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扬:官员造清廉假象意欲何在
官员造清廉假象意欲何在
郭扬
收受他人巨额贿赂后,只将其中一小部分上交至廉政账户,却将大部分的款项收入囊中。11月18日,安徽省人民检察院发布消息称,制造这一清廉假象的安徽省六安市政府原副秘书长魏力生因涉嫌受贿犯罪,被六安市金寨县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11月19日《人民网》)
据了解,今年48岁的魏力生曾任安徽省六安市政府副秘书长、六安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简称“住建委”)党委副书记、书记、副主任、主任,案发前任六安市政府副秘书长兼六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
笔者认为,官员在收受收受他人巨额贿赂后,只将其中一小部分上交至廉政账户,却将大部分的款项收入囊中。虽然只是将一部分上交,但是这样的举动首先说明的是近年来打老虎、拍苍蝇是起到了作用的,已然对贪官形成了强大的震慑。
然而我们也要清醒的看到,“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即使其主动上交,却也只是受贿的一部分,企图以此蒙混过关,展现自己的清廉形象,以为这样的举动就能够瞒天过海。笔者认为这样的举动只不过是“障眼法”,以小搏大,以损失一部分受贿款幻想着能“保留住更大的蛋糕”。
殊不知,法网恢恢疏而不漏,任凭其怎么欺瞒,却难逃法律的制裁,从这位落马官员的履历来看,历经多个部门多个岗位,按理说也是受党教育多年的干部,但却在人生的航向中迷失了坐标。
笔者认为,之所以会有少数干部心存侥幸,就是因为思想认识还不到位,因此必须要用严格的制度管人管权管事,对发现的腐败案件严肃查处绝不姑息,对于腐败现象要始终保持高压态势,才能产生震慑作用,才能杜绝一些干部心存侥幸心理,遏制腐败蔓延的态势。(郭扬)
组织村书记参观监狱说明个啥
郭扬
农村基层也要落实“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北京市的190名村党组织书记近日参加了一场特殊的培训班,主题是廉洁履职。昨天,市农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培训班的课程中特别安排了参观北京市监狱等一系列课程,很多村书记现场听到、看到了一些曾经的身边领导干部的腐败,纷纷表示很“震撼”。(11月19日《京华时报》)
近年来,关于“村官巨腐”、“都市村官”的消息见诸报端,伴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兴起,一些城市近郊的土地大涨,“一夜暴富”的现象也出现了,一些城市近郊的乡村也搭乘了这便车,尤其是作为村委会的一把手,少数村书记在土地转让过程中谋取私利,将土地出让款、赔偿款收入自己囊中,一些村干部竟也亲自参与到土地拆迁过程中。凡此种种,都凸显出“村官贪腐”的乱象。
笔者认为,必须要坚决遏制腐败蔓延的态势,尤其是基层一线,这些村干部是与百姓打交道最多的人,他们的所作所为如果没有制度的有效管控,就会损害党群干群关系,最终损害的是政府形象和公信力。
因此当务之急是要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即便只有一点权力,如果没有监督,也会导致权力滥用,因此制约权力不分大小,必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组织村书记参观监狱,目的在于更加直观的了解腐败分子的落马经历,从现身说法的活教材给基层干部以警醒,从而产生震慑作用,目的就是帮助了解认清反腐倡廉形势,把握廉洁自律要求,增强廉洁履职意识,提高拒腐防变能力。
笔者希望,从严治党关键在干部,尤其是广大一线干部,他们代表的是党和政府的形象,因此更要严格约束自己,要积极宣传并引导带动干部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把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追求深深植根于思想和行动中。(郭扬)
带队驾公车出省旅游置禁令于何地
郭扬
清远市纪委昨天通报,清远市统计局副局长黎忠佐等人以参加“四省九市统计工作交流会”为名,于6月21日至6月25日驾驶该单位公车,先后到杭州、浙江大学、三清山等地旅游,在单位报销了途中伙食补助费、部分住宿费、餐费、差旅费等共3747元。(11月19日《广州日报》)
