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史观(1-5)
民主史观之一:人类历史是民主的历史
人文思想家哲学家谈及民主必言及古希腊如何,古希腊又如何呢?人们谈民主必谈及少数服从多数,民主就等于少数服从多数吗?人们谈及民主就必须以西方为师?然而谁最先能够走进人类民主的华丽殿堂,目前还没有分出高下!人们谈及民主便一厢情愿的认为中国没有民主,中国人天生不好民主,那么,你是在中国的山野里隐居起来吗?人类历史首先是人民的历史,是由人民创造的,既然历史是人民创造的,为何人类历史不是人民的民主的历史呢?
对历史的认识,对世界解释的清楚与判断的准确从来都与不冷静思考的人无关。
《史记~五帝本纪第一》开篇说黄帝时说:“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于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而蚩尤最为暴,莫能伐。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不问这段话的意思,自黄帝到司马迁,有记载的文字史实,或民间流传,到司马迁以这样的语句述史,而后,人民认同,传诵几千年。后来的皇帝没有敢于否定这样的皇帝治国方式,自比贤德以追黄帝。这就是民主的一个内容,不管表达的方式是否强烈和是否达到某种高度的控制程度,人们不能否认人民在其中的民主力量。就是说,人民以崇尚什么认同什么的方式,间接的表达了对国家层面的民主意志。对统治者治理国家的国君与人民关系的方式的规范内容。人民既然表达了公共事务的某一方面的内容的意志,这就有民主的意志的体现。这是不能否认的。
我们再来看《史记~陈涉世家第十八》记载:“陈胜、吴广皆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陈胜吴广揭竿而起,这就是表达了人民对国家层面公共事务由少数人暴政的自己民主意志的表达方式。现在看来,既然没有少数服从多数的民主表达方式,那么我就揭竿而起,消灭你以后,来表达自己对公共事务的意志。人们不能说这不是民主的一个方式。民主就是要表达自己对公共事务的意志。
当陈胜吴广起义以后,“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为何要从“民欲”?天下人都知道,不得民心,不足以成事儿,这就是人民的意志在这里的表达。“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人。”队伍越来越壮大,人民或以酒食相迎来表达支持,就是说陈胜吴广要做的事情就是代表了自己的对公共事务的意志,所以支持。这个支持就是相当于现在用选票的的表达方式。这就是民主的一个方式。人民或参与武装起义的队伍,更直接的表达自己的对公共事务的意志。“数日,号令如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这就是三老、豪杰的对公共事务民主意志的表达,陈胜为王是大家表达的意志,这当然是粗糙的,但人们在其中表达了意志。“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当此时,楚兵数千人为聚者,不可胜数。”这就是说许多人认可陈胜吴广的方式代表了自己的意志,参与其中。
就是因为人民在历史中表达了民主意志,所以,唐太宗李世民总结道:“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历史从来就是按人民民主意志的表达方式前进。但历史的不文明就体现在人民民主的表达方式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以一种非常惨烈的方式来表达,经过人类社会的前进,由于以无数次的武装起义的方式惨烈的表达自己的民主意志,以至于到今天才可以得到一种相对温和的方式,少数服从多数就是其中的内容。
武装起义是中国历史上民主表达对公共事务意志的主要方式,这使得儒家学说得以登上历史的舞台,因为儒家治国是能够使得人民获得某些高于生存权的利益。当然,这其中包括其他学说,或思想宗教哲学。这里有三个内涵要清楚,一是,人民的反对是通过支持武装起义的方式来表达。这样的民主方式的低级以及惨烈,表现在生存权受到危害的时候,我们回顾中国的历史,发现,但凡起义成功的屡次人民起义,都是在暴政下人民的生存权受到危害的时候,这是民主的低级。民主并不是仅仅为了生存权,还要为了生存得更好,民主是为了获得自己可能获得的更多的利益。二是,除了国家最底层的人们外,还有包括封建统治者在内的其他上层人,他们不单是为了生存权,更多的是为了获得其他的利益。如果他们要能够获得更多的利益,那么,他们就需要人民不表达他们的反对,即,不要让人民武装起义,就需要保证人民的基本的生存权,就需要用一种观念来规范国家内人与人的相处方式,儒家的理念就体现在这里。“社稷为重,君次之,民为重,君为轻。”这是国家上层不能反对的理念。也是人民民主意志以无数次武装起义而获得的对国家公共事务的意志。儒家思想的存在是人民民主意志对于公共事务的意志。三是,由于武装起义所表达的民主意志的存在,所以获得儒家思想在国家范围内的存在,同时也进行一些高于生存权的非武装起义的民主表达方式,比如送官员万民伞,对清廉官员以青天的称谓,以及许多因为可以让人民获得高于生存权的其他利益的民主意志的表达方式。支持某种宗教,或支持某种思想哲学,支持某种道德观念,赞美某种高尚的人格,时时刻刻,人民都在表达自己的民主意志。
