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读万花筒 不要犯懵懂——各行其是录奇(3) 马望野
细读万花筒 不要犯懵懂
——各行其是录奇(3)
马望野
======================
题解:“万花筒,儿童玩具。用硬纸制成长筒,内装长宽相等的玻璃镜片三块,使成正三角柱形。筒底安装两片玻璃,其间散放彩色纸屑等物。另一端开一小孔,。筒身转动时,因镜面光线反射,五色纷呈,形状千变万化,故名。”(《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版[上])
■冒雨吃饭的学生■
++++++++++++++++++++
学生露天吃饭
罪不在校方没钱建食堂
++++++++++++++++++++
河南南阳新野县新甸镇二小,学校没有资金筹建食堂,于是出现了空地上的天然食堂;南阳农村的一所中学,孩子们一年四季在校园内露天就餐。又是一个雨天,毛毛细雨还好没把孩子们淋湿……(10月12日《山东商报》)
都什么时代了,而且如今国家对教育又是如此重视,还出现这样令人揪心的场景,实在也怪不得公众要责怪当地政府,说他们只顾自己玩乐、贪污腐败。但把话说回来,学生露天吃饭,罪又不见得就是校方没钱建食堂。
早在笔者读书那几年,学校的条件不知道要比现在差几十倍。就是到了今天,没食堂的学校,也比比皆是。只是,那时学校条件差,学校对学生也没太多的要求。比如,那时校园周边允许一些小吃摊点经营,允许学生带干粮到学校教室吃,允许学生走读等。
现在不一样了。据前不久媒体报道,某地方学校不仅要求学生寄读,还修了“陪读楼”强迫一些家长租住。这算是有条件的。一些没有条件的,也居然动不动就规定学生不能走读,不能消费学校周边商贩卖的东西,实在是让人匪夷所思。
如今,出现这种学生露天淋雨吃饭的辛酸场面,谁说这跟学校的管理没有关系呢?试想,如果学校知道自身的条件——给学生建不起食堂,于是便放宽对学生的要求,比如允许学生走读,比如再宽容一些让学生将饭带到教室去吃,至于冒雨吃饭吗?
一言以蔽之,这明显是管理矛盾衍生的结果。
(《北京青年报》2011/10/13 浙江职员 贺 成:《学生露天吃饭 罪不在校方没钱建食堂》)
◎马附注:
又据2011/10/14日《贵阳晚报》等多家媒体曝光了令人发指的“烂菜”照片证实:腐烂流着液体的青椒,已经打蔫的茄子,别人挖掉菜心剩下的烂白菜帮子,所谓猪肉都是糟头肉。。。。。。这就是遵义东风小学食堂给孩子们做午饭的原材料。多亏当时有个家长无意中发现,否则这样的东西不知道孩子们还要吃多久。据后续报道披露,学校校长已经被免职,食堂停业整顿,当地政府已经跟进。
(《北京晚报》2011/10/17 张 丽:《不是技术问题 是良心大大的坏》)
■通涨甩下的职工■
++++++++++++++++++
三成人今年获涨薪
涨幅“跑不过”物价
++++++++++++++++++
本报讯 2011年,只有三成职场人获得了涨薪,其中却有七成人认为涨薪幅度“跑不过”物价上涨。昨日,智联招聘发布“职场人涨薪PK物价上涨”特别调查报告。报告显示,节衣缩食、跳槽成为职场人应对“变相降薪”的两大方式。
特别调查显示,职场人的消费开支中,位列前三位的分别是食品、住房和子女教育,所占比例分别为27.5%、21.1%和10.9%。与之相对应的,有关食品、住房价格的上涨让职场人感觉强烈。物价的高位运行,也使得职场人对于薪酬的满意度很差,明确表示非常不满意或不太满意的已经达到71.5%。
同时,2011年,只有31%的职场人得到了加薪。而在涨薪的人群中,涨幅不到10%的人占41.4%,涨幅在10%至30%的人占44.1%。在比较工资和物价的上涨幅度时,71.9%的人群认为前者低于后者,涨薪幅度根本“跑不过”CPI。对于这种“变相降薪”,只有8%的人敢于选择预支消费,而更多的是保守应对,40%选择节衣缩食、40%选择跳槽。
(《北京青年报》2011/10/16 记者 解 丽:《三成人今年获涨薪 涨幅“跑不过”物价》)
