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分,虚分,假分,一百分
实分、虚分、假分、一百分
万古仁
最近有媒体报导,南方某省城分管教育的副市长,自我考核成绩100分。但该媒体未说明,考核成绩满分是多少分。如果满分是150分,这位副市长的成绩一般;或者说,这位副市长很谦虚,不给自己打高分。如果满分是100分,那这位副市长一定是绝顶的优秀,工作完美无缺,毫无缺陷,不然不会给自己打满分。中国自古就有“人无完人”之说。这一传说,被二十一世纪的副市长打破了。另外,又有位名人曾说,只有两种人没有缺点,一种是死了的人,另一种是未出生的人,100分副市长也彻底打破了那位名人的论断。100分副市长,既不是死了的人,也不是未出生的人,而是活生生在职官员。
有一位绝顶优秀副市长管教育,是全市老百姓的荣幸。教育是民生大事,一位绝顶优秀副市长分管教育,全市教育一定会在全国位于前茅,在国际上也该是出类拔萃,这岂不是全市百姓万幸,尤其是学生们的家长。中国教育是不错的。前不久,英国教育部长来华考察,对中国的教育评价相当好;回去后,说英国的教育要向中国学习,不知这位部长重点考察的是不是就是上述省城,并把重点考察的该省城作为中国的典型代表。
上述媒体同时还报导说,考核时受贿不扣分。这样的规定,不知是绝对没有人受贿,还是人人都受贿?绝对没有人受贿,自然没有必要把受贿作为考核内容;但这种可能性几乎不存在,现今我国,受贿不是稀罕事。反之,若人人都受贿,也就没有必要再考核。譬如,向大气排放二氧化碳,对大自然有害;但人人都吐二氧化碳,也就不会把吐二氧化碳作为考核内容。按我国现有法律,受贿已构成刑事犯罪。如果构成刑事犯罪的受贿都不用扣分,那要扣分的只能是极刑了。这样,只要是未犯极刑也可得100分;100分就不是绝顶优秀了,最多只能说是未犯死罪。
本人常从城市市民那里看到、听到过一些与城市教育有关的事。
其一,本人见到相当多大城市市民送子女出国学习,不仅读大学,还读中学,甚至小学,南方大城市教育、卫生界的家长比例还相对较高。英国是首选国家之一。这就有点违背常理。常理是人往高处走,英国部长说要向中国学习教育,而中国大城市市民又偏偏要子女到英国读书,难道那末多市民都走错了方向,不往高处走,偏向低处行?
其二,德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点内容之一。城市教育系统,在德育教育方面似乎还存在较大缺失,青少年的社会行为很能说明问题。
还有,大城市在执行与教育有关的政策法规方面,难说尽人意,譬如执行义务教育法、教师法等,不能说没有问题;巧立名目乱收费、安排外来工子女入学、处理高额择校费等等,市民中反映也都比较强烈。
看来,副市长自我考核100分,有点令人费解。
我国习惯用百分制计分,100分是满分,最高分,顶级分。
学生考试得100分,自己高兴,同学羡慕,老师赞扬,家长喜欢,皆大欢喜。别的人,譬如官员,考核成绩100分,或几近100分,其情境大概与学生得满分会不相上下。
本人是民,没有资格给官打分。但教过几年书,曾经给学生打过分;同时又接受过别人给我打分。实践让我知道,成绩分,可实,可虚,还可无中生有的假分。现举数例以示众。
某年,我给按国家规定参加岗位培训的大中型企业高管授课,我讲授的是最后一门考试课。从第一天开始,全体参加学习的老总,对我都很客气,有的客气兼尊重。他们都知道,在这个班的授课教师中,算我最老。尊老,是中华民族美德,老总们自然不乏这样的美德;但不全然是。有人天天与我套近乎,他们知道每个老师的特点,我心中也有底。过了一些日子,就有人在我面前说另一老师,告诉我, 那位 老师在考前给了他们13道复习题,并告诉他们说,考题与复习题,题型、题量都相同。他们满以为,复习题就是考试题,作了充分准备。谁知,老师做了点手脚。正式考试的题型、题量确实未变,但原13个题中,只用了其中11个;11题中的1题分拆成2题,另外又换了全卷中最高分——15分的题,总的题量还是13个。这个15分的新题,让其中一些人大为不满。说得不好听一点,连三代祖宗都骂完。对这个新题,全体没有准备。原以为多数都可得几近满分,结果得90多分的也不多。所以要骂给我听,意思叫我不要学 那位 老师,给了复习题又做手脚。后来,当他们明白我根本不会在考前给题时,有少数人态度发生180度变化。有一天,十来个人(约占全班四分之一)围着我说:“老师:我们都是有钱有权的。”听了这样的话,我清楚意识到,匕首拿出来了(图穷匕首见)!作为老师,听到学生(特殊学生)说这样的话,心痛如刀绞;但我又不得不十分严肃地对他们说:“我知道,在公司里,你们都是这个(我竖起大母指);在这里,你们是6等(后来有人问我6等何解,我作了回答);实话告诉你们,你们的钱,我不要,你们的权,我不怕,考试题目不能给。”说完这些话,我强控制,才没有落下眼泪。
