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旧时颜:宋祖英没文化

火烧 2008-03-15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批评宋祖英等政协委员提出小学增设繁体字教育的提案,认为其违反法律、知识错误且无实际价值,引发关于文化素养与汉字教育的广泛讨论。

旧时颜:宋祖英没文化

或许羞愧于影后级明星秦海潞把辍学读成“坠学”,无奈于部长级美女铁凝将风华正茂写成“风华正荗”,窘迫于名嘴级主持人朱军不能分辨“令尊”与“家父”,所以文艺界的政协委员们一心要证明自己有文化。

这不?昨日,宋祖英等委员21位文艺界的政协委员联名递交了一份《关于小学增设繁体字教育》的提案,立马有网媒惊呼:这份提案有文化!

可笑!

军装和军事技能并没有必然联系,文字和文化素养焉能扯上亲戚?

繁简字体之辩已经持续了好些年,而政协委员们的创新不过是把这个烫手山芋扔给小学生而已。

这实在是一份荒谬的提案!

其一、违反法律

早在2000年10月,江泽民同志就签署了第三十七号主席令,确定了简体字的法定地位。而今日,宋祖英等委员又高呼要大力推广繁体字,这不是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吗?

其二、知识错误

繁体简体,是从汉字笔画角度划分的;篆体楷体,是从汉字形体角度划分的;繁体只是相对简体而言。比如,甲骨文当中,“巴”这个字有四种写法,其中笔画最少的那个就是“巴”的简体,其它几个就叫“巴”的繁体。若论汉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半坡人陶器上的图案和线条。因此,“繁体字是中国文化的根”云云,会让我国语言文字学家吐血而亡。

其三、毫无价值

繁体字在表意和形态两个方面,的确优于简体字。但汉字作为华夏文明的载体,更重要的是它的功用。繁体字字存在字数多、异体多、笔画多,结构复杂,易生讹变等诸多局限,极其不利于文化传承。在简体字已被民众接受,得到世界承认的今天,再重新推广繁体字,不是舍本逐末又是什么呢?这份提案听起来固然新鲜,但实际上哪有什么实施价值呢?

并非要放弃繁体字,“术业有专攻”,汉字的繁简问题是一个专业的学术问题,如果小学生都能够解决,我们还设立中文专业干什么呢?

政协委员的职责重大而又神圣,而不是显示自我的工具,一份提案关系的是天下苍生,需要广泛调查,深入考证。而我们忙于交际应酬忙于工作的明星委员们又哪来的时间呢?

鲁迅先生早说了:贫困汉总喜欢谈仕途经济;暴发户总是要附庸风雅。我完全理解政协委员们急于证明自己不是花瓶,急于证明自己有文化的心情。证明自己有文化这个动机倒是没错,可这苦果为什么要由早已不堪重负的孩子们来承担?

对于天真的孩子们而言,榜样的力量无穷大。呜呼!高呼要大力推广繁体字的委员们的提案,却是由简体字写成的!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