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国防外交

只有全民皆兵才不至于成为待宰的羔羊--南京大屠杀七十七周年祭

火烧 2014-12-16 00:00:00 国防外交 1033
文章通过新加坡、以色列、瑞士等国家的全民军事训练案例,探讨全民皆兵对国家安全的重要性,强调人民自保能力与国家防御体系的结合,反思历史教训与现实意义。

  (淮北市委党校,安徽 淮北235000)

  一

  笔者在新加坡考察时,一位导游先生介绍了他们国防教育及训练情况。他说,尽管新加坡与周边国家相处得还算和睦,但每个成年男人(23-50周岁,之所以定在23周岁,是因为中国古代把23岁作为征兵的起征年龄),不管是企业老板,还是大学教授,每年都要参加一个月的军训,主要包括体能和军事技术训练。只要国防部通知一到,必须立即向指定地点报到。训练地点有可能放在以色列沙漠里面。如果体能合格,并军事技术考核过关,也许不到一个月就可以离开军营。如果体能严重超标,或者军事技术考核不过关,有可能要在军营里过6个月以上。尤其是身体太胖的人,要统一编制到大胖班里,既要按照规定调节饮食,又要强化训练,什么时候考核过关了,什么时候才能离开军营。所以成年男人平时既不敢多吃,又要坚持锻炼,否则就有可能在军营里呆上几个月,虽然国家免费提供吃住,但在军营里呆那么长时间,毕竟影响自己的其他事业。这位导游先生快50岁了,但他走路速度很快,给人身轻如燕的感觉。

  作为一个几百万人的国家,新加坡不仅有一支小而强的军队,在这种全男皆兵的体制下,还可以迅速动员几十万人投入战场。当然,我们知道,以色列更加注重全民军事训练,成年男女每年都要接受规定时间的军训,国家虽小,却是世界上的军事强国。瑞士人口600多万,常备军10万人,但二次大战期间,快速组织了45万人的军队。瑞士是欧洲较早实行全民皆兵制的国家,建国600多来,一直没有战争,但在国民军事训练方面一直不敢懈怠。必须付出很高的代价,才能吞并这样一个小国。这恐怕是希特勒始终没有入侵瑞士的原因。

  美国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国家。上中学的时候,知道美国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居然是民兵打下来的,就感到很奇怪。欧洲人到美洲后,面对印第安人的反抗,也面对猛兽袭击,就开始有了人人持枪的传统。美国把公民持枪权写进宪法。因为人人持枪,使每个美国人都成为战士。建国以后,除了珍珠港事件外,本土没有遭受过攻击。假如有外国军队攻入这个有三亿人口但据说民间拥有十亿支枪的国家,必然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应当发生的是相互撕杀,而不是大屠杀那样的悲剧。

  军队是一个国家的主要军事力量,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主要依靠军队保护,但也不能完全依靠军队保护,还必须有能力自己保护自己。首先,军队本身可能英明神武,也有可能不堪一击。当初满州八旗横扫千军如卷席,但到后来完全没有了战斗力,八旗子弟成为纨绔子弟的代名词。其次,军队要根据执行更重要的任务。一旦上级命令与保卫人民的使命冲突时,军队必须优先执行上级命令。再次,一支军队战斗力大小关键在于机动作战能力,一旦静止不动了,便成为敌人炮火的靶子。冷兵器时代,南京那样的城墙还有一点作用,但在飞机、大炮、坦克时代,守卫在城墙上等于自找死路。军队的主要任务是保存自己和消灭敌人有生力量,在运动中消灭敌人,如果把保护老百姓作为军队第一使命,在空间上与老百姓聚在一起,老百姓就会成为军队的负担,势必大大降低军队的机动作战能力,并且容易战败,最后既害了军队,也害了老百姓。刘备护卫百姓逃难是这样,南京保卫战也是这样。

  早在红军时期,毛泽东就把革命根据地的男女老少组织进各种武装团体之中。抗日战争初期,毛泽东便提出全面抗战的思想。他说中国的抗日战争有两套办法,也有两个前途。一个是全面抗战,实行全国军队和人民的总动员以及革新政治等一整套办法,其前途一定能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另一个是片面抗战,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抗战,不动员人民群众,保持一党专政,不给人民以民主自由,不改良人民生活,防止人民力量在抗战中发展壮大,其结果必然沦为日本帝国主义殖民地。

  毛泽东开创的全民皆兵传统一直延续到上世纪七十年代。“万里山河万里营,七亿人民七亿兵。”每年秋冬季节,公社和大队都要组织民兵训练,练习打靶、刺杀、投弹等。公社和大队有基干民兵,配备有枪支弹药。为响应“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的号召,年轻的女民兵英姿飒爽,全副武装走上演兵场,构成那个时代最亮丽的风景。

  改革开放以后,据说我们进入了和平发展时代。公社与大队枪支被收缴了,每年秋冬季节看不到民兵演练的场面了,听不到那种喊杀声、子弹的呼啸声和手榴弹的爆炸声了。每个县还都组织民兵训练,但远远不是原来那种规模了。各单位的国防教育变成宣讲和形势教育了。一切都回到了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传统时代。

  二

  我一直认为,除了宋朝以外,中国始终是东亚地区的霸主,周边国家每年都要派人到中国纳贡和朝拜。只有一点感到困惑,既然是东亚霸主,皇帝为什么还要采取和亲政策,把自己的女儿远嫁到遥远又荒凉的草原,而不是相反?

