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战)美农产品战略布局进沈阳 追杀亚洲鲤鱼美国如临大敌 (生物战)美农产品战略布局进沈阳 中国最大粮仓传警讯
(生物战)美农产品战略布局进沈阳 中国最大粮仓传警讯
中国日报网沈阳报道:9月17日,美国农业部在东北中心城市沈阳设立的农业贸易处揭牌,这是继北京、上海、广州和成都之后,该部门在华设立的第五家办公室。至此,美国对华农产品战略布局已经进入到中国最核心的粮仓。
按照美国驻沈阳总领事馆提供的新闻稿,沈阳农业贸易处旨在帮助美国的农业、渔业和林业产品在东北地区推广销售。
专程到来揭幕的美国农业部副部长吉姆·米勒(Jim Miller)也毫不掩饰地美国对东北地区的野心,他说:“在中国大陆开设第五家贸易处标志着美国农业部扩展到东北的中心。作为中国国际贸易中心之一,沈阳为美国农产品出口提供了充足的机会。”
东北是我国大豆、玉米和粳稻的主产区,是中国最大的粮仓之一。美国农业部在此设立办公室毫无疑问代表了美国将进一步加强占领中国农产品市场的企图。
此前,已经有专家对此表示了担忧。美国凭借在转基因食品领域的绝对技术优势,已经开始在世界粮种市场日益赢得支配地位。而一旦美国的转基因粮种在世界范围内大面积推广,其他国家本土培育的粮种很可能会被迅速排挤出市场,这就是为美国从源头上控制世界粮食供应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东北地区最适宜种植的农作物之一就是大豆,美国农产品特别是大豆的进口可能对东北的农业造成巨大冲击,给当地农民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一直说狼来了,这次他们真的进到家里来了。只要设立了贸易处,转基因农产品很快就会进来了,”沈阳农业大学国际贸易专家李晓波说。李表示,中国东北地区是美国未开发的潜在市场,伴随中国东北加强开放,美国农产品势必大量涌入,其中不乏“转基因大豆”等“危险食品”。
此前随着中国农产品市场对美国的开放,美国的转基因农产品如大豆、玉米,如潮水般涌入,短短几年便控制了我国市场。据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协会数据,2009年中国大豆进口量达到了4255.2万吨,其中从美国进口达到了2180.9万吨,占进口总量的51.3%。
据央视3月报道,因为进口大豆价格过低,中国非转基因大豆主产区黑龙江省已经有大量大豆加工企业停产。
此外,这些从美国进口的转基因大豆根本没有经过可信的健康试验,因此也被很多国际组织抵制。李晓波担心,一旦进口的转基因农产品占领市场,不仅将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更将危及当地农户的利益和生存。
“我听说美国‘同行’是有高额政府补贴的,他们的产品要是进来了,那我们肯定是竞争不过的啊,”沈阳市辽中县的农民陈大姐对此忧心忡忡。
“在美国人看到商机的同时,我们更应该看到警讯,”李晓波说。(记者 吴勇 刘策)
追杀亚洲鲤鱼美国如临大敌
小马识途
最近,一条新闻让不少中国人忍俊不禁,纷纷对美国人大肆嘲讽:为了捕杀在当地疯狂繁殖的亚洲鲤鱼,如临大敌的美国人连毒药都用上了,不过收效甚微。一些网友调侃:“何必这么麻烦啊,进口几个中国人,几天就把它们全吃光了。”
好好的亚洲鲤鱼为什么能远渡重洋跑到美国去肆虐,说起来还是美国人搬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引狼入室的悲剧
1963年,美国鱼类和野生动物局主动到亚洲寻找鱼种,把亚洲鲤鱼引进了阿肯色州。引进的目的,是为了取代化学药剂,用生物方式控制泛监的水生植物。由于效果相当不错,很多养鱼场纷纷效仿,把亚洲鲤鱼作为一种绝佳的天然池塘清洁员大量繁殖。
但是很快这些鲤鱼就开始挣脱束缚,上演“越狱”大戏。乘着密西西比河水泛滥的机会,众多的鲤鱼进入美国的江河中,开始崭新的移民生活。
由于鲤鱼在美国没有天敌,这些新移民迅速适应了环境,吃嘛嘛香,体重迅速增加,并疯狂繁殖,抢夺其他水生动物的食物,成为水中一霸,连人都不堪其扰,不少船只和水上运动爱好者都被跃出水面的巨大鲤鱼砸到,造成事故。
为了对付这些鲤鱼,美国人可是想尽了招数:在五大湖区设置了世界上最大的电栅栏,专门堵截亚洲鲤鱼。但看来效果还是不够理想,于是不得不推出下毒的狠招。但是效果如何也不好说,因为据说来到美国的亚洲鲤鱼连智商都上升了好几个档次。
事实上,焦头烂额的不仅仅是美国人,类似的战争早已在世界各地吹响了号角。人兔大战、人蛇大战纷纷上演。还有更多时候,我们要面对的敌人,竟然是自然界中最平和的植物。这样的情形是如何产生的呢?
