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视野

我是怎么变成讨厌杨XX的

火烧 2009-12-02 00:00:00 历史视野 1025
文章讲述作者因阅读相关资料,逐渐对杨XX产生反感,涉及杨XX与毛泽东专列事件、文革背景及张闻天相关回忆录等,揭示历史事件背后的复杂性。

我是怎么变成讨厌杨XX的  

上个世纪90年代,我们高中同学聚会,有个自称“英国代办”、“替英国人赚中国人的钱”的同学,披露与“杨XX们”做生意的“口风”,说“中国的钱好赚”。我半信半疑,以为他吹牛而已。我对杨XX并不反感。但是,最近,看了些文章,我真正反感他了。  

凤凰网有一篇为杨XX辩护、攻击毛泽东的文章,其中写道:  

“在文革前夕,有一次毛泽东专列停在长沙车站,一名通信兵在站台上见到毛泽东机要秘书张玉凤,就模仿毛泽东口音开玩笑,而其所说正是毛泽东在车厢和张玉凤说的话。毛泽东立即盘问该通信兵,得知是罗瑞卿布置。而罗瑞卿则说是杨XX根据政治局会议决议要求他在车厢安装窃听器,以便政治局成员及时了解毛泽东的指示以便贯彻执行,罗瑞卿并出示了政治局的决议文件。”  

后面有这样的文字:  

毛泽东讲话时,历来不喜欢别人做笔记,更不喜欢录音。20世纪五六十年代,毛泽东曾两次批评录音工作,后来被称为“秘密录音”问题。“文化大革命”时期,林彪、“四人帮”一伙把所谓 “秘密录音”篡改为骇人听闻的 “秘密窃听”,不仅将这一大罪状强加在杨XX头上,还在全国范围内株连了一大批干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秘密窃听”一案得到彻底平反。作为中央办公厅主任、这一事件最主要的当事人杨XX,他是怎样评说所谓“秘密录音”问题的呢?  

看了上面的文字,我才知道,确实是有人“秘密窃听”毛主席,而且,造成这样的后果——“毛泽东专列停在长沙车站,一名通信兵在站台上见到毛泽东机要秘书张玉凤,就模仿毛泽东口音开玩笑,而其所说正是毛泽东在车厢和张玉凤说的话。”我还想知道,这位通信兵应该是毛泽东专列上的吧?他是不是通过这样“现身说法”的方式,变相告诉张玉凤转告毛主席,这样“秘密窃听”,会给党和国家带来什么后果?  

这件事情,进一步让我,从另外一个角度,理解了历史上为什么发生“文革”。而且,让我联想到了《杨XX1986年谈张闻天与毛泽东》(原载《炎黄春秋》2009年第3期)。该文章开头说:“1986年杨XX的一次谈话记录。这次未曾公开发表的谈话,是他当时应我们张闻天选集传记组的请求进行的一次谈话,时间是1986年8月30日,地点是北京三座门他办公的会议室。这次谈话由于有 张闻天的 夫人,同时也是杨XX的老战友刘英参加,共同的经历,共同的体验,杨XX谈兴一直未减,话题虽然离不开张闻天,然而实际涉及到党史上一系列重大事件。”  

   这篇文章,可以说是对毛主席的“一系列”攻击。我只是浏览。  

   其实,稍微有点历史知识和判断能力,就可以看出,这样一篇文章,暴露了杨XX的人品,86年的“秘密报告”,污蔑、诽谤,“赫鲁晓夫”而已。怪不得社会上有那么些反毛泽东的胡说八道,原来他是风源之一。我以前还没有这样的想法,现在这样评价!  

    比如他说:  

“武昌会议的时候,毛主席是正式交了权的呵,是交给刘少奇的。但是他实际并没有交呀。他这个交就是政治局会议他不到了,因为他那时精力有限,一天躺在床上,但事实上什么事情他不同意,你都得推翻。”

特别恶毒的是“精力有限,一天躺在床上”。这让我想起了有个“毛泽东私人医生”污蔑毛泽东生活的胡说八道,和戚本禹批驳那个骗子胡说八道的访谈文章。还想起了其他批评毛主席的人也不得不承认的事实:毛主席上午睡觉,下午工作,晚上通宵达旦工作。  

  该文红色部分文字,是原文就这样的。可见小人之心。  

下面是《杨XX1986年谈张闻天与毛泽东》部分内容:

原载《炎黄春秋》2009年第3期

1986年杨XX的一次谈话记录。这次未曾公开发表的谈话,是他当时应我们张闻天选集传记组的请求进行的一次谈话,时间是 1986年8月30日 ,地点是北京三座门他办公的会议室。这次谈话由于有张闻天的夫人,同时也是杨XX的老战友刘英参加,共同的经历,共同的体验,杨XX谈兴一直未减,话题虽然离不开张闻天,然而实际涉及到党史上一系列重大事件  

