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开放是发展的前提条件

火烧 2008-04-18 00:00:00 网友杂谈 1030
文章探讨中国改革开放带来的发展成就与社会问题,强调开放需结合社会主义本质,推动政治参与和社会公正,反思西方价值观影响与毛泽东时代对比,提出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实践的必要性。

中国的改革开放无疑给这个发展中国家带来了生机。尽管我们不能说改革开放时期是最好的发展阶段,但都会为中国今日的发展感到惊奇。中国现在的高楼大厦不比任何发达国家逊色;中国的富翁不比任何发达资本主义逊色;中国两极分化不比任何国家逊色。

中国融入国际社会,表现出极有特色的发展之路。只是西方政要对中国的政治民主、人权表示不满。中国共产党一党独大,没有给其他政党和民族以诉诸自身利益的声音,使得西方政党对中国的发展有很多抱怨。

我们当然也希望中国政治出现更为多样化的角色,避免专制、独裁和腐败。但是,我们需要的不是“右转”,而是增加“左”的理论、力量,强化马克思革命的道义和公正。

对于经济发展,引进民营公司机制,无疑是对国有经济的补充,经过30年的发展已经影响到社会的深层发展。社会、政治层次的改革还是令人疑惑。这就是人民群众的声音,社会公众对社会公正的期盼,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鲜明态度,到现在仍然是微弱的,不允许大声说话的。就像俄罗斯一样,执政党是利益分割的集体,不具有伟大的精神和道义力量;因此表现为现实的争权夺利的过程。

现在,开放要有社会主义的本质内核,就必须让各种势力进行真正意义上的政治竞赛;要给与社会底层、劳动大众以争取权利的舞台。马克思相信无产阶级专政是劳动者走上政治舞台的基本条件,同时也追求人民的民主、直接参与政治进程。只有不断给与社会底层大众参与政治进程的权利才能真正提高人民大众的政治热情和能力。

但是,我们看到的政治改革仅仅是政府权利的分割变化,没有看到人民群众真正参与管理的进步。现实情况是,与毛泽东时代相比,人民的政治热情和政治参与度都明显弥散了。

毛泽东时代的中国不开放吗?与今天比是,未对资本主义列强开放;但是,对社会主义国家是开放的,对第三世界是开放的,对于法国等比较友好的国家是开放的。真实的原因是资本主义列强围困中国,对中国封锁,而不是中国不开放。毛泽东以伟大革命家的胸怀欢迎一切友好、公平的交往、贸易。苏联初期、毛泽东文化大革命时期,劳动者在中央占大多数,尽管缺乏像马克思那样的思想者,但从政治本能上这些下层来的人都具有本阶级的立场。

今天的开放相反,却极尽讨好列强之能事,以中国人民的血汗保持列强的统治地位,当然享受到了西方一片赞誉;可笑的是,真正压迫中国的力量更加疯狂,借助“北京奥运会”要在世界上搞臭中国,各种表演在西方大国的直接组织下层出不穷,嘴脸极其险恶。

雷日科夫《大国悲剧》指出了苏联困境:党真正直接依靠工农,并与他们共同组成一支可以说是挟雷霆万钧之力的时代,早已成为遥远而光荣的英雄主义过去。联系逐渐变成形式上的和单方面的东西:总是从上到下、从党到群众,很少有自下而上、从群众到党的事情发生。此外,蓬勃发展的大众传媒开始给予社会精神生活的形成以强大的影响。首先是电视、广播,还有日报、周刊、各种大小杂志。那么,在这些机构工作,决定它们立场的又是些什么人呢?当然是从事脑力劳动的人。这样一来,知识分子就踏上了政治生活的前沿。人民精神生活的“气候”,广大人民群众的社会意识以及公民的政治行为在巨大的乃至后来是起决定作用的程度上,都由这些人来决定。
    问题是所谓的“知识分子”、现代“精英”,有多少是有真正坚定的信仰、能为信仰牺牲的人,大多数都是钻营、善变、人格分裂的“苍蝇”,从留学经历中粘来些包装的垃圾贩卖。

当今,不是缺乏“开放”需要“解放思想”,而是让真正具有无产阶级觉悟的革命家进入中央,消除各种挤压劳动者、工人阶级、农民朋友的社会不公。有利于中国的开放,是对人民利益的维护者的开放;是对无私无畏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捍卫者的开放;是对真正要解放人类的战士的开放;绝不是对污泥浊水、丑恶善变人、政治恶棍的开放。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