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巴马访华:谁更该作出“战略再保证”?
美国总统奥巴马首次访华在即,此间各种媒体已经将相关新闻炒得沸沸扬扬,其中的一条新闻尤为显眼:“美国《亚洲华尔街日报》撰文指出,奥巴马访华时将带来一个对华关系的新概念——‘战略保证’。” 更有敏感的分析人士指称,“事实上,美国常务副国务卿斯坦伯格9月24日在发表题为《本届美国政府关于美中关系的设想》时解释了这一概念:美国欢迎中国作为一个繁荣昌盛的大国的到来,而中国必须保证其发展及其在全球的日益增长不以其他人的安全和福祉为代价。”
看到上述消息后,相信读者一定会有这样的感觉:如果上述判断无误,那么,奥巴马此次访华的核心内容,就是即将带来的所谓“对华关系的新概念”,也就是要求中国“必须”向美国“保证”:想要繁荣昌盛是可以的,但不得“以其他人的安全和福祉为代价”。
亲爱的读者,作为中国人,你对奥巴马访华的这个新话题,又是什么感觉呢?
下面谈谈嫒戴官方的主要看法:
其一、美方的言论似乎在向人们暗示一个信息,即:中国这些年来的发展,至少有“以其他人的安全和福祉为代价“的嫌疑甚至行为,所以,美国总统造访中国所带来的前所未有的新东西,就是要求中国向美国总统作出相关保证。但问题的关键是,中国究竟有过这样的前科吗?退后一万步说,即使在某些方面有那么一点可能性,那美国又做得如何?请问:美国通过各种方法向各国输出新自由主义,培养别国内奸,以狂印纸币为手段,大肆换取别国的实物财富,算不算“以其他人的安全和福祉为代价”?美国已透支未来N年,背负万50亿美元左右的巨额债务,事实上已无法偿还,算不算“以其他人的安全和福祉为代价”?为了抢夺石油天然气这些战略资源,美国不惜发动侵略伊拉克的战争,而中国为了与美交好,官方的媒体甚至一个“侵略”的字眼都没用过,够意思了吧?但话说回来,美国入侵一个主权国家的行为,算不算“以其他人的安全和福祉为代价”?这些年来,美国竭尽所能地通过各种手段和渠道,对中国施加“实质性开放金融”的压力,但自己却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外来金融投资者,设立不可逾越的层层屏障。更有甚者,目前这场全球经济危机就是美国资本集团一手造成的恶果,请美国好好检查一下自己:究竟谁在把自己的“繁荣昌盛”建立在“以其他人的安全和福祉为代价”的基础上?
其二、如果奥巴马首次访华推行的“对华关系的新概念”是要中国作出上述保证的话,请问:我们能指望他的访华能有什么互惠于中美双方的实质性的成果吗?应该说,不排除这种可能性,但出现的概率不大,如果中国坚持自己应该坚持的立场的话。
其三、中国事实上为美国承担的义务已经够巨大的了:开放自己的市场,而这市场其实差不多已成为美国等欧美大公司倾销产品的场所;开放自己的产业,而这些产业的绝大多数,已经被以美国为首的外国资本所掌控;跌入美国设置的“全球化”陷阱,将大量廉价商品出口到美国,换回的大约3万亿美圆纸币,差不多又如数购买了美国的债券……但我们不禁要问:中国为美国作出了这么巨大的牺牲,而美国为什么还要对中国指手画脚呢?
最佳答案只能是:美国是个对外实行“单边主义”的国家,本质上欺软怕硬,中国当年抗美援朝打出的国家尊严就是活生生的案例——美国特别尊敬的,是敢于与它叫板的真正的强者。
在美国人面前,中国人:挺直自己的腰杆!
文章出处:嫒戴官方博客http://blog.sina.com.cn/aidaiguanfang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