   

张闻天反对毛泽东同江青结婚

   在延安我觉得毛主席最忌恨洛甫的一件事,就是反对他同江青结婚。我是看到过洛甫写给毛主席的那封信的,那时毛主席住在凤凰山底下.他把罗瑞卿抓住写那个抗日游击战争的政治工作,他把这个信给罗瑞卿看了,罗就给我看了。洛甫那个态度很坚决的,不赞成他同江青结婚。以后不是经常毛主席开会就骂么,说我无非是吃喝嫖赌,孙中山能够,为什么我不能够?我看他最忌恨的是这件事。那时真正是中央的同志写信给他表示的就是洛甫。(刘英插话:他那时是党的负责人,因为好多老同志都有意见。当时在中央党校学习的王世英,过去在外头搞情报工作,说江青这个人在外边桃色新闻太多,毛主席同她结婚对党的影响不好。给中央写了信,信上签名的一大串。闻天告诉我,这样他就写了个信给毛主席送去了。毛主席看了信后把桌子一拍,老子就要同她结婚,谁管得了,后天就结。)

过去有个传闻,说江青同毛结婚时中央有一个决定,不让她参加政治生活。实际根本没有这件事。第一中央不可能通过这么一个东西,果真如此的话,毛主席不要吵翻了吗?另外还有一个旁证,两年前我曾经问过陈云,我说你那时在延安既是组织部长,又是政治局委员,你知道不知道这件事?他说根本没有那回事。  

   

整风后期还有人正式向毛主席提出说,教条主义批判得差不多了,现在应该转向批判经验主义。毛主席不赞成。所以毛主席这个人,他全部是在矛盾中活下来的。但是基本的是要保存他这个权,所以历史上谁反对了他,他都记得清清楚楚。  

   

武昌会议的时候,毛主席是正式交了权的呵,是交给刘少奇的。但是他实际并没有交呀。他这个交就是政治局会议他不到了,因为他那时精力有限,一天躺在床上,但事实上什么事情他不同意,你都得推翻。他不是那个时候对小平同志有意见么,说小平同志封锁他么。

   

庐山会议  

闻天当大使从苏联回来以后他同毛主席讲话就不投机了,他很少去,毛主席也不大见他。庐山会议时我知道闻天同志想同毛主席单独谈一次,但毛主席拒绝了。庐山会议是突然一下子变了的。会议本来是要反“左”,就是反那个时候的“左”倾。按照少奇的话,就是叫做“成绩说够,缺点说透。”所以上山的时候大家都是从反“左”这一方面考虑的。不是写了个“纪要”么,那时乔木还没有去,由我牵头找了几个书记先写了一段。彭德怀的这个信一去,主席并没有马上表态。那时很多组都拥护彭德怀这个意见,华东组表示赞成彭德怀的意见,还有西南组也都觉得彭德怀讲得有道理,陈伯达这个家伙不是个好东西,他就讲“唯我彭大将军”,就是说只有彭德怀敢讲这个话。

这个信当时并没有印发,但是毛主席找了几个大区的书记都去看了。毛主席一听这个会上方向变了,变得好像是对着他了,他着急了。所以就决定发,就把这个信印发了。彭德怀后来不是讲么,我是写给你的信,你为什么要发?发了以后就在我们住的那个招待所后头一个饭厅里开了个会,这个会上毛主席就摊牌了,说你们说彭德怀这个主张对,那你们就把王明请回来,我去打游击去。发脾气了。彭德怀那时也太硬了,就站起来说,你不要煽动!这时毛主席脸色就很难看了。这样会议一下子就转过来了。
    后来突然一下又来了一个“军事俱乐部”。这事当初坏就坏在罗瑞卿上,李锐、田家英还有吴冷西几个在一起从一个什么地方走出来。本来没有事,却碰上了罗瑞卿,他们就有些紧张,赶紧拐了个弯,其实何必那么紧张呢。罗瑞卿这个人是搞保卫工作的,警惕性高得很,马上就去报告了毛主席,这就成了“军事俱乐部”。至于张闻天、彭德怀他们和聂老总住的是一个大院子,靠得很近,吃饭好像还在一个食堂。当然彭德怀要写信给毛主席这个意思张闻天是知道的,张闻天在华东组讲话他也同彭德怀说过,彭德怀是支持他的。可是你想想看几个政治局委员为什么不可以交换意见?你过去不是也说过可以交换,而且彼此要做工作么。如果政治局委员都统统不敢讲话,那怎么能行呢?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