笔者认为,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后,各地都针对“四风”现象采取了扎实有力的措施予以坚决治理,从而促进了党风政风的进一步好转,社会风气整体得到了扭转。
然而,我们也应当清醒的看到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随着中央打老虎、拍苍蝇力度的进一步加大,一些腐败现象披上了隐形的外衣,一些腐败形式变得更加隐蔽,说明腐败现象具有反复性的特点,因此要继续保持对腐败现象的震慑作用,才能有效防止反弹。
从相关报道来看,这位副局长等几人以参加“四省九市统计工作交流会”为名,于6月21日至6月25日驾驶该单位公车,先后到杭州、浙江大学、三清山等地旅游,在单位报销了途中伙食补助费、部分住宿费、餐费、差旅费等共3747元。
作为单位领导,本来应当以身作则自觉遵守中央禁令,管住自己的心和手,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影响带动周围的人才是应有之义,然而,这位领导虽然是打着参加会议的名义,但做的却是为了旅游,并且用公款报销费用。
出现这样的现象,不能不说在一些党员干部中还存在着侥幸心理,对反腐的认识还不到位,因此没有用严格的制度和纪律约束自己,就是因为思想上的认识不到位,从而放纵自己的行为,根源还是在于官僚主义思想作祟。
而且我们看到,对于公款报销旅游费用,相关的监督和审批也存在疏漏,为何能够通过报销,单位公车使用是如何批准的,因此正是因为在这些环节上没有得到应有的监管,从而导致了违规旅游、违规报销的现象出现。
笔者认为,要带动社会风气的整体好转需要大家的共同参与,关键是党员干部要身体力行,制度得到严格有效执行,监管及时到位,才能形成风清气正的好环境。(郭扬)
整治水污染已刻不容缓
郭扬
全国十大水系水质一半污染;国控重点湖泊水质四成污染;31个大型淡水湖泊水质17个污染;9个重要海湾中,辽东湾、渤海湾和胶州湾水质差,长江口、杭州湾、闽江口和珠江口水质极差……
记者近期深入全国多个省市调研后了解到,伴随人口增加、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水生态受损情况触目惊心,水安全正在成为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全局性和战略性问题。(11月19日《中国新闻网》)
笔者认为,民以食为天,然而摆我们面前的严峻现实是,水资源严重短缺、水环境严重污染、水生态严重受损,三者交互影响、彼此叠加。并且水资源的供需矛盾还有进一步加剧的趋势,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水生态恶化等问题已严重影响城市生态环境,甚至制约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凡此种种,都充分说明了整治水污染已是刻不容缓。
要让城市“天蓝地绿水清”,不是哪一个人或者哪一个部门的事,而是要靠全民参与,多部门联动形成合力治理,因为水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水是生命之源,没有水或者说没有干净水,都会引发一连串的连锁反应,对生态环境对经济社会的发展都有明显的制约。
因此,治理水污染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需要多个部门形成联动机制,尤其是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不能好高骛远一味贪大,应当从实际出发,结合区域内城市发展、人口分布等生产生活需求,及时合理规划、及时调整水利工程设施。
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水安全保障,就要始终秉持科学发展观,将城市建设与生态发展统筹协调,靠两条腿走路,一要靠广泛宣传,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与我们每个公民的实际行动密不可分,要普及环保意识,倡导节能低碳理念;二是要靠制度保障,不能片面追求GDP的增长,应把科学发展放在首位,在引进项目时要严格把关,对企业的环保设备使用情况加大督查力度,对检查出的问题要予以坚决纠正,要畅通群众举报机制,防止一些污染企业偷排污染物的现象。
笔者希望,生态环境的良好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共同参与,只有人人行动起来形成合力,才能构筑起一道有效治理污染的天然屏障。(郭扬)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