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驳项观奇先生的短评

火烧 2010-07-14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本文针对项观奇先生对《几个哲学概念》的短评进行反驳,重点讨论实践范围、社会性、工具属性与技术属性等哲学问题,强调实践与社会条件的关联性,以及技术属性作为自然属性的一部分。

驳项观奇先生的短评  

刚才看了项观奇先生对我的《几个哲学概念》的短评,他的意见在所谓的左派中有点代表性,我不能不作出批驳(我一般不驳右派的意见)。  

项先生说:“人的认识能力总是有局限的。 局限不只实践范围, 实践手段, 认识能力, 等等都会带来局限。” ——但我以为:只有实践范围,即为人的感觉能力所区别出来的这个有限世界,才是其他一切局限性的本源。另一方面,这个实践范围不光是人的感觉活动形成的,而是人的感觉活动和对象的自身运动共同形成的。  

“这里不能忘记, 实践范围不能只看到个人的范围, 实际实践是人类的实践, 是大家的、 也是世代相传的。我们研究文字数据, 其实, 也是研究前人、 别人的实践。 这些作者没有说明。”——我说过了:“实践范围亦为人的社会性、或感性的社会条件所规定,因而个体的实践总是依从群体的社会的实践。”——我还说了:“整个人类存在的历史,都可以看作是实践范围不断向自在范围发展的历史:一个从零开始,逐渐达到极限,然后又复归到零的过程。”至于前人或别人的文字数据,当作为被我们感觉到的物,也只是属于实践范围。  

“生产数据(这里当为笔误,应该是“生产资料”)技术属性, 是生产工具的技术属性, 我看还是用生产工具概念好。 离了工具, 谈不上属性。 说工具, 就带上了属性, 就好理解决定生产关系。”——工具同生产资料不是同一个概念。我们说工具和劳动对象结合在一起才构成生产资料。劳动对象的技术属性是由人的劳动赋予的,而人的劳动是使用工具的,这都对。但不能说“ 离了工具,其他都谈不上属性。”远的说,级差地租不就源于土地的技术属性么?还有水源、森林、矿场、肥料,都包含有技术属性。而今天,转基因种子包含了基因技术属性,纳米材料包含了纳米技术属性,更不用说新兴的第III部类产品,我们甚至很难说它们算不算“工具”一类,但绝对要算生产资料。  

另一方面,如果只“说工具”,把其他生产资料排除在外,今天的资本家完全可以说:好吧,工具归你,其他的都归我!房地产商对建筑工可以这样说,孟山都对中国农民也可以这样说,整个西方世界对中国——这个世界工厂——都可以这样说。  

“......有几处使用自然属性不确。 技术不是自然属性。 自然科学和自然属性不 一码 事。”——在我看来,世间没有什么超自然的东西。一切都是自然的,连人的社会也是自然的一部分。生产资料技术属性也是自然属性,这就和说苹果是水果一样,没什么特别之处。而我在文中也丝毫没有否定它的社会特性。我虽不是什么马克思主义者,但我记得马克思就主张自然科学应该把关于人的科学总括在自己下面,成为一个科学。在这个问题上,马克思和后来的马克思主义者们有一个哲学上的分歧:有我的唯物论,还是忘我的或自我的唯物论?  

   

 “后面的我就不同意了。 我不认为是马克思主义的。经理阶级, 经理社会, 公有资本等等。 全不同意。 作者对社会主义的概括, 两点都是误解。这样说, 只能不是社会主义社会。 ”——我说过,我不是马克思主义者(我也不在乎别人把我看做其他什么主义者),我所有的著述,当然“不认为是马克思主义的。”只能算“南山马的东西”。但我还是拥护社会主义的。项先生说我“对社会主义的概括,两点都是误解”,“只能不是社会主义社会。”我看这关系也不大,只要历史上和现实中确有这么回事就行了。今天世界上有一千多种社会主义,包括什么“半社会主义”,也不多我说的这样一种吧?  

