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文艺新生

申维狂批李少红新版《红楼》

火烧 2010-07-28 00:00:00 文艺新生 1031
申维批评李少红新版红楼改编,认为其不符合原著精神,将红楼梦拍成大众娱乐,忽视文化价值。强调红楼梦小众文化,不适合影视改编,呼吁尊重原著与作者。

新版电视剧《红楼梦》是“活人欺负死人”。当初二月河对电视剧《雍正王朝》改编窝一肚子火,但是拿了丰厚稿酬,一番讨价还价,意见公诸于众后也就认了。而曹雪芹呢?他说话讲理的门都没有,任人涂抹,搞得跟三花脸似的。以曹雪芹的审美和情趣,是断不能接受这般改编,假若曹公在世,侵权官司是少不了要打。  

   

中国古典四大名著,唯有《红楼梦》是不可拍电视剧。电视剧是个什么玩艺?电视剧结构是“评书章回体”,一集一个故事冲突,电视剧就是讲故事。故事内容是大众情趣,观众越多越好。观众越多,码得钱也越高。而《红楼梦》古代是给“士”看的,今天是“知识分子读物”。今天有几个人认真读《红楼梦》?又有几个人读完《红楼梦》?又有多少人读懂《红楼梦》?所以《红楼梦》绝对是小众。古代有评书《三国》,评书《水浒》,评书《西游记》,谁见过评书《红楼梦》?《红楼梦》压根就不适合拍电视剧,谁拍都是罪人!  

   

李少红精明过了头。我讲得这些或许他们全明白。你们不是担心《红楼梦》小众吗?我把他拍成《探索发现》,拍成《纪录片》。我给观众讲《红楼梦》,从头讲到尾。观众不是喜欢情色吗?我就按排林黛玉裸死,天上掉下个林妹妹,拍成“天上人间”的林妹妹。观众不是喜欢看鬼片吗?我就莫明其妙地弄上昆曲,人物是凌波微步,形同鬼魅……他们以为这么一折腾,就把小众变成大众了。李少红影视资本的代言人,把追求经济利益摆在首位,根本不顾国人对《红楼梦》的感情,更谈不上尊重作者和原著了。所以,此《红楼》已经非彼《红楼》了。  

   

《红楼梦》是什么?表面上呈现出的一场表兄堂妹之间的恋爱,而内在构成名著的四大支柱是“衣食住行”。贾府里的人吃什么?如何穿衣?如何说话?怎么琢磨的?你想了解中国封建社会人们的生存状态,只有去《红楼梦》里面找,而不是到《三国》、《水浒》、《西游记》里找。如果将来的人们仅仅通过电视剧去认识《红楼梦》,太可怕了。那是对名著的亵渎!名著中许多最优秀的成份会水土流失。《红楼梦》是汉语言文学的高峰之作,而不是影视画面中精品,离开了语言文字,《红楼梦》什么都不是,只是一个三流的言情故事。  

   

虽然作者口口声声讲,与87版《红楼梦》相比,他们更尊重了原著。但是,从人物内在精神把握,从大方面说,远不及87版。我甚至怀疑演员是否读过《红楼梦》?当然读懂对他们这些只有小学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几乎难于上青天。这是一群男女中学生在演一场校园青春剧。最为重要的是观众即全社会,在文化与精神层面,对比八十年代,呈现出一种衰退。八十年代,中国人压抑已久的激情喷发,许多优秀的诗歌,小说,音乐作品都产生于那个年代。那个年代,人们对思想和文化,对精神的渴求,使中国文化呈现出独特的面貌,而今天这种面貌蜕变物化,人们成为房奴,车奴,股票奴,上学奴,看病奴,恶化的环境奴等。在今天这个时代背景下产生的名著改编,无不是资本奴化的表现,是对观众的愚弄,是合谋欺诈,是影视资本制造的享乐主义的红楼。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