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罗建军:优化重构士、工、农、商四大阶层迫在眉睫

火烧 2014-12-11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提出借鉴古代士农工商经验,重构当代四大阶层,促进社会各阶层和谐共处,为国家长治久安和社会稳定贡献力量。

  参考借鉴我国古代的“士、农、工、商”四大阶层的经验智慧,重构我国当代“士、工、农、商”四大阶层,使社会各阶层各得其所,各尽所能,为国家长治久安、社会稳定和谐作出更大贡献。

  一、中国几千年的历史结晶表明构建社会阶层秩序具有重要意义

  中华民族是世界历史上唯一从古代文明一直延续到当代的文明古国,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在长期的政治、军事、生产和生活过程之中,蕴含了大量的生存智慧和政治智慧。构建“士、农、工、商”四大阶层是我国几千年智慧结晶的表现形式之一。秦代商鞅变法提出了“重耕战”、“重农抑商”的政策导向,强调国家以农为本,应该抑制商人阶层专注于投机,以培养淳朴风尚和尚武精神。汉武帝时代,商人一度取得了重大经济地位,很多商人富可敌国,甚至有些地方的豪强势力已经达到冲击官府的地步。但是汉匈战争的情况表明,商人阶层自私自利,不急国家之义。最终导致汉王朝采取了“盐铁专卖”和“打击豪强”两大政策,一手夺取商人的经济势力,一手打击商人渗透并控制权力。隋代开始实现科举取士,从而诞生了“士”作为专业执政集团这一单独的阶层。

  经过长期的磨合,我国慢慢的形成了“士、农、工、商”四大阶层。这四大阶层的形成,标志着我国传统政治智慧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四大阶层各有区别,各得其所,同时有互相促进,和谐共处。其中,“士”作为社会秩序的主要维护者、社会价值观的传播者,并不是一个封闭和自我循环的体系,而是一个开放和有机流动的群体,其他群体如“农、工、商”也可以通过机制化的途径进入“士”的阶层。

  二、“士”的骨干作用发挥与否关系国家兴衰存亡

  随着鸦片战争的爆发,中国面临着三千年未有之变局,西方列强以其前所未有的军事、经济、科技实力,打破了中国的大门,中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重重挑战,不能说中国的应对是完美无缺的,但是也是可歌可泣的。晚清经历了“洋务运动”和“同治中兴”,取得了剿灭太平天国、平息西部回乱、收复新疆等重要成就,这些成就比起秦皇、汉武也不能说逊色。就其原因,晚清的“士”这一阶层发挥了主导和骨干作用,如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等“士”人之楷模,他们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不慕虚荣,不尚空谈,不利欲熏心,而是自强不息,团结协作,兢兢业业、穷尽心血,才取得了这一显著成就。晚清本来中兴有望,但是随着慈禧太后的过世和“废除科举考试”政策的实施,导致“士”这一阶层最终和清帝国决裂,成为压倒清政权的最后一根稻草。

  民国以来,我国各大阶层秩序陷于混乱之中,社会正常秩序非常混乱,军阀割据时有发生。当时引进了很多西方学说,在阶层划分问题上,“工农学兵商”大概成为最主流的说法,强调各个阶层一起行动,共同完成救亡图存的重任。但是就其实际,“士”在救亡图存所起到的宣传、组织、号召作用是毋庸置疑的。更不要说,新疆督军杨增新、盛世才秉承“士”的精神,在军阀混战、国事衰微的境地之中,苦心经营,以“孤忠”之心为国家保有新疆1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重构“士、工、农、商”四大阶层已经成为摆在我国当代的紧迫和重要任务

  新中国建立以来,采取了“阶级划分”和“阶级斗争”学说,强调无产阶级专政制度,从制度上消灭了商的阶层,形成了“工人阶级领导(通过共产党)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国家。但是经济发展的需要又离不开商人阶层,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开展,商人又重新产生和发展壮大。当前,商人阶层已经掌握了极其庞大的经济实力,拥有了巨大的话语权,并且日益向政治渗透。我国当前很多思潮,与其说是思想问题,不如说是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就是说,各大阶层对于自己在社会上所处地位都感到不太满意,都想争取更为有力的地位,这就需要作出博弈和优化调整。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新优化和重构“士、工、农、商”四大阶层,已经成为摆在国家和全社会面前的重要而紧急的任务。

