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中华文化

不尊孔,无以尊毛

火烧 2010-07-07 00:00:00 中华文化 1025
文章强调尊毛必尊孔,认为毛泽东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其人格与孔儒精神一致,主张以民生幸福为核心,反对全盘西化,强调本土文化与民本思想的重要性。

   尊毛必尊孔(一)  

  乌有之乡上崇毛者甚多,可以理解,其主张也往往合理;乌有之乡上反孔者也不乏其人,却大都一知半解,言不及义。  

 我不想与这些反孔者仔细分辩,没什么意义,先下十年工夫读经史子集而后仍反孔者乃值得与之一辨。我只是想说,我理解,大部分反孔者是基于爱国热情,认为孔子该为近代中国之落后挨打负责任,基于此,他们是因清算的需要而反孔,不了解也不想了解孔儒本身到底是怎么会事情。有些人反孔也反毛,这些人另当别论。有些人崇毛而反孔,我要对这些人说:尊毛必尊孔,不尊孔,无以尊毛!  

  毛泽东其实是个孔孟之徒!  

  毛泽东从幼年到青年一直受的是孔孟教育。首先,他那个时代,尤其是偏僻地区,古风不仅是犹存的问题,而且是非常淳厚!他自幼便在浓郁的忠孝礼义氛围中长大。其次,其开始自由思想,形成人格之时,受的教育是正宗的儒家心学一派的教育。从最近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青年时代文集来看,毛受阳明一派影响极深,其思想导师杨昌济学贯中西、十分开明,而不像当时新文化主流者只许言西,不许言东,在杨昌济的教育内容之中,毛泽东自觉接受了阳明一脉,而且“于近人中独服曾文正公”。  

   毛泽东的人格是儒家人格。我们知道,人的知识、观点可以改变,人格一旦形成,就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当时的自由者是西化派,接受西方思想的代表性人物,他们是些什么人呢?民族失败论者、逍遥自私者、没有社会责任者,而毛泽东这样的以天下为己任,仁、知、勇为一身者恰恰不是新人类,而是典型的孔儒人格!而孔儒的核心不是政治观点,而是人格构成。孔子说“礼有损益”,不认为有万世不变之法的,但无论如何变法,其核心应是“仁”,即以民生幸福为本。以这样的宗旨去做事,且有百折不回的精神,就是孔儒人格。  

  毛泽东在早期共产党中恰恰代表本土派。学过党史的都知道,中共早期的内部斗争主要就是本土派与留洋派的斗争,用党史的话来说,就是活学活用的马克思主义与生搬硬套的教条主义的斗争,那些全盘西化(苏化)者们不了解中国国情,不能深入民心,策略失当,一败再败。而毛泽东为代表的本土路线策略得当其实只是最不重要的一方面,重要的是立足本土文化,抓住主要矛盾,切合天理人心!那时的天理人心,不是什么新鲜主义,而就是民本民生、公平正义!  

    (未完,待续)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