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市场和货币是当代国家经济的三大命门
命门是人体上的一个重要穴位,是人体气化的本源,生命的根本。 在中国传统的武打小说中,经常有描述敌对双方围绕命门展开争斗的情节。如果一方的命门被对方击中或控制,轻则不能动弹,重则武功废除,生命有虞。因此,围绕命门展开争斗的过程往往激烈、精彩,惊心动魄。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代的世界各国和资本集团,在所谓共同发展经济的虚伪面纱下,掩盖着为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真实欲求。控制一国的经济,攫取他国的财富,与武打小说中围绕命门争斗的情节一样,则也是围绕经济的命门展开的,这是不争的事实。不过,由于这种争斗具有极大的隐蔽性,往往在开始时被种种假象掩盖着,使我们一时难以认识其真实的面目和目的,从而不能自觉地、有计划、有组织地应对,结果手忙脚乱、仓促应战,且由于没有既定的正确的战略战术,最终损失惨重,败下阵来,这些年来,发生在世界经济斗争中这样的事例太多,近期的铁矿石事件、烯土问题等都是明证。因此,我们必须首先充分认识经济命门的地位和作用,树立自觉地保护自己经济命门的意识;其次,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成立相关部门,对此进行深入研究和具体运作,制定相关的战略战术,以改变被动局面,赢得主动权和维护自身的经济利益。
那么,当代国家的经济命门主要有哪些呢?笔者认为,主要有资源、市场和货币。
资源是创造人类社会财富的源泉。传统意义上的资源一般是指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 如阳光、空气、水、土地、森林、草原、动物、矿藏、石油等;后者包括人力资源、信息资源以及经过劳动创造的各种物质财富。在当今时代,资源还包括其他一些内容。在资源中,核心的是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因此,世界上战争的目的大多是为了争夺自然资源,近代中东的连年战争,说白了就是为了那里的石油资源,控制了中东的石油,就可以获取大量的财富;而钓鱼岛事件的实质也是为了海洋资源。由于地球上的陆地资源有限,因此,21世纪,世界各国开始发掘和争夺海洋资源。钓鱼岛和东海、南海的资源正在被瓜分,我国政府和国人是否真正意识到这一点?从整体上讲,世界资源的使用极限是只够100亿以内的人口生存,未来30年,地球人口即将达到100亿。人类生存的危机,种族生存的危机凸现。围绕资源的斗争,尤其是海洋资源的斗争将日益激烈。
市场是买卖双方进行商品交换的场所。随着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的发展以及现代科技的日新月异,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已经形成全球性的国际贸易,商品交换的方式、方法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利用因特网进行网上交易,不仅为各种商品交易提供了更多的便利条件,大大提高了交易的速度,而且使市场的范围扩大到前所未有的程度。资本主义的发展,一刻也离不开市场。因为,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生产目的不同于小农生产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只有通过市场的商品交换,资本才能实现增值,资本主义才能继续发展下去。随着资本主义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其不可避免的以生产相对过剩为特征的周期性危机的有规律地爆发,资本对市场的渴求如同对资源的渴求一样,是永远没有止境的。因此,资产阶级的经济学家把商品经济称做为市场经济。实际上,并非存在什么市场经济以及与其属同一范畴的、相对立的计划经济,只不过是因为市场对于资本主义是如此重要,对于商品交换是如此重要,所以,因为资本增值的最后环节在于市场,以所谓的市场经济来掩盖其通过市场实现最终赢利的目的是真正的原因。扩大市场,维护市场,争夺市场是一切资本的利益驱动。笔者曾撰文指出: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的概念实际上是个伪命题,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把商品经济称为市场经济,并杜撰一个计划经济,目的只有一个,他非常非常需要市场,不允许任何力量来干预其赚钱的行为,仅此而已。近代的战争一方面为争夺资源,另一方面为争夺市场,往往两者兼有。资源是生产、生存的需要,是资本运作的起始环节,市场是商品销售、交换,资本实现增值的最后环节。近代中国的鸦片战争,是资本主义向海外扩大市场的典型案例。而我国加入“WTO”,西方资产阶级看中的主要是中国具有十多亿人口的市场,有关当时的谈判细节我不想更多地谈。其中关于汽车生产是否是我国幼稚产业,是否需要保护的问题,虽然闹出不少笑话,但是有一点可以确定,各资本主义国家纷纷瞄上了中国这个广阔的市场,都想分到自己的杯中羹。正如清政府当年在西方列强的“炮舰政策”下,不得不签订若干不平等条约,除了赔款,把中国人民的财富转移给各列强外,同意开放通商口岸,允许外国资本进入中国市场,则是西方列强对市场欲求的满足。因此,我们应该充分看到,资本时代,市场对于一个国家同样是与资源一样重要的命门。
货币是指任何一种可以充当和执行交换媒介、价值尺度、延期支付标准,并且具备完全流动的财富储藏手段等功能的商品。或者说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就是货币。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韩毓海教授“五百年来谁著史”一书中,以详细的史实论述了自明以来中国衰败的原因是因为没有货币的主导权,导致一国经济的国贫民富,国家最终没有支付能力,无法组织人力、军力抵御外来侵略的情况。已经基本说明货币对于国家经济的重要性,在此不多说。另外,宋鸿兵的“货币战争”也做了一些论述。我要指出的是:第一、在当代,资本主义已经发展到以金融为代表的金融资本主义,这是过去几百年前所未有的新情况。从确立以美圆为世界贸易的结算货币开始,美联储实际上成了世界央行,行使了世界经济的主导权;第二、由于货币具有商品的属性,导致各种类型、直接以货币进行交易而盈利的经济活动日益频繁,从股票市场到外汇市场,乃至人民币的离岸市场,“用钱直接赚钱”的方式多种多样,规模越来越大,近年来,国际投机资本利用货币掀起的“金融风暴”对一国、乃至一个地区和世界经济的冲击力度是巨大的。最近,周其仁的一篇文章中提到中国货币存量占GDP之比达180%,居世界之冠,让我非常吃惊。他在此时发表这篇文章,究竟是想向世人释放一个什么样的信号,还是有预谋的在此时发表这篇文章,做舆论宣传?联想到当今世界的其他情况,如美国坚决施压人民币升值,何新先生判断大量人民币的离岸市场的存在,马来西亚增持人民币,谢国忠的预言,索罗斯等世界金融大鳄的沉默,黄金市场的反复走强,以及我国房地产市场的资金云集,一种不祥之兆的直觉在我脑中油然而生:中国版的金融危机就在眼前。最早年底,明年春节,最晚2012年春天,这是我的正常判断。如果上述情况发生一些变化,也许这次危机可以避免。但从种种情况看,形势不容乐观。我前期撰文指出,悬崖勒马,我国目前的房地产市场模式必须彻底改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房地产市场是一个资金高度集中,货币容量非常大的投机市场,其实质与股票市场是一样的。在金融资本主义时代,他对一国经济的杀伤力和破坏力是致命的。日本、东南亚、香港、美国、迪拜,一个个案例还没有引起高层的警觉。给我的感觉是,要么他们因为无知而麻木和无畏;要么他们自己身陷其中,为利益而铤而走险,存在侥幸心理。总之,在货币作为特殊商品的今天,其同样是国家经济的命门。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走进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时代”,此话不假。问题是,在围绕市场展开的经济活动中,是否能象当年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领导人那样,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而了解和掌握经济的三大命门,围绕经济命门去主动地、有意识地领导和组织经济战争,是保证经济平稳、健康、高速发展的核心和关键所在,希望我们的国家领导人能够真正深刻地认识这一点。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