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那位刚上任的女乡长为什么泪流满面

火烧 2010-07-10 00:00:00 网友杂谈 1035
文章讲述新任女科技副乡长因工作压力与情感触动泪流满面,反映基层干部奋斗与农村发展现状,结合大学生村官与移民村背景,展现真实农村社会问题。

 昨天,我去祝楼乡去采访一位的优秀大学生村官。到了乡政府的大门口,恰好遇到乡里大学生村官协会会长,我原来就是和他在县组织部约好,由他带领我去采访那个大学生村官。

他告诉了我一个消息:说他们乡政府新来了一个女科技副乡长,是个研究生,经过考核分配到这里,上班才三天。她昨天看过我的那本书,表示很感兴趣。过一会儿还准备和我们一起下去采访。我表示同意,因为我喜欢和这些年轻的、有知识的大学生们接触,在他们的身上有一种朝气蓬勃的气质,没有被那种庸碌的事务主义淹没掉。

过了一会儿,她走了进来,大概有二十七八岁,一个标准的当代大学生模样。我们寒暄了几句,几个人便坐上一辆小车朝被采访的那个大学生村官所在的村子驶去。

由于这个村的位置偏僻,省里的大领导不可能到这个地方来,通往村里的路就基本上没有修建,路面坑坑洼洼的,不大好走。我们因为是坐在汽车上,不好走也不过是多受几下颠簸,而那些农民们开着拉重物的车辆肯定更不好走的。

就这样杞人忧天的一边想着一边走。不大一会儿,就来到了那个村子——新阳村。这个村的名字很令人感到振奋,后来问起那个大学生村官时才知道:这个村原来是一个移民村,名字是搬来时新起的,所以颇有崭新的意味。是村民们把新乡和洛阳两个市名的“吉祥”字合到一块所起的。这个村子也是和我前几天采访的那个仓西村一样,是从小浪底水库的新安搬迁过来的,只不过是更早了两年。

到了那里,和那个大学生村官一接触,就知道他是个非常实在能干的人,和他攀谈了起来,更觉得他很出色。他是本村人,自从上任以后,为村里的村民做起事情来,不分大小、不分昼夜。从家里赶过来的村支书和村长也伸出大拇指一直夸奖他,看得出来,那种夸奖是诚挚的、发自内心的。我也被他的精神和事迹所感动,我心里已清楚的感觉到:这个大学生的事迹一定是个很好的素材,我一定会把这篇文章写好的。

接下来,我们和村支书和村长便一起海阔天空的聊了起来,主要的内容是我想倾听他们对这几十年来农村社会发展变化的真实看法。我一向认为:从那些媒体、或者是从一些官员口中冒出来的那些东西都是不大真实的,都是由于种种原因加了许多水分的,是不足为信的。惟有从处于最基层的干部和人民群众口里得到的东西才是最真实的东西,才是他们最迫切、最需要的、最盼望的东西。

我们谈的话题范围很广,从几十年前的包产到户到现在的三十年不变;从当前农村中存在的最主要矛盾产生的原因,到现在农村中那些苦难户和五保户的生存状况以及那些农民的无奈,我们甚至探讨了怎样才能彻底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办法。

正当我们讨论的气氛正当热烈的时候,一直在与我们谈话的那个科技女乡长突然在旁边呜咽着哭泣起来,使我们几个人都大吃了一惊:我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以为她刚才接了一个什么人的电话,或者是身体突然有了什么不适?便关心地询问她,她哭了一会儿,擦着眼泪说了一句让我们震惊的话:“我没有想到当今的农村竟有这么多的困难群众。”

听了她的这句话,我们才放下心来,但又都默然了。我和其他那些大学生村官们经常在农村工作,对这样的情况已经司空见惯。他们只能用自己的具体工作来替那些困难群众减轻一些痛苦;我只能用我的笔来替他们呐喊和呼吁。这是我们只能采用的办法。

今天,看到这位刚刚来到农村的这位女乡长有着这样的慈悲情怀,我们为她有一颗善良和纯洁的心灵而感动、而对她感到钦佩。

在以往的采访里,我一般是不让干部们陪同的,那样的话,村干部和群众就不能和我说心里话,我也得不到真实的东西,当然也写不出真实的、独特的东西。但我也发现,那些干部也不喜欢和我这个没职没衔的下去,两相愉悦。这才使我一下去就有“如鱼得水”的感觉。

这次,这位刚从学校里毕业的纯朴、善良的女乡长和我一起下来听到老百姓的真实声音,竟然受到了这么大的震撼,一定会改变她原来对农村的看法。也真心希望她能永远保持一颗高尚的、真诚为民的心,永远真心实意地为老百姓们服务。

同时,也衷心的希望其他干部也要深入到农村中去,深入到农民中去,不要再搞那些主观主义、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东西。现在的农村,需要上面的领导到农村来做认真细致的调查研究。听听农民最大的愿望是什么?看看农民最需要的是什么?把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惟有如此,才能用最好最正确的方针政策把那些困难群众摆脱贫穷的生活状况,带领他们走上共同富裕之路,这才是我们共产党的领导干部的职责所在。

但愿我们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能够早日实现,也希望这位年轻的副乡长永远也不再流出悲伤的眼泪。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