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革命领导者的阶级分析
文章探讨革命领导者阶级属性,分析知识分子在革命中的特殊地位,指出其阶级动摇性及对社会主义政权的影响,强调劳心者特权与官僚特权的必然性。
如果马克思等人是穷光蛋,那么就不会受到好的教育,思考人类前途问题。
他们是知识分子,总体属于小资产阶级。但内部大相径庭,单个人可以脱离这个整体的阶级利益。
马克思,列宁等人,就其地位来说,未必就要服务于工人,而是作出了牺牲。这是少数人才能办到的。按照他们的能力,他们可以服务工人,也可以服务资本家,他们在任何方面都是佼佼者——知识分子精英皆是如此。这决定了他们作为一个阶级的动摇性。
马克思列宁毛泽东,是这样的少数的,具备坚定无产阶级信念的人,是知识分子中的异类分子。这样的人在知识精英中凤毛麟角,不去追求自己的功名利禄。
他们成为革命的领袖,列宁死后,斯大林,而后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构成了一整套序列,虽然说,单个的革命者不能代表知识精英的整体利益,但是当他们形成一个前后相继的集团后,这种整体倾向,就能得到体现。
小资产阶级的动摇性,也在这种传承之中,逐渐得以体现,动摇了整个社会主义政权。自人类文明出现以来,阶级统治一直就是知识精英对普通大众的统治。知识精英服务于大众利益,总是少数,或者是暂时的。他们有自己的利益要维护,而他们自己的利益,就构成了统治的利益。他们属于与普通民众不同的阶级,其自身的存在,就印证了不同于普通民众的利益的存在,构成知识分子特权是必然的。官僚特权,仅仅是这种知识分子特权的体现之一。
劳心者治人,那么劳心者就有自己的利益要维护,通过治人成为统治阶级。除非消除劳心者与劳力者的差别,从而消除劳心者的特殊利益,才能够避免新统治阶级的出现。
很赞哦! (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