  四、关于调整优化“士、工、农、商”四大阶层的具体构想。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应该借鉴和吸收传统政治智慧,同时充分考虑具体实际,重新优化和调整各大阶层之秩序。个人认为,我国应该以“士、工、农、商”四大阶层排序为宜。

  一是“士”阶层。这一阶层包括公务员、军人、事业人员、教师、记者编辑、医生、律师、会计师、学生等。这一群体的主要职责是:维护国家政治秩序、捍卫国家领土统一和主权完整、调整优化社会各阶层利益、传播主流价值观、培育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等。其中,国家公务员和军人是“士”的中坚力量,为国家良好政治秩序和领土完整统一负有最重大的责任。其他的事业单位人员、教师、记者编辑、医生、律师、会计师等在各种岗位上,分别发挥自己的独特作用。学生作为社会各个行业的总预备队,需要予以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以培养其作为国家建设、中华文化的合格接班人和传承人。

  二是“工”阶层。这一阶层包括工人、技术人员,以及从事实体经济的工业、建筑业的管理人员。当代文明是工业文明,工业强则国家强,工业兴则国家兴,工业以其强大的能力,已经深刻改变了我国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我国50%的人口进入了城市生活。在这种情况下,强调“工”阶层的地位,是合适的。

  三是“农”阶层。这一阶层主要就是指生活在广大农村地区的农民。这一阶层虽然在工业化的过程中,其对经济的份额日益减少,劳动力不断流失,但是依然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群体,将近国家总人口的50%,这就需要国家从政治和战略的高度重视和扶持农民、农业和农村,帮助农民与全国人民一道共同享受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成果。

  四是“商”阶层。商人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中起到推动作用,个人对于这种贡献表示充分肯定。但同时也要注意到,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步,商人的能力、欲望、财富日益增长,尤其是野心膨胀问题值得警惕。就我个人而言,我原本考虑是否提“士、商、工、农”的顺序。因为商的能量当前事实上已经仅次于“士”了。但是我仔细考虑中国当代商的所作所为,我认为他们的贡献与其地位是不相称的。商人阶层很多都是制假贩假、销售伪劣产品、偷税漏税、污染环境。虽然我们不讲要追究其原罪,但是适当的敲打和提醒还是必要的。还有很多商人阶层侵吞国家资产、投机倒把、争取政府优惠政策。而现在,极少数商人竟然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公然要渗透和控制权力,公然要把全国全部资本都私有化,也就是全部将国家财产落入商的口袋之中,反过来拼命的攻击政府,把所有的脏水都往政府身上泼,妄图推翻国家良好的政治体制和政治秩序。商的所作所为,再次显示出“无商不奸”的本性,值得全社会高度警惕。

  “士、工、农、商”四大阶层是一个流动的社会大体系,仅以职业而定,并不是人为固化和限制。其中的“士”阶层尤其是向全社会敞开大门,公务员实行“凡进必考”、“公开、公平、公正”之原则,向一切有志于为国家政治良好运作的人提供机会,同时也最大限度的消除个人的私心和阶层背景。

相关文章

  • [视频]杨思远:反思传统社会主义道路的经验教训
  • 为什么说继续与资本主义接轨是死路一条?
  • 要避免亡党亡国找到病根就不难
  • 论继续革命社会主义
  • 复兴社会主义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需要
  • 想明白这位出租司机的话就知道我国今后的路该怎么走了
  • 当今中国第一重要的大事是什么?
  • 迄今为止的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决战历史回顾和思考
  • 中国打开民富国强大门的钥匙在哪里?
  • 传统社会科学知识体系是某国家主体认识关于社会存在的F()<1的知识体系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