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黑名单”事件本可以不这么被动

火烧 2011-06-28 00:00:00 网友时评 1025
文章围绕黑名单事件展开,指出新闻出版总署本可及时回应,避免被动局面。强调相关部门不应设置障碍限制记者采访,同时反映我国社会管理存在的问题。

“黑名单”事件本可以不这么被动  

   

针对国际记者联会指责我国政府某些部门拟建立记者“黑名单”一事和国内媒体炒作此事的问题,新闻出版总署有关负责人27日重申:依照我国的法律和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干扰、阻挠新闻媒体及其新闻记者合法的采访活动,我国政府从来不允许新闻当事部门、机构建立所谓的记者“黑名单”。(新华社)  

该负责人同时表示,对新闻媒体存在的报道内容个别细节不准确的问题,不应该采取求全责备的态度,相关部门应该通过及时发布公开信息,积极开展正面引导的方式进行解释,不能设置障碍任意提高采访难度,更不能建立所谓“黑名单”限制记者采访。  

新闻出版总署这个重申,在对国际记者联会的指责作出回应的同时,也算直接断了卫生部建立记者“黑名单”的念想。  

看来,新闻出版总署早就明白,卫生部拟建记者“黑名单”,不仅于法无据,而且是把伸得太长,在“抢”新闻出版总署的饭碗。但是,面对网络对拟建立记者“黑名单”事件的汹涌围观,本来可以一锤定音的新闻出版总署竟然一声不吭,是不想大水冲了龙王庙的原因,还是“你有我大家有”缘故,对不住还是一头雾水。直到有了国际记者联会指责,新闻出版总署这个的重申才姗姗而来,总让人有被逼无奈的感觉。  

至此,围绕卫生部是否有权建立记者“黑名单”热议,总算可以告一段落了。回顾事件始末,新闻出版总署本来是可以不这么被动的。就算卫生部一时“冲动”动错了念头、说错了话,但是,新闻出版总署如果能不顾及“兄弟”脸面,及时出来纠错,事件就不可能迅速升温,更不可能有后来的国际记者联会指责。事件发展到这个地步,已经不是新闻出版总署的被动了,也造成了国家在国际社会上的被动。  

类似的事件不少,教训应该也很深刻。都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社会管理令人担忧的现状,都说明政府的部门亟待补上如何加强社会管理的一课。  

   

2011年6月28日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