■伺机套现的股东■
++++++++++++++++++++++++
一年45亿元
陈文沛家族登顶“套现王”
++++++++++++++++++++++++
本报讯昨天,胡润研究院发布了《2011胡润套现富豪榜》,榜单显示,自2010年1月1日至2011年9月10日,套现超过8亿元的中国富豪达到26位。其中,中汽南方的陈文沛家族过去一年套现45亿元,成为今年的“套现大王”;华宝国际的朱林瑶过去一年套现35亿元,排名第二;金诚泰化工的高雪峰过去一年套现30亿元,排名第三。
据悉,减持上市公司股票、上市公司股票分红及出售企业资产是近年来企业家大额套现的三个主要途径。在26位套现富豪中,有20位通过减持上市公司股票套现;4位通过上市公司股票分红套现;2位通过出售企业资产套现。在20位通过减持股票套现的富豪中,套现时的股价绝大多数均高于目前股价,其中股价差距最悬殊的是霸王的陈启源、万玉华夫妇,2010年1月成功套现8.5亿元,如果现在套现则只能套现1.2亿元;雨润的祝义材、吴学琴夫妇,当时成功套现18亿元,如果现在套现则只能套现5亿元。
据介绍,大多数套现富豪是在企业上市3年后开始陆续套现的,但其中也有特例,霸王的陈启源、万玉华夫妇和佳兆业的郭俊伟兄弟,在企业上市半年后就选择了套现;而福耀玻璃的曹德旺和宏达股份的刘沧龙、刘海龙兄弟则正好相反,刘沧龙、刘海龙兄弟是在企业上市近10年后才开始套现,而曹德旺首次套现的时间距企业上市已超过15年。据统计,历年套现金额较大的企业家有黄光裕、朱林瑶、荣智健、史玉柱、李兆楠、卢志强、杜厦等,其历年套现金额均大于50亿元。
(《北京青年报》2011/10/13 记者 陈筱红《一年45亿元 陈文沛家族登顶“套现王”》)
■天价退休的高管■
++++++++++++++++++++++++++
金融高管退休金一月9·28万
新华人寿废止天价养老计划
前总裁起诉要求继续执行
++++++++++++++++++++++++++
一个月9·28万元,这是按照新华人寿前总裁孙兵通过办公会决定的一份天价退休保障计划,孙兵每月可拿到的退休养老金。按照这一计划,受益者还包括公司的其他40多名高管,他们退休后每月可领到1万元。去年国家审计署的一次审查,让这份天价单曝了光,新华人寿董事会随后决定废止此养老计划,但已为此付出约3500万元的保费成本,有12名退休高管从中受益。
孙兵起诉老东家,要求新华人寿继续支付该养老保障计划下的养老金。记者昨天获悉,法院已驳回了上诉请求,认为这是一起劳动争议。
不管案件性质和结果如何,这个退休金的数字已经足够令人惊叹,其背后所折射的高管薪酬问题更是令人深省。
◆退休到80岁可领取1665万
新华人寿前总裁孙兵目前正式向老东家新华人寿提起民事诉讼,指控新华人寿违背《劳动法》,停止其退休保障计划养老金的支付,要求新华人寿继续支付该养老金保障计划下的养老金。
这次风波起源于2010年初国家审计署对国寿的一次审查,这份为高管购买的天价保单因此被曝光。
这是一份给包括前总裁孙兵在内的47名高管购买的补充养老险,由新华总裁办公室会议在2009年3月决定购买,本来投保在新华人寿北京分公司,后于去年汇金入股之前转到了中国人寿。
按照这份计划,47名高管在退休之后可以享受到年金受益及医疗费用的报销。其中孙兵退休后每月可领取9·28万元,如按80岁身故测算,其一共可领取约2665万元。如果加上医疗费用可报销部分孙兵每月所获权益最高可达11万元。其他高管退休后每人每月可以领取1万元。
由于该方案违反金融类国有企业领导人廉洁自律的规定,国家审计署介入调查并要求处理。去年年底,新华人寿董事会一致决定废止此养老计划,但此前已付出约3500万元的保费成本,有12名退休高管从中受益。
◆天价退休保单是怎样出炉的
“一开始董事会还以为是一年9万,没当回事儿。”新华人寿内部人士表示,孙兵从2006年接任董事长一职时,公司的机构设置中没有董事会公司的重大决策都由总裁办公室做出。从程序上来看,这份计划也不符合规定。
