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华:胡主席奥巴马首尔峰会第七度会谈的若干议题
中美两国外交官都确认,中国国家主席与美国总统奥巴马借G20峰会在韩国首尔举行双边会谈。自奥巴马上台后已见过胡主席7次,平均约三个月举行一次会谈。巧合的是,两国元首也是马不停蹄交叉外访,再赶场到首尔参加G20峰会,奥巴马是11月5日开始他亚洲四国行程中途经一站,胡主席则是紧接着对法国和葡萄牙成功访问。由于被福布斯评为2010年“全球最有权力人物”,力压奥巴马、普京等,中国国家主席在国际上风头正劲。有关人士称,为了确保11月11-12日G20首尔峰会和11月13-14日日本亚太经合组织峰会上捍卫中国自身利益,胡主席可能放弃11月12日广州亚运会开幕的主礼,而由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出席宣布开幕,也显示中国最高权力的接替在按部就班中进行。G20峰会事关中国要避免人民币升值成为主题,加之全球商业500强公司的前120强的公司领袖会参加并讨论,北京必须全力应战。
首尔在11月7日(周日)有近2万名左翼示威者在市中心集会,抗议G20国家于本周四、五的峰会,示威者手持横幅,高叫反对全球化的口号,又批评20国集团未有全力缔造就业和捍卫社会的计划。大批示威者企图越过警方防线与防暴警察发生推撞。韩国当局为防止峰会期间,抗议示威扩大,列出一份黑名单,禁止亚太国家多名左翼劳工、社会领袖的入境。
一,奥巴马在胡奥会前的造势
自奥巴马访华一年来,他的对华关系处理手法没有大的改变。例如,奥巴马在上海搞的China Town Hall(中国市政论坛)仍在延续,与中国民众的交流交由美国驻华大使洪博培主理,迄今已举行四次。最重大的改变是,国务卿希拉里在内阁的话语权增大,一直在制衡“知华派”(如白宫国安会中国事务主任贝德)。她在夏威夷表态钓鱼岛属美日安保范围的讲话激怒了北京;中国外交部也批评她也在南海议题上说三道四。
美国官员不讳言奥巴马对印度、印尼、韩国、日本的十天访问是展示对亚太民主制度的支持,以上述充满民主活力及经济日益强大国家制衡周边的中国。以印度为例,美印关系相当好的时候在小布什时代,赖斯在担任国安顾问及国务卿时都倡导“以印制华”的设想。奥巴马上任后到亚太地区访问,首站选在中国,而没有把印度列入行程,让新德里大失所望。而且,奥巴马在华发表声明说希望中国在南亚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这令印度大为恼火,因为印度历来都认为南亚是它的势力范围。后来奥巴马感觉到了,又在华盛顿以国宴接待印度总理辛格,美印才重归于好。而此次在见胡主席前高调访问印度,希望利用印度制衡中国之意已呼之欲出。
奥巴马在11月3日的中期选举后记者会中刻意谈到中国,称中国的高铁系统比美国好,最近又听说中国造出全世界最快的电脑。有的中国专家学者闻之鼓舞,乐不自知。殊不知奥巴马在中期选举承担失利责任和出访四个盟友之际,说上述话,意在更强烈地激励美国人感受中国的急起直追,已形成对美国的重大威胁。
二、美方关切的议题
国务院官员提出了胡奥会美方秉持的三个原则:
1. 建立积极、合作、建设性的关系(positive,cooperative,constractive):奥巴马上任后已和胡会谈六次与温会谈过三次,国安会官员贝德表示,这种密切的程度,“我向各位保证,历史上没有先例”。中美关系上升至当今世界最重要双边关系,不容忽视。
2. 强化与亚太伙伴及盟邦的关系,以确保中国崛起不致损及区域安定。
3. 坚持也期待中国遵守全球规则及国际法。
国安会官员贝德承认,美中关系很复杂,不过,我认为我们现在的作法是对头的(on a good track)。
奥胡会时间有限,主谈的是经济问题,美中已建立一种经济桥梁,北京也称“同舟共济”,在经济上愈来愈依赖对方,军事冲突的机会自然较小,即使中国扩大军力在继续。
