽”到哪里去了?是不是都被“拓宽”到非福利企业去了?
同时,福利彩票发行额,从2001年的140亿元,逐年飙升到2007年631.6亿,去年略有减少。
公益金的筹集,从2005年开始的144亿,逐年上升到去年的211.4亿;并且,每年公益金的“盈余”,也从2005年的85.1亿,逐年上升到去年的91.9亿。
这样算下来,且不谈报告中提到的殡葬事业大发展,民政部仅仅在福利彩票和公益金盈余这两项,平均每年的收入有多少亿?
按照常理,民政事业是一个“花钱”的事业,民政部居然能把它办成一个赚大钱的事业,真是可喜可贺!
本网友不禁要问:彩票发行额度增加、福利企业减员增效、公益金盈余增加,这些也都是“民政事业发展”的业绩么?
很赞哦! (1027)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