从制定这份养老计划的时间上看,2009年新华人寿无论从资本金、投资收益或偿付能力,负担这样一份高管退休保险都是勉强为之的。2009年汇金入主之前,从股权结构上看,新华人寿属于国有控股企业。而按照《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第四条,国有企业领导人员不得未经履行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责的机构和人事主管部门批准,决定本级领导人员的薪酬和住房补贴等福利待遇。
知情人士指出,矛盾的焦点在于,这份养老计划保单出于公司制度,理应按章执行。而新华人寿已然是国有控股金融企业,这份高额的养老计划保单确实又有违反现行的规定。
◆高管天价薪酬缺乏监管
9·28万元一个月退休金,可谓天价,若非是审计署例行检查恐怕不会被曝光。业内人士表示,在大金融公司中,这样的天价薪酬绝对只是冰山一角。实际上,对于公众来说,非上市公司高管的薪酬一直是个谜。
记者查阅相关文件获悉,2010年5月保监会出台了《保险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全面规范了保险公司的信息披露内容,时间和形式。该《办法》也对非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提出了一定要求,但却没有涉及高管薪酬这一块。
非上市公司不透明是因为披露机制不健全,而必须披露高管薪酬的上市公司,其高管的薪酬到底有多少呢?
据2011年已披露年报统计,2010年全部上市公司年度总报酬额达84·43亿元,比2009年的61·42亿元有所增加。广发证卷、民生银行和中国平安三家金融机构包揽了高管薪酬收入的冠亚季军,分别为7209万元、6828万元和6820万元。
从个体上看,排行榜榜首的是中国平安的张子欣,其税前年薪达到1067万元;其次是平安的马明哲,其年薪为987万元,马明哲曾经拿过6600万元的天价年薪;广发证卷前董事长王志伟位列高管薪酬榜前三名,2010年的税前年薪达到870万元。此外,去年税前年薪超过500万元的金融机构“董监高”人员共有26人。
本报记者 傅 洋
◆有话要说:比起华尔街,孙总太客气
◎华尔街:硕鼠硕鼠,无食我黍。
◎MISS玛:冰山一角,见怪不怪。
◎小龙女:一个月九万多,不多,比起华尔街的那些金融肥硕鼠,孙总太客气啦。
◎沙小易:站稳点,别被吓晕。一个月9万多退休金,要知道现在有多少人每月退休金才拿到两千多,他们要把每月的退休金不吃不喝攒四年才够人家高管一个月的。
◎陈志国:1个月才9万,何不定个100万?胆子再大一点,步子再快一点!
◎378135109:他们有何德何能,拿这么高的退休金?还好意思起诉?所有参保新华的人员养肥了这些硕鼠!造成社会分配的不公!
◎金闳伟:拿多少退休金,要看他们对社会的贡献。现在一些单位工资和退休金高的出奇,是否真的有那么大的贡献?还是搜刮民财有功?
◎1033288563:难怪劝保积极,理赔不积极,保持红利都叫高管拿走了。保险是给保险公司高管的高消费保险,哪里是给被保险的人保险哪。
◎784440735:闹了半天老百姓交的保险都跑到了人寿保险领导包里去了!
◎清影如风:很多老百姓一年到头辛辛苦苦地操劳也不一定能攒下9万元,就让这些蛀虫长的更肥吧。
◎370298731:请把我们的退休工资提高到每月9·28万元,孙总的退休金就不算高了。
(以上观点摘自参与今日话题讨论的开心网和QQ网友发言)
(《北京晚报》2011/10/17 本报记者 傅 洋:《金融高管退休金一月9·28万》)
◎马氏子曰:
粗看万花筒,
缤纷彩色众。
安了水银镜,
折射骗儿童。
拆开看一看,
无非那几种。
世上人头杂,
不富就是穷。
百分九十九,
终归非富翁。
请看华尔街,
怒潮五洲同。
(2011/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