世界上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主方式,人类从荒蛮发展到今天,民主从残酷野蛮的方式发展到今天的状态,民主从需要付出极大代价来获得表达到今天的或未来的自由表达,人类的历史也是这样,文明不可能一蹴而就。
我们在看中国的历史的时候,人们不可以忽略我们国家的民主历程,不了解我们国家的民主历程是不能了解世界民主的,甚至连民主是什么都不能清楚认识。民主就是人民参与决定与人民切身利益相关的公共事务的过程。不管是什么样的方式,武装起义也好,或者像诸葛亮故弄玄虚来让刘备对自己言听计从,或者像奴才一样顺从,都是要表达自己对公共事务的意志,支持,或间接支持,反对,或沉默不反抗,或反抗一点,或全面反抗,这都是民主的方式,只是由于历史的局限,或出于自己对于民主表达所付出的代价的恐惧,会存在各种各样的方式,但历史从来都是按人民民主的意志来发展的。
当世界的思想家哲学家将民主的视野局限在古希腊以后,似乎民主是突然从天上来的,一种没有站在人类历史的视野范围内去思考民主,就像两只眼睛近近的盯着大象的鼻子看,或者盯着大象的屁股看,只能闻到大象鼻子里排出的肺气或大象屁股的臭气。不但不知道现阶段的民主现状,更谈不上对将来民主的发展趋向。谈不上对民主有多大正面的贡献,甚至是自己主观的错误给人民带来灾难,最后还得麻烦人民用某种方式来驱除。
对民主的认识不但是要立足于人类历史的视野,还要立足于对人,即,对组成人类社会的个人的进行唯物客观的分析和研究,人是什么?是思考人类社会永远的聚集点。
民主从来不是从天而降,人类历史一直就是人民民主意志表达的历史,从天而降或者说是新出现的民主方式,也是人民民主意志的探索,专注于此思考的思想家或社会活动家会提出他们自己的民主表达方式的设计创新,如果最后仍然不能将人民的民主意志表达出来,就仍然会被人民抛弃掉。一个人可以决定一时的公共事务的内容,或可以改变一点局部史历的轨迹,却不能改变全人类历史的发展轨迹。
当人具有主观思维以后,人会主动的参与人类社会,以自己的需要来表达自己的主观意志,支持,或间接支持,反对,或沉默不反抗,或反抗一点,或全面反抗,都是自己民主的意志,都是依据自己的需要来参与人类社会。民主是人民参与决定与人民切身利益相关的公共事务的过程,人类历史的民主是一个以支持武装起义的民主表达方式到未来的温和的民主表达方式的轨迹,由一个粗糙的低级的到高级的细腻的方式,是循由一个追求生存权到追求获得人生更多利益的发展轨迹。民主经历一个时间间断的集体暴动式的粗狂表达方式发展到一个未来时时刻刻关于所有公共事务绝对控制的精密式的表达方式。这将是民主的发展轨迹。也是人民民主的历史轨迹。
那些高高骑在人民头上的违逆人民民主意志的个人和集团都会被人民消灭掉。他们会被人民唾弃,或冠称以人民用来表达反对及排斥的各种各样的蔑称,如“暴君”,如“残酷没有人性”,如“独裁及刚愎自用”,如“心胸狭隘”,如“踏上一脚,遗臭万年。”如“堕落”,如“禽兽不如”,如“卑鄙下流”,等等,当人民发出“时日曷丧,予及汝偕亡”的声音的时候,是摧枯拉朽的,历史作出毫无疑问的肯定的答复。再怎么嚣张,被消灭也只是早早晚晚的问题,并不存在例外。
民主史观之二:人类历史的民主过程与方式
人类历史是按照人民民主表达的意志发展的,这是因为人类社会是由个人组成,同时个人依据自己的需要参与人类社会。参与人类社会其中表达对公共事务意志的过程就是民主表达的过程。人类历史就是人民民主的历史,民主是人民参与决定与人民切身利益相关的公共事务的过程,民主的表达方式经历了艰难的过程。从一个争取基本的生存权到争取获得超越生存权的其他利益的获得的轨迹,民主经历一个时间间断的集体暴动式的粗狂表达方式的轨迹,发展到一个未来时时刻刻关于所有公共事务绝对控制的精密式的表达方式的轨迹。这将是民主的发展轨迹。
从人民民主表达的方式看:就全体人民而言,是从一个被动表达到主动表达的过程。被动表达是通过支持与自己民主意志相似或相同的他人来间接的表达民主意志。主动表达就是完全自主的表达自己的民主意志。
被动表达民主意志之所以是低级的是因为他人不受本人控制,如果他人因为自己的需要表达了他自己的与个人无关的民主意志的时候,个人无法控制,也就是说,个人的民主意志就会受到践踏。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一直没有解决的民主难题。就是说,完美的民主的主动表达方式在人类社会到今天还没有的实现过。今天的世界仍然处于民主被动表达的方式的强势主导。处在一个民主被动表达方式到主动表达方式的转化的过程。
那么,民主的被动表达有什么特点?
