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巴结"
说“巴结”
民网北京11月17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李源潮日前提出,要重视关心老实人、正派人、不巴结领导的人,防止任人唯亲、唯近。
李源潮这段话讲得很直白,很实在,这是继胡总书记的“不折腾”和“打拼”之后,我们党的高级干部又一次使用大白话。 老百姓听得明白,感到亲切温暖,无形之中就拉近了官员和百姓之间的距离。
如今巴结领导早已成为一门“艺术”,拍马溜须已经成为一种风气。反之不巴结会被当做异类,视为与领导“过不去”。“巴结”与“服从上级”己混为一谈。
在职场几十年,巴结领导的人见过无数,千姿百态,无奇不有。因从小在干部队伍中长大,大小官员都见过,都是平易近人。所以到了工作岗位,看到同事对领导那样惟命是从,点头哈腰的很是看不惯,甚至看不起。领导到办公室争先恐后地泡茶,端椅,有人插不上手就夸领导的衣服漂亮、发型新潮,个个都放下手中的工作全体起立,其实领导只是蜻蜓点水,椅子还没坐热就走了,他们却那样“热烈欢迎”;有的不单把结领导,连领导的老婆孩子都巴结、有的与领导出差不但替他拎包还给倒洗脚水,有的站在电梯口等领导上班,领导前脚进办公室,他后脚就进去替他泡茶,开窗。。。。。。无微不至,甚至领导家的狗生病他都会争着去送宠物医院、还有的甚至巴结到床上了。。。。。。真不可思议。
看着他们的表演、领略着他们的得意、等待着他们的结局。发现虽然这些人丢掉了尊严,像哈巴狗一样整天在领导后面摇尾乞怜,被人指脊梁骨,但得到了实惠,活得很滋润。有得必有失这也合理。人各有志,只要他不侵犯他人的利益,不损人利己,只是丢了他自己的脸与别人无关。
可有的人巴结领导,以别人做垫背,踩着别人的肩膀往上爬。看领导眼色,投其所好,打别人的小报告,以打击别人来表自己的忠心,用其可恶的嘴脸获得领导的信任
还有的人干脆悄悄地塞红包,天知、地知、你知、我知,这种巴结对领导来说更实惠,但与贿赂己分不清了。
更过分的是为了巴结领导与他同流合污,颠倒是非,只要领导说煤球是白的,他决不说是黑的。这种巴结害人害己。但在现实中有些领导往往最重用这种人。认为只有这种人才是他的亲信,整人时可当抢使,出了问题他就是替罪羊。这种人听话,用起得心应手,不重用他重用谁?
我们单位一位年轻有为的领导,德才兼备。他就是像李源潮说的是老实人、正派人、不巴结领导的人。但因为没有按上级指示提拔他那个无德无能的亲属,结果被整了十年之久,从正处降到副处,调离岗位,从四十岁多到现在五十多岁一直坐冷板凳。这就是不巴结领导的结局。
而另一个57岁的养老干部,虽然缺德,但巴结领导到位,凡是领导反对他都反对,凡是领导拥护他都拥护,就凭“黑白不分”这点优势,立马提正处,接替这位年轻领导、完成上级的心愿。从此感恩知报,赤膊上阵,竭尽全力帮上级领导“出气”,诬陷栽脏、整冶这不听话的年轻领导,当然他也不傻,在年轻领导创下的业绩下坐享其成、不捞白不捞,退休前把情妇、干儿子、干女儿、孤朋狗友,当然包括上级领导的亲属全调到单位来分钱,还都提一官半职。他私分国有资产,滥发奖金,胡作非为。
因为他自己是靠巴结才有今天,当然他也喜欢别人巴结他,不然不太吃亏了。于是单位“大换血”把巴结他的全提拔,反之打入冷宫。为了遮人耳目,装腔作势地来个“竞选上岗”“民意测验”让员工兴奋了一阵还以这真的来了位“清官”,等结果出来后,员工才知被忽悠了。所以他组建的领导班子,发扬光大,办公会上他指鹿为马,没人会说那不是马,只会说是马还是好马。就这样“巴结”代代相传。更实惠的是当上官的年薪是几十万,没当上官的年薪是几万,在这样的氛围下,谁跟钱有仇?想不巴结都不行,这都是钱惹的祸。
像这样一个违法乱纪的贪官,竟然没人管,他拿了几百、上千万安然退休。他的“成功密诀”就是不但把省公司领导巴结好了,连集团的领导都巴结好了,你告到地方有省公司挡,既使告到中央有集团挡。本来拿人钱财帮人消灾,何况他们也担心拔出萝卜带出来的不一定是泥。这就是巴结领导的好处,无德无能,那怕缺德都无所谓,只要会巴结领导,定会飞黄腾达。
那位年轻有为的干部至今坐冷板凳,有人说他“活该”,谁叫他那样笨,怎么就学不会去巴结领导呢?
说到这里我到想替那些巴结领导的人说几句话。不要以为这些人都是自愿的,有的也被逼无奈。“马屁精”甚行,是因为有人好这口,有需求才有市场。不巴结行吗?领导会喜欢吗?谁都喜欢听赞扬。再说小单位也许领导看到你可能感到面熟,要是几百人、几千人的单位,领导整天坐在办公室,如你不在领导面前晃悠,说出几句好听话、巴结巴结他,加深他对你的影响,领导知道你是那根葱?
从小父母就教导要老老实实做人,可如今“老实”似乎与“傻瓜”是同义词。在单位老实人、正派人在自己的岗位默默无闻、埋头苦干有几个领导知道?有几个有提拔的机会?又有几个领导是“佰乐”为了工作、为了党的事业去寻找德才兼备的人才。他们所看到只是经常在他们眼前晃悠的、甜言蜜语、想他所想听话的人。为什么有无数个老实人、正派人累倒在自己岗位,为党的事业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后,再追认他为优秀共产党员,再想起来向他学习,正是因为他们活着的时候根本不被重视,根本就没人发现。
所以要重视不巴结领导的人,首先要管住那些喜欢别人巴结的领导,提高他们的素质,让巴结没有市场。要是巴结得不到好处,有谁还会去犯傻,低三下四地用热脸去贴冷屁股。
李源朝的讲话,的确是切中时弊,很有针对性。老实人、正派人多是一些干实事,干具体事的人,而那些不屑于出卖人格和尊严去换取一官半职,把心思都用在讨好和巴结上司的人,往往可能成为骑在正派人头上作威作福的领导。
我举双手赞同李源朝的讲话,但也为之担心,如果不规范选拔干部的程序、如果没有一套完整的制度、更重要的是如果没有能真正把制度付于实际的执行人,那只能是个美好的愿望。
试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