另一次,到某市给岗位培训的中小企业高管讲课,也是最后一门考试课。名册上近60人,实到不足40人。课间,为了认识人,我拿着名册一个个去对,对了不到10人,就有2人不在名册上,我叫他们把名字补写上去,他们说不用写,是替老总来代学习的。我觉得有点怪,岗位培训是强制要参加的,否则就不能上岗,怎么可以近三分之一不到,到的又约有五分之一替身?到此,我就没有再对下去。第一天上午课间,负责学习的当地负责人告诉我,学习的人想同我认识,每天中午和晚上,他们轮流陪我去外面吃饭(原安排在附近一家饭店吃饭)。当时我想,天天面对面,还不认识,非要去大酒楼才能认识?一次不去似乎太绝情,所以答应去一次。后来他安排一个周末的晚上,当然是本地最高级酒楼。饭后卡拉OK,约半小时,我要求返回驻地——培训中心。我心中有数,卡拉OK后,一定还另有名堂。他们先是挽留,后又说无车送。我说无车不要紧,我找辆出租车就行了。留不住,只好送我返回。这是他们中部分人的第一计,想用酒色换考试题。一计未成,再施一计。一天下午课后,一个人找我,说以后可能还有事要向我请教。刚说到此,以极快动作,往我裤袋塞进一个信封。不用多想就知道,信封里装着什么。我急刻拉住他,并把信封交还他,严肃对他说:“这个你必须拿回去,不然,明天我就交给经委主任;至于有事找我商量,什么时候都可以。”这是第二计。第二天,我把前面两事告知全体学习的人,并提出警告:“希望不要再发生类似事情,如果再有,事主最多只有59分。”授课结束,我把考试题交给培训中心负责人。考后,他们送卷来给我阅卷评分。我原以为至少三分之一的人不及格,因命题时已掌握好分寸,使得没有参加学习的人,难以得到60分;谁知评分结果,只有一个人不足90分。我判断,一定是考前泄了题;但没有证据,分数只得照给。评完卷,我把发现的问题向有关部门和领导作了及时汇报;但无人当一回事,还有人开玩笑地表扬说,是我教得好,所以他们都得高分。这真是天大的笑话。其中有的人,我一天也没有教过,何功有之?!
有一年,机关和事业单位人员都要参加普法考试。考试时,正逢我与一位同事出差,回来后,有关部门通知我补考。我发现只我一人补考,就问为何不通知一起出差的同事也来?回答说,同事已由他爱人(同一单位)代考了,并马上对我说:你不用紧张,有标准答案,抄一抄就行了。这场考试,不管是代考的,还是自己考的,人人高分。但不知是谁教得好?都是自学的。因而可以说,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个个是天才,能不学自通,得高分。
上述事实,足可证明:有的人,真学真考,得实分;有的人,考前得到考试题,甚至标准答案,不认真学也能得高分、满分,虚分;还有的人,由别人代学、代考,即使得高分、满分,也只能说是无中生有的假分。
另外,本人还见过一个高校系主任。该系主任,年年都是“先进”。按规定,连续被评为“先进”的,可得奖励性工资升级,主任也得到了这样的奖励工资。可实际,此人恰是缺德少才。
综上所述,在职人员的考试、考查或考核结果,不管如何表达,都有可能是真实的或虚假的,尤其是“有钱有权”的,搞虚假的可能性更大。
任何一个官员 ,如果自己管辖的方面,明明存在一些问题,而又自我感觉良好,自己给自己打高分、满分,或高评价。本人认为,只有两种可能。第一种是,喝酒太多,糊涂了,因而失去理智;第二种是,没有羞耻感,不知耻。不知耻的官员,不是很少;不然,胡总书记就不会提倡学习“八荣”、“八耻”。本人认为,总书记提倡“八荣”、“八耻”,重点对象,不仅仅是小学生,首先应是官员,尤其高级官员。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