一是,把自己的民主意志托付给他人,这表现在用选票选某个人或某个政党,选他是因为他的民主意志与自己的民主意志相似或相同,但他人或政党在当政后做什么却不受到个人的控制,只能建立在他人或政党的道德意志上,他人或政党做了伤害个人利益的事情,个人也没有办法。在没有选票的时候,民主的被动表达是怎样的方式呢,比如说一个社会政治集团在崛起的时候,你认同这个社会政治集团所坚持的人与人之间的价值观念,认同这个社会政治集团所要推行的公共事务政策的内容,个人支持,并给予尽所能及的帮助,比如说无私的钱粮,比如说在政党对抗另一个政党的时候,如果举行游行,你会参与壮大声势。开展内战,你会出人力支援前线。但个人在其中仍然是支持或反对,仍然没有能够控制公共事务的决议内容,即使是公共事务的决议内容就是你的民主意志的体现,可是,你却不能永远确定将来是否会体现你的民主意志。因为公共事务决议的决定权不在你的控制的手中,如果他变坏,变质,政党堕落,以权谋私,那么,个人没有丝毫的办法。这仍然还是被动民主的方式。同理,在我国历史上的许许多多的人民起义中,也体现了这一点,人民支持各种体现自己的民主意志相似或相同的社会力量以至于获得政权,但由于是被动参与的,所以,这些政权堕落了,人民没有办法。就如同李闯王的揭竿而起,人们支持他,可是他获得政权后迅速腐化,胡作非为,人民丝毫没有办法。被动参与的民主就是没有主动权,主动权不在自己的控制的手中。西方的民主仍然是被动的民主,为什么呢?因为公共决议的决定权还是在个人或少数人的手里,人们只能作出选择,选择的是把自己的民主意志交由某个人或某个集团(民主意志与自己的民主意志相同或相近的)来表达,比如说美国布什要出兵伊拉克,用的是消灭暴政的理由,实际上不是这样,可以找理由来忽悠人民,他就是作出这个决定,人民也反对不了,因为人民将自己的对公共事务决议的决定权交给了布什,而不是你自己决定,布什第一任还好,他可能会收敛一点,通过一些为了少数人的决议,还会遮遮挡挡一点,到第二任,就会大胆得多,他既然可以做出公共事务内容的决议,那么,政党利益,政治献金提供者的利益,个人的即家族的利益,都会在他控制的公共事务决议的内容决定里或明或暗的决定,人民无可奈何,因为是被动民主,所以获得的利益极其有限。
二是,需要将人民和某种社会政治力量区别开来,同时将政治力量中在决策公共事务的过程中的是主导的或者是主导公共事务的程度的不同的各类人物区别开来。从以往的历史看民主,被动参与民主的人民是绝大多数,参与程度也有区别,有的深,有的浅。而即使是在政治力量的内部,高于普通人民而仍然可以划为被动参与民主的仍然还是大多数,其上进入集团内部,参与程度相对深一点。再其上进入集团核心,而公共事务的决议的决定权仍然是由核心决定的。仍然是不可控制的被动的民主。如果,集团核心的人员的某个人已经可以无视于集团核心的其他人的存在而自决天下的公共事务,这就是个人独裁专制。被动民主是绝大多数人的民主的被动,而极少数人却可以获得主动民主。
三是,被动民主的被动具有时间的被动和选择与个人民主意志相似或相同的支持者的被动,时间的被动指的是人民只能在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再来选择所支持者,没有什么时候支持或不支持的权利,我国封建朝代更替就是一次选择支持或不支持的时候,时间间断几年几十年甚至几百年。到西方的两党制是经过一个确定的年限(比如五年)再来让人民选择支持或不支持,选择时间是被动的。所支持者的被动是指主动表达民主意志的人始终不是人民自己,要么支持这个人,要么支持另一个人,如果所支持者背离了你人民的民主意志,也无可奈何,只能等到某个时间换一个支持者。时间的被动和选择支持者的被动体现了民主的粗糙和民主质量的恶劣,思考中国古代的人民,这辈子支持一个社会力量只能是许多年才能获得一个相对稳定的生存环境,甚至只能是后代享受到。如果所支持者迅速堕落反过来欺压个人,个人却仍然无可奈何。
四是,被动民主的残酷性体现在反对上,如果个人不支持某一个社会力量,那么,可以,你保持沉默,或者是小的无伤统治根基的反对。如果是要想获得一些利益而反抗的话,那么,这个力量就会想办法让你沉默,他可以制造杀戮来警示敢于反对的人,目的是让你接收到反抗的后果,让你觉得你不应当为了一点利益而面临严重的后果,达到让你沉默的状态。清朝开国时用屠杀来警示反抗者,当他推行留辫子的公共事务政策时,八旗子弟当然支持,因为这就是他们的民主意志,但中原汉人不认同,他们就大开杀戮,“留法不留头”,以让你对他的公共事务决议的保持沉默。
人类历史上崛起无数的政治力量,基层民众的起义获得成功的在中华大地上也为数不少。一批批表达相同的或相似的民主意志的人聚集在一起,先是必须拥有武装力量做后盾,推翻自己不认同的公共事务决议决定权的主导者,以实现自己的民主意志。后来以更加严密的政党组织来实现自己的民主意志。西方社会出现选举和两党制的时候人民的被动民主变得频率高些,而中国自古以来的民主是很长时期内才有一些爆发式的表达,人民用粮食人力等等来表达对一种政治力量的认同,这种认同是因为这些政治力量的意志与人民的民主意志是相似或相同的,这是民主的表达,只不过是一种血腥的和时间不确定的,是粗狂的。在中国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每一次的朝代更替就是一次类似于西方近现代的政党选举的全民选举。只不过是以酒、食物、人力、歌颂那个政治力量的领袖人物等等的方式来代替选票的方式。这同样属于被动民主的方式。将自己的民主意志交由某个社会政治力量来表达。
就人数对比来看,这些社会政治力量里的人民是要少于政治力量外的人民。当无产阶级的政治力量兴起的时候,获得人们的支持力度不下于直接参与的人民的力度,以至于近似于形成一种全民的政治力量。但是,没有形成一种可以让全部人民主动参与表达人民的民主意志的民主关系,这个全民政治力量里的下层还是将民主意志的表达交给上层表达,成为被动的民主表达参与方式。但这个近似全民的社会力量里上层逐渐和下层分开以后,又形成了少数人的独裁决定大多数人的公共事务决议的局面。这就是中国共产党的产生和发展。
人类历史发展到今天,人民始终处于一个民主被动表达的状态,是因为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民主是全体人民的主动民主。都是被动选择,当然,被动选择之间,也是在发展的,西方将被动选择的时间定在一个确定时间里。在西方没有出现政党选举的时间里,世界的民主大同小异,而古希腊的民主在其中比较突出,具有现代西方被动民主的雏形。在人类过去荒蛮的历史中,人民总是被动选择,但即使是被动选择,也决定了历史的轨迹,因为任何社会力量没有获得人民这样的被动选择的支持,想在历史中崛起,也是不可能的。所谓得民心得天下,少数人没有获得这种被动选择的支持就不可能获得独裁公共事务决议的独裁权。
而中国人民在20多年的时间里通过人力物力来表达对共产党的支持,这种支持是以一车车的粮食代替西方政党选举的一张张选票的方式,将与自己民主意志相近或相同的中国共产党推上历史的舞台,以实现自己的民主意志。中国的共产党即使是少数人决定公共事务,由于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以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坚持价值观,所以,所作出的公共事务的决议内容尽量贴近人民大众的民主意志。但我们发现地方变质腐败的官员已经反过来欺压人民,在思考到当年时期的近似全民力量的一个以共产党为核心的社会力量时,想到那时没有形成一个全民主动控制国家所有公共事务决议的民主方式,而今天看到与人民越来越远去的中国共产党,这是无比惋惜的。如果一张选票不能与一车车粮食相提并论,那么,当不再能够获得人民的粮食的时候,选票的获得也堪称危机。虽然是人民都是被动支持。
民主史观之三:被动表达的民主方式
民主是人民参与决定与人民切身利益相关的公共事务的过程,是主动的,是随时的,是细腻和精密的,是完全绝对控制国家层面及局部层面的有关于人民切身利益的公共事务的决议内容的。就是说每一项事关人民的公共法律法规、政策或其他的利益分配的等等公共事务的决议内容都体现出在人民的绝对控制之下。比如说是免除农业税的政策,由政府制定就是反民主,谁都可以提出这项提案,但结果必须是有一个确定的与事实相符的全民中通过人数,虽然这项政策符合人民的民主意志,但必须经过法定的民主程序。关键是下回你要是来一个不符合人民民主意志的政策呢?人民该怎么办?
