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梦想,有希望-写在国庆之际
今天,是中国人的节日。在这个节日里,我们所庆祝的不是神话,不是丰收而是我们共和国的建立,我们所祝愿不是自己健康,财富而是祖国的繁荣,与我们共度不只是我们的家人,朋友,而是十三亿同胞。可以说共和国这六十二年的历程是曲折的,而且我们可以确信今后道路也并非坦途。
六十二年前的中国与现在相比,不是可爱的中国,甚至不是我们的中国。她是一片饱受了列强凌辱,残缺不全的土地,在城市里,到处是满是蚊蝇的水沟,横冲直撞的外国军队和警察。在农村,那数亿食不果腹,流离失所的难民在忍受着饥寒交迫,在承受着伤寒,疟疾和吸血虫病的折磨。每天,仅仅死于各种痢疾的儿童就有一千多人。干枯了的京杭运河是城市的排污渠,残破的长城是荒原的地标。中国闻名世界的不是源远流长的文化,而是数量惊人的鸦片消费者。纵贯全国的不是铁路线,而是依靠泥泞步道和马车,木船勉强维持的交通。这样的一个中国,可爱吗?
但是,就有这样一群人深爱着这样的祖国,他们是学生,是革命者,是军人,是作家,是工人,是农民。他们是一无所有的人,却用游行示威,用呐喊,用子弹和刺刀,用诗歌和散文,用铁锤与镰刀 向伪民族主义者,向侵略者,向疾病,苦难,和饥饿发起了一次又一次有力的进攻。他们不是统治者,却比统治者更加明白自己是国家的主人,更明白什么是“国既沉沦,家孰与
今天,我们能成为实干家,筹划数万公里长的铁路,改造亚洲和世界,正是因为我们站在六十二年来,桥涵隧道枕木边的墓碑旁,一批批梦想家的肩膀上,聆听着核弹引爆,火箭发射的倒数声,摩尔斯电码滴滴嘟嘟地鸣响和那些为国服务了一生却不为人所知的英雄无声的问答。
六十二年前,是建设可爱中国的梦想拯救了我们的祖国,六十二年后,相同的希望,将引领胜利的方向。
祝愿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
2011年10月1日,堪培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