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阳:一脚没踩住,又冒出个无耻的来
一脚没踩住,又冒出个无耻的来
黎阳
2008.3.13.
刚写了篇《又领教了一次“无耻文人”的无耻》,以为“无耻文人”们当有所羞愧,想不到对其无耻水平还是估计不足,不小心留了个破绽,立刻被“无耻专家”们发现了,马上见缝插针:“辛说未必对,批驳也未必有理。进口、引进设备都未必需要化现钱,国际贸易中的支付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赤壁矶08-03-13 21:18:33)
”
一句两个“未必”—— “辛说未必对,批驳也未必有理”,表面各打五十大板,其实真正想说的是“进口、引进设备都未必需要化现钱,国际贸易中的支付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既然国际贸易可以“空手套白狼”,没外汇照样“进口、引进设备”,所以当时成套引进设备不能证明当时中国不是处于“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既然如此,所谓“辛说未必对”的实际意思是:“当时中国全部的外汇储备”不是“三万八千元美金”,而是“三万九千元美金”——转个弯弯又回来了,这个逻辑花招不赖吧?
可惜历史就是历史,事实就是事实,靠狡辩没用。辛子陵的打手虽然挺能言善辩,可惜忘了(或无知)三点:第一,毛泽东时代的中国既无内债又无外债,不欠帐的。第二,不论是进口还是引进设备都要预付定金的。(现在人买房子难道不也得先交定金?)几十亿美元的引进大项目,其定金决不不是“三万八千美元”这个数量级所能对付的。第三,当时对中国的封锁禁运刚刚开始解除,虽然“国际贸易中的支付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但对中国的贸易却没有任何优惠。所以这条“三寸不烂之舌”这次算白搅和了。
顺便把另一个事实说得更详细一些,免得又有人拼命抓文字差异胡搅蛮缠:
1974年4月邓小平到纽约出席联合国大会时并没有住旅馆、酒店,而是住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驻地。该地处于纽约曼哈顿岛西四十二街与十二大道交汇处(520 12TH AVENUE,NEW YORK NY 10036,USA),原来是个很大的旅馆,后被中国政府买下。(价格反正不止三万八)中美建交后中国驻纽约总领事馆也位于该处。当时中国出国的外交外贸团组如果路经纽约一般在那里下塌,邓小平出席联大时也不例外(今天的某些“公仆”出国非星级酒店不住,那时没这种情况)。我文章中说“邓小平出席联合国大会时住中国驻纽约总领事馆”犯了个逻辑性错误,因为当时中美尚未建交,在纽约没有“中国驻纽约总领事馆”,只有“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驻地”——虽然指的是同一个地方,但名称不对。我无意用了现在用得最普遍的名称来描述那个地方,这是个漏洞,足以让辛子陵的辩护律师们见缝插针,搅个地覆天翻。所以我现在郑重更正过来,同时再次强调:辛子陵所谓邓小平参加联合国大会“住酒店”、“无钱付小费”等等“绘声绘色”纯属“无耻文人”的凭空捏造,无稽之谈。
当然,“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不管如何事实俱在、铁证如山,也阻止不了无耻文人们前赴后继、一脉相承地把无耻进行到底。“天要下雨,娘要嫁人”,无耻文人要无耻,只能随他去。只是在必要的时候,给予适当的揭露,如此而已。
相关文章
- 王树增《解放战争》节录,用事实反驳《大江大海》的谣言
- 推荐北京人艺新排《龙须沟》和《窝头会馆》
- 科学解读和评估两个三十年的经济增长与发展(一)
- 献给1973-1982年出生的超龄儿童们
- 浅说建国60年和我们的未来走向
- 孙学文:驳资改派建国头29年“经济崩溃”论
- 新华网:美国为何少祝福中国30年
- 国庆大阅兵,精英之家电视台解说词!
- 丑牛:又逢己丑--“我们决不做李自成!”
- 《刷盘子还是读书》姊妹版:用一般科学原理认识毛时代
- 梅新育:对建国初30年的重新估值
- 与吴敬琏唱唱反调:中国社会主义实践6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