·经济议题
北京感受到,而对分裂的参众两院,奥巴马举步维艰,不能再在涉华经贸议题上任意“Yes We can”(对,我们可以),因为共和党议员可能经常对他回应:“No,you can’t(不,你们不可以)。共和党一向崇尚重商主义,而北京方面也摆脱不了这种印记。美国外交报告称,深圳特区纪念30周年,受邀发言者全是商人。
美国狂印钞票,已透过“美元本位制”的全球货币机制,对各国产生不良影响,先是资金泛滥,投机“热钱”更加难以控制;“热钱”流到各国,炒作各种商品,结果是助长房市、股市的资产泡沫。石油、黄金、大宗物资价格上涨,全球通胀压力升高。对中国来讲,不仅上述负面影响严重存在,还加重人民币自身升值的压力。
中美两国对G20各有所图,请看各自考量。
中国:平衡全球经济增长的方案;承认有需要改善汇率体制,以增加人民币汇率弹性;结束商业失衡和贸易保护主义;在下一任主席法国的支持下,重塑全球的金融体系;获G20其他成员认可中国在国际上的重要地位。
美国:G20主要经济体特别是中国容许本身货币升值;订立限制货币经常帐盈余的具体目标;承认通过贬值或防止本身低估货币升值来获取竞争优势的危险性;拥有巨额贸易顺差国家,承诺推行鼓励更多进口的结构性和财政政策;抑制其他国家的巨额贸易顺差。
不过,地区安全、政治议题亦不可免,以下是美方相当关切的:
·人权
奥巴马将会在胡奥会中当面提及释放诺奖得主刘XX之事,依美国总统惯例,他还会向中方提交一份要求释放在押或“失踪”人士名单,包括涉嫌间谍罪的美国华裔公民薛峰,“维权律师”高某某,2009年“萨哈罗夫奖”得主胡佳等。为增大对中国的压力,设在纽约的国际“人权观察”组织11月4日,将2010年“弗格斯奖”的6个名额之一颁发给被押的刘某某。弗格斯是国际“卢旺达屠杀案”的调查专家,已去世。
据信胡主席将回应中方反对任何外界力量借刘某之事做文章,坚决反对任何人以任何形式,侵犯中国的司法主权。
美国国务院已证实,美国驻挪威大使Anne Witkowski女士将参加 12月10日 在奥斯陆举行的颁奖礼,对于中国外长崔天凯日前警告说,出席诺奖颁奖仪式的欧洲国家要承担“相应后果”,美国国务院表示美方未曾收到中国劝阻美国代表出席的警告。
挪威首相则无惧北京的威胁,宣布参加颁奖仪式,他宣称诺贝尔委员会是一个独立机构,北京向外国政府施压和警告是“毫无道理”,更不应该把诺贝尔委员会和挪威政府等同起来。
在日本,11月6日(周六)东京有近5000人反华示威游行,参加者有前任防卫厅长官和前军方将领,还有人刻意举出刘某某画像,要求北京释放他。可见刘某某亦成日本人反制中国的一个工具。
香港的“泛民主派”头面干将李卓人、何俊仁、刘慧卿和“长毛”(梁国雄)已决定应刘某某之妻邀请也出席奥斯陆颁奖礼。“民主党”出席何俊仁由于拍板与中央妥协而备受责难,他对媒体表示出席颁奖礼并非与中央对抗。不过,香港媒体大多认为他此举将损害与中央已建立的关系。
美国驻华外交官员称,中国官方媒体对诺奖得主刘某某报道是局限在英文中国日报发表的批判文章,中方并制止及拘留各地对刘某某获奖的变相庆祝,包括一名在广州街头散发刘某某得奖的传单的男子郭某某。
美国政府内部和智库,已有人专题研究将人权与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挂钩的设想,供决策者参考。北京一再要求西方经济大国给予它“完全市场经济地位”,西方应该回应:那就要在自由民主基础上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完全性而不是现时的局部性。
上星期,美国负责人权事务的助理国务卿今年第三度访问北京,与中国副外长举行会议,刘某某之事再度被提起。美国驻京外交官员称,北京当局此次对诺奖风波的反应还算克制,美国希望北京理解到,刘某某之事对美中全面关系来讲还是一件小事情,催促北京在人权事务上作出妥协,换取外界在经济利益的相应回报,就像过去30年中国方面对若干人士所做的那样。美国希望中国知道美国在意的是人权价值观,或者是中国知识界精英口中的“普世价值”。
