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视野

我所尊敬的一位“右派”作家——丁玲

火烧 2009-12-09 00:00:00 历史视野 1025
文章回顾丁玲作为右派作家的经历,探讨其革命身份与文革遭遇,分析其作品如《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的思想价值,反思历史上的政治运动与个人命运。

我所尊敬的一位右派作家

晚年的丁玲被骂成“左”,丁玲晚年曾说道::“我不管它‘左’还是右,我也不晓得什么叫‘左’和右,我只晓得现在骂我‘左’的人,都是当年打我右的人!”

仅仅这几句话,就引起我极大的崇敬之情。

我对丁玲并不了解。文革前和文革期间,只是道听途说的了解一点她的情况,简单说,就是只知道她是一位女作家,也是右派。那时候我曾经在学校图书室见到过她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但是因为图书管理员不借,我就没看。文革期间,更没有机会阅读她的著作。只是在八十年代以后,我上电大和参加自学考试的时候,因为有现代文学一科,所以按照要求阅读了丁玲的一些著作。她的《莎菲女士的日记》表现了一个青春少女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具有强烈的反封建和要求个性解放的意识。这样的思想容易引起青年人的共鸣。我当时虽然是已过而立之年,但是联系到自己年轻时代的感受,也是有些共鸣的。后来,我精读了他的反映土改的长篇巨著《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从现代文学教材中得知,这书是得过斯大林奖金的,因此对丁玲就更加佩服了。土改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场伟大的革命,通过土改,改变了几千年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关系,将土地从地主阶级手里夺回来分给农民。这无疑是一场深刻的革命。辛亥革命因为没有解决土地问题,所以失败了。共产党解决了土地问题,使广大农民获得了土地,从而真心地拥护共产党,拥护毛主席。《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其思想意义是应该给予充分肯定的。不光这一点,小说的写作素材是从生活中来的,据说,丁玲曾亲自参加过土改工作队。这说明,丁玲首先是个革命者。革命者才能写出这样好的革命作品。

小说塑造的各种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小说的情节也是很丰富的。这里就不多说了。

后来我了解到丁玲的一些经历,知道这是一位不平凡的女性。他早年就倾向革命,为此也被国民党监禁过,后来到延安参加革命。她一直在追求进步。

然而不幸的是,就是这样一位革命的女作家却被打成了右派,文革期间又受到了严厉的批判。

革命作家被打成右派,文革又挨了整,这确实是右派反毛非毛否定文革的典型材料。但是事物的复杂性又决定了,好人在革命阵营也会受到误会。革命阵营内部也存在着复杂的斗争。毛主席曾经说全国右派也就是5000个,可是当时主持打右派工作的人偏偏打了五十万。这也可能是个工作失误。因为对右派多少的估计有偏颇这是不奇怪的。共产党也会犯错误,但是共产党同样也会纠正错误。犯了错误应当勇于承担,不能文过饰非,强加于人,更不能把自己具体工作中的错误推给最高领导者。xxxx给打右派运动定的调子是扩大化,看来也没有否定打右派运动。但是他承认扩大化了。那么这个扩大化到底是谁搞的,应当是很清楚的。但是多少年来,一些精英们为了达到否定毛泽东的目的,却把这一责任完全加给他。这很不应该了。

所以,丁玲说了我开头引述的那几句话。重复一遍就是:“我不管它‘左’还是右,我也不晓得什么叫‘左’和右,我只晓得现在骂我‘左’的人,都是当年打我右的人!”

实际上,后来骂丁玲左的人其实是一些趋炎附势的家伙,也就是没有正义感,只知道跟风的人。这些人为了私利,可以高呼毛主席万岁,但是为了私利可以立刻背叛毛主席。为了私利可以将给自己提意见的人打成右派,为了私利,也可以把真心向着共产党的当年被他错打的右派斥之为“左”。

丁玲的几句话不简单,完全看出丁玲是个实事求是的老实人。

丁玲在文革中受到了打击是事实。经过文革的人都知道,知识分子受打击最厉害的是两个阶段。一是运动初期的五十多天。那时候,党内的一些不理解文革的干部,为了转移斗争的大方向,向各学校和文化部门派去了整人的工作组。就是这一阶段,多少好人受到了迫害。因为毛主席要整党内走资派,有的人偏偏要整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当时光北京的大专院校就有一万多知识分子和三千多青年学生被打成黑帮或者反革命。不光北京,各地都是这样,多少知识分子遭到了这样的厄运。在重庆,《红岩》的主要作者罗广斌就是最早被重庆市委打成反革命的。著名作家马识途曾说,谁说是造反派整的我?分明是当时的党委整的我(大意如此》。马识途也说了实话。

后来毛泽东下令撤销工作组,号召造反,受打击的知识分子才得到暂时的解放。

后来代替被打倒的走资派的地位的军方领导人掌控了各级政权。这些人虽然也受阶级斗争思想的影响,但是对文革究竟要干什么并不了解。他们继承了走资派的那一套,利用手中的权力又一次将斗争的矛头对准了知识分子,扩大了打击面。而且是运用法律机关来知识分子的。这其实是对毛主席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干扰。我想,丁玲受打击最厉害的也是这两个阶段吧?

那么从具体单位看,究竟是造反派整的知识分子,还是保皇派整的知识分子,这是很清楚的。保皇派也是打着阶级斗争的旗号来搞文革的,但是他们主要是打死老虎,打击知识分子,把反对走资派的人打成反革命。

遗憾的是,打倒四人帮以后,一些知识分子昧着良心不说实话。是造反派保护了他们,他们说是造反派整了他们。是走资派为了转移斗争的大方向打击了他们,他们却说是造反派把他们打成反革命的。他们利用手中的笔,写了大量的伤痕文学作品,把一切苦水都倒在保护他们的恩人头上。造反派在他们的笔下是土匪,是法西斯,是纳粹。我同情这些人的遭遇,但是我对这些人的忘恩负义很不满。如果说,当时的走资派控诉造反派是很正常的事情,因为造反派批斗了他们,并且夺了他们的权,影响了他们的既得利益,但是作为受造反派保护的右派们,却倒过来向造反派大杀回马枪,这就有点不仁不义了。当然,这跟xxxx政策的调整有关系。xxxx为了团结那些地富反坏右,打击毛和毛的人,就一律给这些人摘帽平反。连历史上敌伪干警也都落实了政策,惟独跟着毛主席造反的那些人,按照他说的:“坚决镇压,有一个抓一个。”这样包括那些被他整过的地富反坏右也对他感恩戴德为虎作伥了。感恩戴德也不要紧,可总不能昧着良心把别人整的他们说成是保护他们的造反派整的吧?

尽管那么多右派都这样,但毕竟还有一些有良心的人不是这样的。他们明白是谁搞扩大化把他们打成右派的,他们也明白是谁为了干扰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将矛头不是对准走资派而是对准他们的。所以他们还能够说实话。像丁玲、马识途这样的作家,就是实事求是的那种知识分子。

丁玲是位好作家,革命作家,她在文学上的成就是突出的。但是她之所以令我崇敬,关键还在于她是个实事求是的作家,不是那种敷衍趋势的小人。可以说,她之所以被打成右派,就是由于她秉性正直,得罪了一些有权有势的官僚。而这些小人就是在改革开放后骂她“左”的人。但是丁玲很清楚,如此巧妙地回答了那些小人:“我只晓得现在骂我‘左’的人,都是当年打我右的人!”

2009.12.9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