那么,主动民主是不是很麻烦?这种麻烦体现在主动民主方式创新的缺限,耗时耗力耗社会资源,这种麻烦还在少数主动民主控制者那里,他们不想分散他们手中的主动民主权力,更重要的是想通过手中的主动民主权力(独裁权)悄悄通过许多给自己带来利益好处的公共事务决议。这种麻烦在被动民主的人民那里,主要是没有力量迫使少数的握有主动民主权力(独裁权)的人物放弃自己的独裁,同时没有创新出全民主动民主的可行方式。还有一种可能是大多数被动民主的人民满意现在获得的生存权的或者稍微高于生存权的生活状态。
主动民主面对的不是别的,是新建立主动民主所规范的生产关系是不是还没有社会生产力发展所要求的生产关系?而同时生产力的发展在人们的意识里并没有达到使得人们具有创新出一种主动民主方式所能达到的全面超越被动民主的绝对说服力的创新。人们处在一种迷惘的状态,人民想要一种超越现阶段世界的局限的被动表达的民主,那么,这样的民主是怎样的呢?对当下世界的民主不满意,却仍然不知道未来民主的方向与内容。
但是,我们仍然可以总结出人类历史到今天的所有被动民主的方式。区分是站在社会政治集团之内的人民和社会政治集团之外的人民。毫无疑问,这两者的民主方式是有区别的,被动民主是社会政治集团之外的人民的被动,社会政治集团之内的人民具有梯次不同或者说程度不同的主动民主。我国的封建社会时期的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主动民主,控制了绝对的公共事务的决议。
世界的被动民主的方式的区别以社会政治力量的运行的方式及以社会政治力量之外的大多数人民的被动支持的方式来区分。主要有三种:其一,支持暴动的被动式民主。以中国为特点的社会政治集团暴动起义而人民支持的方式。其二:选票支持政党的被动式民主。是以西方的社会政治集团按程序由人民以选票的方式来支持的方式。其三,支持阶级价值观的被动式民主。是以坚持某种阶级价值观念崛起的社会政治集团而人民支持的方式。
其一,支持暴动的被动式民主。以中国为特点的社会政治集团暴动起义而人民支持的方式,是中国历史民主的最主要方式,同时也是世界人类历史上非常漫长的时期内占有绝对地位的人民被动民主方式。这种被动民主大多数是在人民生存权受到危害时期的暴动式的表达,《史记~夏本纪第二》记载:“帝桀之时,自孔甲以来而诸侯多畔夏,桀不务德而武伤百姓,百姓弗堪。乃召汤而囚之夏台,已而释之。汤修德,诸侯皆归汤,汤遂率兵伐夏桀。桀走鸣条,遂放而死。”假如“桀不务德而武伤百姓,百姓弗堪”而汤不修德而是奢侈淫乐,可以灭夏吗?不可以,只是说汤体察到人民对于公共事务中的国君要修德的民主意志,于是暴动起义,而人民支持,支持以后,汤又残暴或汤的后代统治者残暴,而人民只能忍受,直到因为生存权受到威胁不可以再忍受的时候,周武王暴动而起,人民支持,于是灭商。支持暴动的被动式民主是非常粗狂的,是人民无奈的选择。假如国家的公共事务的决议权时属于全体人民的,人民时时刻刻有权利否决或通过任何公共事务的决议内容,也不至于非得等到一个政治集团的暴动后被迫支持。支持暴动的被动式民主有三个内涵:一是,要么支持暴动政治集团,要么支持原有的政府集团,没有别的选择,而这种选择是依据谁表达的意志与民主意志相似或相同。这样的选择却具有代价性,会受到不被选择的另一方的迫害。二是,什么时候选择不受人民的控制,有暴动时才有人民选择的机会,没有时,人民只得对当下政治集团表达支持或反抗,当然,支持或反抗的程度个人之间有所不同。等到有暴动并支持暴动的一方的时候,已经被伤害得苦不堪言了。三是,当政治集团主宰政权之后不受人民的控制,胡作非为,人民控制不了。当然,非支持暴动的其他被动民主方式还是有的,但都是只能对公共事务的决议有一定的影响,始终不能控制,这导致的后果是人民始终不能确保包括生存权在内的其他权利获得永远的获得。
其二:选票支持政党的被动式民主。这是比支持暴动的被动式民主更前进一步。体现在政治集团交出政权或获得政权的程序是非血腥的和非暴动的。政治利益团体的更替不再是武装起义消灭的方式,人民的支持不再是主要以支持人力物力的方式。而是以选票的方式来支持。这样的被动式民主有三个内涵:一是,要么是支持这个政治集团,要么是支持那个政治集团,仍然是被动的,只能选择与自己的政治意志相似或相同的政治集团,而不是人民自己的民主意志的表达,而是依附于政治集团。但一般来说,相对于支持暴动的被动式民主,这时候大多另一方不会迫害。但是,社会存在的政治力量之所以可以相互存在,是因为相互之间的意识形态没有多大的区别,或者说是没有达到意识形态争论的状态。但,如果社会出现决然不同的有意识形态争论的政治力量,而现存的政治集团不容,则,人民作出支持选择就会受到相对应一方政治力量的伤害。二是,选票支持政党的被动式民主在表达支持的时间上大多可以确定。像美国的四年一次总统大选,总统选上即表示政党执政。也有不确定的,像英国,但这样的不确定不是因为人民生存权受到危害时的起义爆发时的选择,而是政党政治斗争之间付诸人民选择时,人民才可以选择。选票支持政党的被动式民主是社会几个政治集团相互斗争而为了争夺国家公共事务的独裁权而采取的方式。并协商出一个时间让人们作出选择,以便让政党获得国家公共事务决议的独裁权。三是:政治集团执政后,独裁控制国家的公共事务决议的决定权。而人们没有其他办法控制国家公共事务决议的决定权,只是选择一个政治集团来独裁公共事务的决议内容。当然,政党为了继续执政,会同时回应人民关于政党在竞选时的竞选承诺,但是政党就是政治利益团体,会在控制国家公共事务的决定权的时候通过对自己有利的决议。伤害了人民,人民同样没有办法。因为,始终国家或地方的公共事务的决定权都不在人民的手中,选票只是表示人民支持一个的民主意志与自己相同或相近的政党,至于政党通过的公共事务的决议是不是符合人民的利益,即使伤害,这是人民不能主动控制的。只能等到下一个选举的时候不支持这个政治集团。