·伊朗
美国认为它的全球国家利益之一在于制止及限制伊朗和朝鲜的核研发。相对来说,朝鲜毕竟是相当孤立的,国际影响力有限,伊朗则不然,世界各地均有同情者,尤其在美国后院南美洲。而且伊朗无法摆脱与极端伊斯兰恐怖主义的天然瓜葛和互助企图。美国认为虽然北京在联合国制裁伊朗决议投赞成票,但私下与德黑兰有其他秘密协议以确保两国合作继续,与德黑兰与莫斯科已公开撕破脸大为不同。美国一直怀疑北京在扩散先进武器和核用途方面帮助伊朗。
·朝鲜
美方关注的方面是,朝鲜仍然违背以往承诺,仍在发展核武能力,且拒不为天安舰事件负责、认错。美方认为中方执行联合国制裁朝鲜有关决议不力,相当数量奢侈品仍然经由中国流入朝鲜。美国还会表达看法,即中方无视朝鲜击沉天安舰的确凿证据,袒护朝鲜,是轻忽国际大家庭及不负责任的表现。
美国外交官认为,中国2010年最大的外交成就是中朝回复互信,双边关系密切达到30年来新高。然而这也是一种赌注(at stake),因为中朝均是在“敌人当前”情势下采取权宜之计,倘若其中一方与“敌方”关系有重大改善,中朝互信就有崩塌之危。
美国军方官员证实,今年8月17日一架朝鲜米格战机“向中国寻求自由”飞至离沈阳14公里处坠毁,由于沈空居然没有出动中国战机拦截,朝鲜军机无法摆翼显示“投诚”而失事,总书记为此表示震怒,沈空有关人士受查处。
中方将会坚持:一、维护半岛的和平稳定,二、在六方会议发挥建设性作用。三、同时在朝鲜、韩国发展密切关系。对于敏感的美国驻军以及核武器在韩国存在,奥巴马希望中国能延续前任中国 主席有关北京不反对美国在朝鲜半岛军力存在的表态,据信北京也将不会改变目前这种默契。
·苏丹
达尔富尔的问题仍然无法解决,症结之一是北京仍在各方面支持喀土穆政权,包括军事上的。
·领土争端,日本、南海
希拉里希望中日两国透过对话解决近期争端,美国认为北京在没有解除禁访省部级官员访日之前,派遣前国务委员兼外长唐访日并见日朝野高官,是个积极信号。但北京不欢迎美国“地区外势力”加入中日美三方会谈,要求美方在南海、东海问题上谨言慎行。
美方认为,在南海问题处理上,中国最近采取行动,开始和东盟讨论更正式具约束力的行为准则,是令人鼓舞的迹象。
为了结束这个地区政治及安全的不稳定,中国及东盟成员国已决定采纳一个能抑制南海发生军事侵略的较有法律约束力的行为准则。出席十月二十八日至三十日在越南河内召开的第十七届东盟峰会的东盟及中国领导人说:《南海行为准则》较二OO二年十一月所签署的没有约束力的《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将会更迈前一大步。当年签署这项宣言的目的是要舒缓南海的紧张气氛,但却缺乏法律约束力。采纳有法律约束力的准则的目的是要深化东盟及中国的和平及繁荣战略性合作关系,这种关系对二O一五年东盟要成为一个单一市场经济体至为重要。
三、横滨峰会的后续议题
首尔20国峰会后,紧接着有关国家领导人又飞往旁边的日本,在横滨与亚太地区领导人进行亚太经合组织(APEC)非正式会晤。会议的总体议程如下:一、亚太的自由贸易区;二、平衡的、包容性的、可持续的及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增长;三、人类安全(反恐、救灾、食品安全);四、经济和科技合作。
亚太经合组织成员国与全球人口40%、占全球国民生产总值55%,占全球贸易额45%,其重要性可见一斑。
全体会议之外的各国领导人双边会见,最引人注目的是胡菅会。中日摩擦不断,两国领导人以何种形式见面,如何取得点滴成果,深为外界关注,至于胡主席和奥巴马总统是否在横滨还有双边会晤,两国外交人士都拒绝评论。
更多精彩请登录www.meihehua.cn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