一般来说,自然分布于某一个地域的物种,叫“本地种”,与之相对应的是”外来种”,就是从其他地区传播或移植过来的物种。大部分的外来物种都是无害甚至是有益的,像玉米、马铃薯、西红柿、西瓜等等,都属于外来物种。
外来物种中,有的是“合法移民”,是因为对人类有益而被主动引入的,但也有一部分是悄悄地随着飞机、轮船,跟随人类的足迹来到世界各地。
以目前全球新鲜水果和蔬菜贸易为例,许多昆虫和昆虫的卵附着在这些货物上,其中包括危害极大的害虫,如地中海果蝇等。尽管各国海关动植物检疫中心对这些害虫严加防范,但由于进出口货物数量极大,很难保证没有漏网之“虫”。此外,跨国宠物贸易也为“生物入侵者”提供了方便。在这些合法或是非法的“移民”中,大概会有1%的品种会在新的环境下迅速生长,侵占本地土著生物的生存空间,这样的物种就属于“入侵物种”。
外来的和尚会念经
“麦科尼亚”是一种原生在墨西哥的植物,它能长到十多米高,没有花朵,但有宽大而厚实的叶片,向阳的一面是绿色的,背阴的一面则是紫红色的,相当美丽。
十九世纪,一位欧洲探险家被“麦科尼亚”的美色所倾倒,把它带回了欧洲大陆。1961年,一包“麦科尼亚”的种子被作为礼物,送给了夏威夷的一家植物园。“麦科尼亚”很快成为夏威夷岛上很受欢迎的观赏植物。“麦科尼亚”的狰狞本色开始渐渐显露,由于在夏威夷没有天敌,“麦科尼亚”开始攻城略地。
在短短的40多年时间里,“麦科尼亚”覆盖了夏威夷一万英亩的地面,当地的植物都在它的巨大阴影下枯萎死亡。而夏威夷的淡水、动物、土壤,都是靠这些本地植物维持的。如今,“麦科尼亚”在夏威夷已经成为了让无数科学家束手无策的强悍敌人,被称为“绿色癌症”。
美国人严防亚洲鲤鱼进入五大湖区也有着惨痛的历史教训。1988年,几只原本生活在欧洲大陆的斑贝被一艘货船带到了北美大陆。这些混杂在仓底货物中的“偷渡者”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它们被随意丢弃在五大湖附近的水域中。
始科不及的是,这几只斑贝竟然在这里高调地生长繁殖起来,最后,五大湖内的疏水管道几乎全被它们“占领”了。到目前为止,人们为了清理和更换管道,已经付出了数十亿美元的代价。
我们熟知的强势入侵品种还有大名鼎鼎的水葫芦。在1884年美国的国际棉花博览会上,人们发现一种漂浮在水面上,盛开艳丽紫色花朵的植物,喜爱之余,纷纷携带回国。
结果这些水葫芦由于强大的生长繁殖能力成为让全世界闻之色变的入侵物种,遍布尼罗河、刚果河。我国的云南滇池也饱受其害。原产滇池中的其他十几种水生植物灭绝,水生动物锐减,河道受堵,水质污染严重。
入侵物种能在新的环境如此如鱼得水,大多是因为缺少天敌的缘故。大自然本身有着奇妙的均衡制约,按照武侠小说的形象说法,是“凡毒物出没之境,五步之内必有解药”。物种移入新环境后,这种制约失去了作用。
比如一种产于南美的红火蚁,在老家有天敌食蚁兽,一只食蚁兽一天可以吃掉3万只蚂蚁;还有多种寄生蝇,可以在红火蚁体内产卵让它丧命;还有很多种微孢子病原,能够影响红火蚁的繁殖,所以红火蚁在南美老家也就能混个温饱。可是,当这些小小的蚂蚁来到中国以后,很快就在很多省份疯狂扩张,袭击人畜,活得那叫一个滋润。
像上面提到的亚洲鲤鱼在美国肆虐,这些鱼在中国土生土长了多少年了。从来没听说过有这样的情况出现。
不过也还有一说,这样的情况出现,固然因为这些鲤鱼在美洲天敌比较少,人们也不爱吃,但另一个原因是美国的自然环境比中国搞得好,更适于鱼类生长的缘故。
抑制物种入侵,比较好的办法是以毒攻毒,再引进这一物种的天敌。但是这样的办法也不保险。140年前,有人引进了24只兔子到澳大利亚,在没有天敌的国度里,它们竟然繁衍了6亿只后代,把数万平方公里的植物啃得精光,导致其他动物面临全面饥饿。为了对付兔子,澳大利亚又引进了狐狸,但不仅没有解决兔子问题,很快狐狸也成了灾。
中国也在劫难逃
当我们在取笑美国人对亚洲鲤鱼如临大敌无计可施的时候,却不知道我国其实是遭受物种入侵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像人们爱吃的福寿螺、小龙虾,都是榜上有名的入侵物种。
相关部门和一些生物专家做过一些调查,得出的数据,在2001年到2003年之间,中国共有283个外来入侵物种,每年对经济和环境造成的损失达到1200亿元。如今外来入侵生物种类已经超过了400个,每年对经济和环境造成的损失超过了2000亿元。而且,在这些外来入侵物种中,46.3%已入侵天然保护区。
所以,有人认为现在国内环境保护的主要问题,已经不再是如何制止滥砍乱伐,而是如何应对越来越严重的物种入侵。对于任何一个国家而言,想要彻底根治已入侵成功的外来物种是相当困难的。看看美国费了多大精力治理亚洲鲤鱼就可见一斑。
在英国,为了控制12种最具危险性的外来入侵物种,在1989至1992年,光除草剂就花费了3.44亿美元,而美国每年为制止水葫芦的繁殖蔓延就要花掉300万美元,我国每年因打捞水葫芦的费用也高达5到10亿元,由于水葫芦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接近100亿元。
根据美国、印度、南非向联合国提交的研究报告显示,这三个国家每年受外来物种入侵造成的经济损失分别为1500亿美元,1300亿美元和800多亿美元。专家们认为,目前所了解到的外来物种造成的破坏可能只是冰山一角,它们对生态和经济发展的影响,可能要比设想的大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