其三,支持阶级价值观的被动式民主。历史从来就是将绝大多数人排除在主动民主之外,人民只能是被动的民主,给予某一种政治团体的力量支持已达到驱除另一个残暴团体的目的。人民从来就没有真正的获得过主动民主的权利,公共事务决议内容的决定权从来就没有在人民的手里。但在人类历史上出现了一种以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体现出来的要为人民获得主动民主的社会政治团体。但是没有出现过一个实现全人民民主主动表达的民主关系。既然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当这种近似全民的社会政治力量里的下层逐渐与上层疏远,要将人民排除在主动民主之外,政治力量的上层独裁决定了公共事务的决议。但由于是坚持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所以,也会尽量的贴近人民的民主意志。像中国越南等国家。这样的方式有三个内容:一是:在这些政治势力的崛起的时候获得过人民的极大支持,支持力度绝非选票选举的对政党的支持力度可比。而是具有强烈的阶级色彩,所以支持者和非支持者之间与相应的非支持政党之间是会受到伤害的。虽然这样政治力量具有近似于全民的社会影响力,但是,没有人民主动的民主表达的民主关系,表达民主意志仍然是被动的。二是,当然不会有改变支持的时间,因为这是一种代表无产阶级的社会政党,具有意识形态的排他性,所以不会允许其他威胁性政治力量团体的存在。同时没有形成人民主动民主的民主方式,人民不能表达民主意志,也不会有其他选择。其三,因为没有形成全民表达的民主主动表达方式,所以,人民还是被动的支持或不支持,只能将自己的民主意志交给政党表达,如果政党腐败了,与黑社会勾结了,则,人民无可奈何。因为还是回到了被动民主的方式,丝毫没有公共事务决议的决定权,但假如这样的政治团体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那么所做的公共事务的决议内容会尽量贴近人民的民主意志。但谁知道了。没准那一天又跟黑社会勾结了。
一句话,历史发展到今天,人民没有获得民主的主动表达的民主关系。总是被动表达,选举的时候,等于将国家公共事务决议的独裁权交给政党。政治团体胡作非为,人民丝毫奈何不得,通过很多为了他们自己少数人利益的决议,人民还得听他们的为了掩饰而所说的光明正大的理由。比如美国出兵去伊拉克是为了消灭暴政。
民主史观之四:主动表达的民主方式
民主是人民参与决定与人民切身利益有关的公共事务的过程,达到主动表达的程度是人民对公共事务决议的绝对控制决定权。如何确保人民对公共事务决议的绝对控制?这是民主主动表达的面临的问题。
主动民主就是要自己自主的表达民主意志,不受干扰,不是别人代替个人决定,不是用选票的方式将自己的民主意志托付给一个人或一个政治团体来决定,人家反过来通过一个与你切身利益受到损害的公共事务决议,你也奈何不了人家。主动民主就不能是这样。建立一个民主机构来表达人民的主动民主意志。同样,也不是出人力物力来支持一个社会政治集团力量,以为这个社会政治集团力量在获得国家政权的时候会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当这个政治力量变质腐败堕落的时候,人民只能忍受自己的利益受到伤害。主动民主统统不要这些,要的是对公共事务决议的绝对控制。将公共事务决议的决定权紧紧的控制在自己的手中。绝不让任何人或任何小团体独裁决定。
虽然人类社会还没有出现过人民的主动民主,但依据对过去人民所经历的被动民主,我们还是可以知道未来的主动民主的一些大概内容,相比过去的被动的民主,主动民主应当具有一下几个方面。
其一,有一个表达全民主动民主的机构,可以称呼为“人民民主主政大会”。大会的建议围绕一个目的:就是人民对国家及地方的公共事务决议的绝对控制。也就是说,每一次的事关国家及地方的公共事务决议的通过,都必须获得到人民支持或反对的准确到个人的人数。这当然是在古代交通通讯不发达的情况下是无法得到的。但是,社会发展到今天,从交通和即时通讯方面来看,是可以做得到的。比如说,在网络社会的今天,一项议案的提出,一个实名制的能准确反映支持或反对人数的软件程序是可以获得的。每一个公民聚集点都可以有一代表达民主意志的电脑。即时迅速的将人民的意志传递上去,并在通过的决议里体现。如果需要有代表,(目前来看是需要的),那么代表与人民的关系必须是仅仅是人民民主意志的传话筒,不具备超越个人的民主权利。就是说,在国家的民主关系里,代表的民主权利仅仅是他个人的,没有权力作出超越个人的而代表人民的民主权力。也就是说代表不能代表谁,他是人民民主意志的秘书。当然,他可以代表人民对某些领导人作出质询,或代表人民去过问某些政策的执行情况。但事关国家地方的公共事务的决议内容的决定,是谁都不能代表的。如果每个通过的公共事务的决议的通过人数包括到详细个人名字都是可以确定的,而且这些通过人数里的每一个人表达的民主意志,都是其个人的不受干扰的民主意志,那么,这才算得上人民享有主动民主。