至于经理阶级与经理社会,还有公有资本形态,的确我是第一个这么称呼的,也愿意和大家一起讨论这些概念。至于能不能讨论得起来,或者项先生同不同意这样的概念,都不是我担心的问题,我担心的仅仅是:这些概念符合事实吗?  

 “马克思有的概念, 是科学的, 就不要再发明了。 他高, 我们低。 要有自知之明。”——呵呵,我前面说过了,这里再三说:我南山马的东西就是南山马的东西,一点也不关马克思什么事。我认为马克思说得对的话,我会很赞赏、很郑重地到处宣传,但我也不会因为某人说的话不符合什么“主义”,就说他一定不科学。我和马克思不同时代,没法比什么高低,我也没这样比的兴趣,但我知道一点的就是,我现在用电脑写作,马克思就没捣弄过这玩意儿。  

诚以为:马克思主义非一门一宗之秘方,人人得而学习之、研究之;社会主义非一党一派之专利,人人得而探索之、实践之。即使这中间有许多观点不成熟甚至反动,但正确的态度应当是让其在群众斗争实践中接受检验或批判。而某些“马克思主义者”却不是这样。他们在推崇马克思的口号之下,把所有的探索者统统视作“离经叛道的异类”,一律加以否定或消灭。  

“不要再发明了”!项先生公然喊出这样的口号。——这像是“马克思主义者”说的话吗?我看连“三个代表”都不如嘛。我们知道,从马克思到毛泽东,总是鼓励人们大胆创新、勇于发明的!而我们的敌人资产阶级,就是一个不断创新发明的阶级,我们为什么就“不要再发明了”呢?!和尚摸得我就摸不得?  

项先生表示他不愿探讨这些概念的“另一条”理由,是说我的东西不“通俗”,“艰深”而未必“深刻”,然后借毛泽东和康生的话,暗示我的东西是“玄学”,不能为“群众”所接受。我看,这个意见也“不一定对”。因为这篇文章本来就是专谈抽象的概念化的东西,第一要求是准确而不是通俗,是符合事实而不是好读。“艰深”的不一定就是什么“玄学”,老子的《道德经》就相当“艰深”而非“玄学”,黑格尔的哲学也是这样。再有,马克思的著作有许多是艰深难懂的,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更难懂,但这是科学,不是小说,不花一番功夫是无法弄懂的。  

项先生低估了今天劳动群众的阅读理解能力。实际上今天的劳动者远不是老一辈那样的水平了,不说干部和白领,就是工地上的农民工,大多数都是受过中等以上教育的。他们都学过哲学,不过全都是项先生所谓的“马克思主义”的,叫什么马哲、邓论之类,非常“通俗”,却没有一篇是马克思先生的原著。  

假如马克思还活着,我相信他最反对的,就是那种居高临下地歧视工农的“通俗”化马克思主义者。而他最赞赏的,是真心实意、原原本本地把他的意思告诉工农而不畏“艰深” 的人。  

如今一些响当当的“左派”,多数也是瞧不起工农的,认为马克思主义必须经过他们“通俗化”一番之后,群众才能嚼他们嚼过的馍。他们表面上或许还对工农说几句恭维的话,骨子里头仍然是“惟有上智与下愚不移”那一套:“臭苦力们懂得什么!马列这样高深的学问,你们也配?”  

   

项先生故弄玄虚地发了那么一篇吞吞吐吐的东西,一面却说:“我不主張這樣探討問題。”我真不知道他究竟是在发表意见呢,还是装出一副权威的样子,阻吓真正愿意探讨的同志。最后,项先生很阴险地打了一个哑谜:“注意恩格斯反杜林论中的意见。”——那意思很清楚,不过讽刺本人像当年的杜林一样,狂妄得“动辄就要创造一整个体系”吧。我对自己那篇文章是数过的,不多,只有六个概念嘛,比枚乘的七发还少一段呢,够得上体系吗?远远不够啊!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