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五味杂陈的纪念
一次五味杂陈的纪念
辛亥革命百年纪念,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围绕今年的纪念活动,来自官方、学界和民间相互交织和相互碰撞的态度与观点,使之散发出五味杂陈的味道。其中一个最大的看点,就是“变味的炒作”。在一些人费尽心机地把毛泽东“拉下神坛”之后,中国的“民主派”们又把孙中山“捧上了神坛”,甚至捧到了一个连孙中山都想不到也不好意思想到的高度。这种别有用心的炒作,非常地腻味。让人既凭生出一分恐惧又多出几份的担心。
在今年纪念中的大有不同,主要表现在对当年辛亥革命与今天中国现实之间联系的不同认识。概括起来,主要是,我们应当以什么样的态度和历史观认识辛亥革命对于近代中国革命的进步意义,如何评价辛亥革命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拯救中华民族中的历史地位,如何认识辛亥革命与今天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进方向及关系问题。而这些问题,正是纪念本身的核心问题。
中国共产党人纪念辛亥革命应该也必须不同于国民党人(或者说其它阶层的所有中国人)对辛亥革命的纪念。这是由两个政党的政治立场和政治信仰不同所决定的。客观地讲,辛亥革命包括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无论怎么地前所未有,无论怎样地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民族民主革命先河,也决不是中国共产党产生的必然条件。这一点必须清醒清楚,来不得半点浑水摸鱼。指导中国共产党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决不是其它主义,也根本不是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中创立的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产物,是指导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具体实践的正确理论基础。
现在的中国民主派们,正是试图从中国共产党的理论来源是什么的角度,大行去毛泽东思想化,去马克思主义化,而神化孙中山、美化三民主义,拔高辛亥革命的。他们的根本不满足于“最坚定的支持者、最亲密的合作者、最忠实的继承者”的结论。他们希望中共直接承认自己就是三民主义者而不是共产主义者,共产党不过是国民党左派罢了。他们希望把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变成资产阶级的三民主义,然后把中国特色直接资本主义化,最终,实现三民主义统一中国。对于这一点,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理应有一个特别清醒的认识和警惕。
其实,说到底,辛亥革命,不过是一场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失败了的民主革命。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这里主要指新三民主义),也并没有真正见于实践,仅能算民主革命中一个响亮的伟大口号。但是,中国共产党人还是客观公正地对待历史,辩证唯物地认识历史的,毛泽东等老一辈共产党人早就高度评价孙中山是“革命的先驱者”,充分肯定了辛亥革命对于推翻封建专制的历史进步意义,充分肯定了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为主要内容的新三民主义的现实革命性。这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评价。
纪念辛亥革命,是中国共产党的一项常规性重大活动之一。中国共产党一直隆重纪念辛亥革命,形成了惯例。缅怀先烈,励志当代,教育后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还需努力”,孙先生的此语是最当记住的了。作为孙中山先生开创的革命事业最坚定的支持者、最亲密的合作者、最忠实的继承者的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承认以孙中山为代表领导的资产阶级的辛亥革命仍不失具有伟大的进步意义。并认为其功绩主要的,一是辛亥革命,直接地成果就在于推翻了清王朝统治,标志着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的结束。二是辛亥革命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并以巨大的震撼力和深刻的影响力,开启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中华民族民主革命的闸门,为未来中国社会深刻变革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启蒙。
正确认识辛亥革命,正确评价辛亥革命,正确地从辛亥革命中认识中国社会和整个世界,正确地把握自己的政治方向与革命行动至关重要。特别是在辛亥革命百年纪念之际,在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多年、执政六十多年的今天,面对中华民族复兴新的历史重任,在怎样正确认识辛亥革命的长与短、总结辛亥革命的经验与教训中,进一步坚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信仰,坚持为人民服务宗旨,坚持社会主义道路,这是最最重要的头等大事,也是最基本的立场态度。如果离开了这一基本点,那么对于辛亥革命的纪念就肯定变味,不是酸流流的,就是苦涩涩的了。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