其二:如果具有一个可以表达全民民主意志的民主机构,那么,政府该干什么呢?比如像现在世界的被动民主的方式里,政府领导人可以决定任何公共事务决议,决定其内容,然后命令政府的工作人员执行,有议会制的国家,那个小团通过任何伤害人民的立法,然后命令执法机构在人民身上执行。比如说某某领导人说,我们要面向什么什么,然后命令政府工作人员执行。这些都是独裁的,某个人某个小团体没有权利作出任何有关公共事务决议的决定。包括国家和地方的任何书记或县长,你可以发表观点,依据个人准确的判断对即将要通过的公共事务决议的内容作出修改意见,但是,任何人都不可以决定,任何小众机构都不可以决定。你是谁,你可以决定公共事务决议的内容?这都是非法的,都是人民主动民主所不能允许的。所以,既然人民主动民主决定了一切公共事务决议的内容,那么,政府的任何领导及工作人员就只能按照公共事务决议的内容所要求的执行内容执行。如果说,06年通过的免除农业税的公共事务决议是人民民主主政机构通过的,而不是某个人或某个小团体决定的,那么,迅速运作国家政府及地方政府的政府机构来迅速的执行。政策的制定可以需要时间,但执行,不能够拖拖拉拉。比如说上世纪八十年代领导人提出的教育要三个面向,这是正确的,但如果有一个人民民主主政机构,并且获得全国具有投票权的人民的准确到个人的通过人数,那么,现在是政府领导人汇报执行情况的时候,而不是继续谈三个面向的时候,谁也没有权力代替人民决定国家的任何政策。同样的还包括法律,现在通过的法律简直就是一部为了贪污者权利的法律,哪一个小团体可以决定这一法律?凭什么人人民接受这样的法律?当然,并不是国家公共事务的决议的内容应当包括一些长久政策指导下的工作内容,比如,某一个我国公民在国外受伤,那么是不是要公共决议决定是不是救治呢,这应当是属于“国家保护在国外生活的中国公民的合法权益”的公共事务决议决定的内容,是指导国家外交部工作的政策里应当具有的工作内容。是国家外交部和在国外的领使馆的工作内容,执行不好,则换掉。如果是超短期不具备国家人民主动民主决定所需要的条件的国家政策,则可以临时授权给国家领导人临机决断,这是可以的。总之就是要剥夺任何领导人独裁决定任何国家公共事务决议的权利,就是要剥夺任何小团体独裁决定任何国家公共事务决议的权利,因为这是谁也不能保证这里边没有侵犯人民利益的决议的通过并执行。就是不能让布什作出出兵伊拉克的决定。要公开透明,谁知道他不是为了军火商及石油公司的利益?谁知道这不是为了自己的及政治团体的少数人的利益?就是不能让美国小议会小团体独裁决定通过《与台湾关系法》破法的决定。但这样的破法律应当被废除的时候仍然还在那里挂着。所以,人民主动民主的民主方式里,不能允许任何人和任何小团体可以做出事关公共事务决议的决定。国家政府机构只能是领导工作人员执行,执行的是人民民主主政机构通过的公共事务的决议,同时可以获得人民民主主政机构授权给领导人的某些临机决断权。
其三,当确定国家及地方的公共事务决议的决定权控制在人民的手里的时候,确立了政府的职能只能是执行的时候,确立了政府领导人仅仅具有很少的临机决断权的时候,那么就要对影响公众意见即主动民主意志表达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公共媒体要有所限制,同时也要给予足够的权限目的是保障人民的知情权,以及屏蔽一些心怀叵测的人的谬论。
主动民主是人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在全球教育普及的今天,人们并不是愚昧的,人民能够做出符合自己利益的对公共事务决议的内容有所要求的主动民主表达。人民不会永远将关乎自己切身利益的公共事务决议交给别人来决定,而是要紧紧的抓在自己的手中。如果是这样,那么,当人民完全控制了公共事务决议的决定权以后,就不会允许有强制拆迁的事情发生,民主本来就是利益矛盾调节的工具,关于一项公共事务的决议,会有对少数人的利益的损失,但是因为有了民主,有了大家认同的解决矛盾冲突的方式,那么,受到利益冲突的少数人是可以接受的,因为这相对于对抗决定利益归属的原始方式的一种进步。这对于人民是没有异议的。但是,现在的拆迁是政府少数人甚至个人决定,谁知道背后有没有跟地产公司的利益分配?有没有以独裁权来谋取私利?谁知道是不是为了卖地而获得高额的钱财然后政府工作人员私下瓜分?这能够认谁接受呢?少数人对公共事务决议的独裁决定是引起社会矛盾冲突的最主要因素。主动民主就是要剥夺这些人的独裁权。