  读了《危险的边疆》一书,整个颠覆了我对中国——东亚霸主的想象。在汉族与北方民族的长期征战中,汉民族败多胜少。有过几次屈指可数的胜仗,其余的几乎都是败仗。即使像汉武帝和唐太宗在军事胜利之后,那种军事压制的局面不能维持太久,还是不得不走上和亲之路。北方草原地域广阔,汉族大军来到时,游牧民族往往坚壁清野,让你见不着踪影。汉族大军长途奔袭,后勤补给困难,打不起这种消耗战和持久战,不得不下令撤退。这个时候,游牧民族便发起攻击,使汉族军队大败而归。大部分情况下,汉族国家不得不沿着漫长的边防线部署兵力,作为防卫。在这种消极防御的情况下,战争主动权,即什么时候攻击以及在哪个地方攻击的权力,掌握在游牧民族手中。每年被北方民族袭扰和掠夺造成的损失是一个很大的数字。

  反复权衡利弊后,我们还是感觉到用和亲与赏赐的办法更合算一些。游民民族知道汉族人爱面子,于是把面子给中国,看起来向中国朝拜纳贡,不如说是索取财物和女人更为贴切。对他们来说,战与不战,得到同样多的财物,何乐而不为?宋朝更加软弱,游牧民族连面子都不给了,宋朝向北方民族送去大量财物的同时还要向人家朝拜。

  中国历史上的兵役制度有三种形式,征发制、招募制和世袭制。征发带有强制性,从上而下层层摊派,分配一定的数额,如三五法,按三户抽一,或五户抽二。这是必须完成的任务。被征发的士兵没有报酬,就像尽劳役一样,或三年或更长。国家给予一定的待遇,如免除本人的赋税徭役,或者再给予一定的优抚。一般说来,王朝初年,大多采取这种办法。由于人口的快速繁殖,小农的破产,土地的兼并和流民的大量增加,征发制越来越难,于是就采取招募制。招募制带有自愿报名的性质,招收流民为主。被招收的人,国家给予一定的报酬,有些雇佣的性质。国家不仅要负担其本人的生活,而且还要负担其家属的生活。第三种是世袭制,就是世代为兵的制度。由国家确定军户或兵户,其地位较低,人身是不自由的,兵之子恒为兵。对于招募和世袭的士兵,国家采取两种形式给予报酬,一种是给钱,另外一种是给地,给地带有屯田的性质,平时种地,战时打仗。整个说来,历史上的兵役制度以征发制为主,以招募和世袭为辅助手段。

  任何一个时期,军人只占总人口的一小部分。王朝初年,因为轮流服役,大部分人都有机会到部队当兵,受过一定军事训练。王朝中后期,军人越来越局限于少数人。我们一直强调各安其位,农者务农,工者务工,商者务商。一大批人沦为没有受过军事训练的平民百姓。在职业军人面前,那些没有受过军事训练的人,在体能和技能方面明显处于劣势,历史上出现过太多次职业军人屠杀平民百姓的事件。这一点不同于北方游牧民族,游牧民族之所以强大,在于全民皆兵,每个人既是牧民,又是战士。分布在北部边境线上的汉族边民,哪里是游牧民族的对手?所以,几乎每次袭扰,吃亏的总是汉族农民。

  南京大屠杀,那么多中国人像猪羊一样被拉出去砍头。假如每个成年中国男人都有一定军事技能,都配备有枪支弹药,那么结局不至于如此悲惨。在二十万手持火器的日本军队面前,南京有一百万市民和八万多守军。遗憾的是,那一百万市民没有受过军事训练,并且手无寸铁。要么逃离出去,要么成为待宰的羔羊。历史没有“假如”,但看清这段历史,至少可以使我们考虑如何防止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三

  拿破仑时代以来,绝对战争就代替了中世纪的有限战争。绝对战争状态下,不仅摧毁对方的军事力量,而且要摧毁对方一切物资和后备人力资源。战争的规模和惨烈程度大幅度增加了。

  因为高科技的因素,现代武器更加复杂了,没有一定时间的学习与训练,是操作不了这些武器设备的,关键时刻,即使把武器发给大家,也不知道如何使用。作为平民百姓既没有现代化武器,又不知道如何操作这些武器,今后若面对手持高科技武器的外国军队,其结局将是什么?这是完全可以预料的。

  要防止南京大屠杀的再次发生,必须实行全民皆兵制度。改变目前国防教育的方式,把思想教育、体能和技能训练结合在一起。像新加坡那样,体能训练与考核有利于促进全民体育运动的兴起。政府投资资金,消耗一些弹药,使每个成年中国男人接受一定时间的军事训练,掌握必要的军事技能,会使用一些现代武器。

  因为国情不同,不一定像美国那样允许平民百姓拥有枪支弹药,但要考虑的问题是,既要统一保管,关键时刻又要以最快的速度把每个成年男人武装起来?

  关键是相信群众。使每个人都有武器,并且会使用武器,让每个人都成为战士。宁愿战死,不愿意像猪羊一样被人宰杀。这是中国今后免遭涂炭和走向强大的正确道路。还是毛泽东那句话说得好,只要动员了全国的老百姓,就必然使敌人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作者:马跃,男,1961年出生,淮北市人,现任淮北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研室主任,社会学教授,主要研究当代中国社会问题。

相关文章

  • 利比亚民兵武装占领美国使馆
  • 从美国“兵民”抗法想到的
  • 三沙民兵连成立标志中国护岛重返毛泽东思想
  • 司马平邦:《民兵葛二蛋》,一个农耕无赖的华丽转身
  • 孔庆东:从《民兵葛二蛋》看一个英雄的诞生(视频)
  • 《草原女民兵》 荡气回肠的时代之音
  • 戴旭:应尽快建立南海建设兵团 恢复民兵
  • 试论民兵制度的垮塌
  • 国防部:中国民兵从毛泽东时代3000万减至800万
  • FBI卧底透露在右翼恐怖组织近10年潜伏生涯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