主动民主表达的方式还面对一个问题:即,通过的公共事务的决议是不是与实际现实应当实行的公共事务政策相一致?但,毫无怀疑的是:通过的公共事务的决议与投票支持的主动民主表达的个人是相符合的,是主动民主个人以自己为出发点表达了对公共事务决议的意志。但同时不能肯定的认为个人对于公共事务决议不具有长远的利益考量,每个人不但具有眼前利益的思考,同样具有将来利益的思考。这并非政治家独独具有。或者说个人眼前利益的微笑更能够向长远看,反而政客为了眼前获得的极大利益更加严重的伤害人民更长远的利益。也就是说,假如一个正直的政治领袖看到了长远的人民的利益,反而普通人民不具备这样的眼光,那么政治领袖是可以说服人民改变对公共事务决议的民主意志内容,这应当不是一个问题,却可以成为这样的一个问题,即,成为政治领袖以自己具有长远眼光对于人民利益的维护来证明自己应当获得独裁权的理由。
当美国总统在世界横冲直撞的时候,不知道多少人在关注他,就是因为这个独裁者可以做出让许多人受伤和让少数人获得利益的公共事务决议的独裁决定权,他让人畏惧,让许多人处于一种可能获得利益或可能失去利益的期待或恐惧心理状态。那么,让他失去这样的权力以后呢,让他只能是公共事务决议的执行者以后呢?谁管他?让他赶紧执行,执行完了以后汇报执行情况,有半个“不”字,把他轰走。这样的结果必然截然不同。当石油紧缺的时候,取消那一架“空中一号”,让他在白宫的小花园里数星星。你不干,还有很多人干呢!
民主史观之五:现阶段民主被动表达的区别
现阶段即当下的世界民主都是被动表达方式的民主,一句话概括:现在的世界是独裁世界。没有哪一个国家有例外,或达到一定的主动民主方式,都没有。主动民主具备的人民绝对控制公共事务决议的决定权,如果需要代表,代表只是传话筒。政府任何人都不能代替人民任何决定公共事务决议,任何小团体都不能代替人民决定任何公共事务的决议。政府只是执行,比如执法,比如执行政策,没有任何公共事务决议的决定权。这些都没有。
但是,现阶段的各国的被动民主方式有各自的区别,区别是历史出现过的被动民主方式在今天在世界各国的存在所体现出来的区别。人类历史有三种较典型的被动民主方式:一是,支持暴动的被动式民主。二是,选票支持政党的被动式民主。三是,支持阶级价值观的被动式民主。第一种的支持暴动的被动式民主已经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但作为一种政治集团夺取政权的方式,而人民被动支持,却仍然有可能在未来历史出现,但大多回转向较为温和政党选票支持的方式。就是以前靠人民支持而暴动崛起的社会政治集团,在未来也接受选票的方式来在野或执政。当今世界,选票支持政党的被动式民主,是主要方式,并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是作为世界的主要被动民主方式。而支持阶级价值观的被动式民主的方式却有可能率先进入人民主动民主的民主方式。当然,这需要建立在是否纯粹和是否坚持对人民利益的保护。如果早已名不符其实,则没有丝毫可以期待的。
在当下,国家中具有这些被动民主方式的国家,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社会政治集团力量都以政党的方式存在。当然,被动民主的本质都是一样的,都是人民不能控制公共事务决议的决定权。各个国家的被动式民主还是具有一定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几个方式:
其一,一党制与一党独大或两党制或多党制的区别。虽然都是独裁,都是少数人独裁决定公共事务的决议,都是将主动民主的权利排除在大多数人民之外,但是由于两党制具有选举上台执政的特点,所以具有以下的区别:一是,定期选举上台执政,这是最主要的区别,这个区别将人民的被动选择时间从不可定期的转变为可以在下一个可以确定的日期将表现恶劣的政党选下台。这是一个进步,这个进步将被动民主的质量提高了。相对之下,一党制的社会政治集团崛起的时候,人民用人力物力代替选票的方式将该社会政治集团推上历史的舞台,但是,这个政治集团变化了,恶劣了,由于没有选票选举的存在,人们如果不支持这个政治集团,也只能等到新一个政治集团爆发的时候转而支持他来表达自己反对的民主意志。而选票的存在就不需要等到下一个政治集团暴动的时候转变支持,新出现的政治集团也不需要暴动,只要能够赢得人民的选票支持就可以了。也就是说,当人民被动选择一个政党上台执政以后,因为还是少数人独裁决定公共事务决议,而人民没有主动的民主对于公共事务的绝对控制,所以,上台的政党以权谋私,或作非为,也只能等到下一个选举的时候才能将它赶下台。但在这个过程中,因为人民手里有选票,为了继续执政,为了继续独裁公共事务决议的决定权,那么,这些人就会不敢明目张胆的掠夺人民,他们会在获得私人利益的同时,会将一些可以给予人民的利益给人民,以俘获民心,他们要进行什么不可告人的行动时,会用一个光明正大的理由来忽悠人民。而一党制就不同了,他们要的是人民的不反对,也就是说人民即使反对但是在一个没有伤害他们利益的前提下。人民的不反对包括人民因为考虑到反对的代价太大而选择沉默,要的就是这样的沉默,那么,在确保这样的沉默的状态下,对人民利益,对公共事务带来的利益,他们会毫不犹豫的掠夺。一党制让人们沉默即可,两党制或多党制要的是人民的选票,这两者表现出两党制需要撒谎,而一党制有时甚至不需要撒谎,相比之下,如果是同样一个无视人民利益的政党,那么一党制国家的人民只能获得生存权及生存权之上不太多的东西。两党制及多党制的国家就可以获得一些超越生存权的利益。但都是在少数人的独裁之下。两党制是人民选政党来独裁,一党制是人民不能选的独裁。当然政党是一个利益团体,也是人一样,有好也有坏,人民也看到好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的存在,但政党像人一样堕落了,人民也没有办法,两党制的国家,人民可以选择,一党制的国家,人民没有选择的权利,只能建立在期待政党不变坏而能够大公无私为国为民之上。
其二,选举与不选举的区别(此指的是选人)。被动民主的选举是选人来独裁,比如美国总统选举时候选人的吧的吧的演讲,长篇大论的忽悠人民,美国人民大声说道:“好,非常好的总统候选人,我们选你当总统。”于是候选人上台,独裁决定出兵伊拉克,明着是为了消灭暴政,谁知道呢,于是遮遮掩掩的一会儿说是杀伤性武器。整个过程没有人民什么事儿,是不是值得这么干?是不是有人瞎说情报?是不是有媒体瞎起哄?是不是有人在鼓吹美国消灭暴政的世界正义的光荣?这些人民只能看热闹,你既然是把国家公共事务的独裁权交给了总统和那一小撮人,那么,干什么事儿与人民有关或无关,人民都得靠边站。因为这不是人民控制的事情。当然,一党制就是那一小撮人控制, 不用选,人民只能等着,好事坏事不知道,有好事就高兴,没好事就忍着,有坏事也得忍着。当具有选人与不选人的区别之后,也给独裁者们在决定公共事务的决议时有所区别,仍然想继续独裁的会做一些自以为没有被人民发现的罪恶的事情,当然,被发现也就完了。为了不被发现,他们是想尽脑汁,要么结成一个小团体相互掩护,要么弃车保帅,相互有区别。如果是选举,进行的是在获得选票的情况下的操作。没有选举,进行的是让人民保持沉默的操作。同样是要独裁公共事务决议,这里边有选举和没选举是有区别的,有选举会有收敛一些。没选举就会大胆放肆得多。当然政治人物同样有好坏之分,即使是都为了独裁公共事务决议,但好的政治家仍然会尽量迎合人民的民主意志。尽量迎合在被动民主之下的人民对政治人物的要求。
其三,多党制之间的区别。现在世界的国家大多存在多个政党。但同样是存在两势均力敌的政党或存在多个政党的国家,但国家会陷入不同的状况。比如许多国家仿效欧美引入多党制,但相互的被动民主状况仍然存在极大的区别。这里最突出的问题是瞎学,在发展中国家存在。两党制或多党制能够相互存在,能够顾接受选举上下台的方式,必须达到一点,就是某一个政党上台,你可以损害其他政党所代表的利益,但是必须在一个接受的范围内。如果是新上台的政党损害别的政党所代表的利益程度很大,那么,别的政党是不能允许这些政党上台执政的,其他政党必将反抗到底,他们会说选举不公平,然后动乱社会,干扰执政,以达到打击消灭的目的。这样的情况存在于多个政治集团之间所代表的利益有很大的区别的国家,有的甚至是达到阶级斗争的意识形态的区别,这些国家的政党要么是达成一个的分享国家资源的协议,如果没有,而另一方又不肯妥协,那么,必然是引起社会动荡,造成人民生活水平的低下,人民反而没有获得多大的利益。当然,也可以存在一个相互磨合的过程,这样的过程会有长有短,政党之间相互妥协,以取得相互之间的区别达到一个可以接受的状态,即,另一个政党执政也不会对其他政党代表的利益有很大的损害。
其四,当然,就政党所代表的利益在国家内的处于什么样的阶层,这即使在一党制的国家间还是有区别的。而多党制的国家因为存在的磨合,政党性质区别不大。但我们对一党制的国家有的政党有两个担心,一是,这个国家陷入选举独裁者的被动民主选举模式,那么,会有往资产阶级政党的方向上转变。因为就个人利益的获得,与资产阶级的合作会获得更多的利益。二是,如果没有选举,这个国家的政党会往官僚阶级的方向转变,为了独裁获得更多的利益,会相互联合,形成官僚阶级体系,成为一种因为掌握国家资源而优先获得利益的国家官僚阶级。这是中国被动民主的两个走向。而两党制或多党制就会相对稳定一些,无外乎这个政党来独裁,然后换另一个政党来独裁。人民会处于一种稳定的被动民主模式。
现阶段的民主被动表到的方式,都是人民被少数人独裁,一党制的国家是人民用一车车粮食代替选票把政党推上历史的舞台,成为国家及地方公共事务决议的独裁决定者。而多党制的国家,人民用选票把政党选上台,成为国家及地方公共事务决议的独裁决定者,就发展而言,两党制或多党制的国家,人民的被动民主会相对稳定。而一党制的要么放弃一党制进入两党或多党制,但仍然是少数人的独裁。或者转为有点选举花样的资产阶级政党,或者转为国家蛀虫的官僚阶级。当然我们仍然愿意是转为全民的放弃独裁权的使得人民获得主动民主的国家政治集团。如果没有超越人民的利益诉求的政党利益,那么,一党制的这样的转变是可以期待的。如果已经变质,变成已经超越人民利益诉求的政治利益集团,这样的转变的期待是天真的。并且,没有实现的可能。但相较于两党制或多党制的稳定的被动民主,这种一党制的不确定方向还是让人民具有一定幻想。或许真的可以走向主动民主。就中国而言,事实上,坚持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思想及科学发展观似乎从理论上就是去往主动民主的方向,却具有变质的不可确定性。以大公无私而言的烈士的在天之灵及民族发展的追求是天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