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利与薄利
八十三 暴利与薄利
人类赖以生存的土地,从无主到有主,从无价到有价:人类社会从此产生了最原始的生产资料私有制,产生了地主、农奴,产生了阶级。皇帝是国内最大的地主,“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在皇帝的统治下,国内的土地被大大小小的地主霸占着。皇帝、地主无须耕作,可支配全部收获,农奴如牛马,只要让农奴像牲口那样活下来继续劳作就行。土地的获得,一靠掠夺,通过战争掠夺,二靠分封,通过权力分封,三靠兼并,通过买卖兼并。这三种方式,只会使土地越来越集中,富者愈富,贫者愈贫。当贫者被逼得无路可走时,只剩下造反的路了,于是就有可能改朝换代。但改朝换代之后,换了一个新皇帝,产生了一批新地主,社会又回到了原来的面貌,史称“周期律”,结果依然是一个“吃与被吃”的社会!那么何时才能让耕者有其田,人人自食其力,不再“吃与被吃”了呢?人们自古以来就做着这样的好梦,但被现在的“普世们”称作“乌托邦”,认为人类只能生活在“吃与被吃”的“丛林”中,不可能再有其它的选择。
“吃与被吃”的乾坤,终于在上世纪获得扭转,毛主席、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实现了耕者有其田,那是农民的千年好梦。为了维持这样的好梦,不让乾坤被旧势力扭转回去,毛主席时刻思考着不断革命,从互助组、合作社到人民公社,从肃反、反右到文革,无一不是为了保护来之不易的革命成果,即使以往的运动策划得不够周到,难免的不够周到,也否定不了毛主席的良苦用心。如果否定毛主席的这一良苦用心,抓住革命中某些方式方法的不妥来否定革命的方向,这种否定的最后的结果就是改旗易帜,就是复辟“吃与被吃”的制度。
共产党打败国民党,那是民心所向,民心所向的关键是土地革命。而土地革命的关键在于革掉了土地私有的命,确立了土地的全民所有。土地既然为全民所有,理应只让土地造福全民。可惜,这一宗旨在改革中被改革了。如今,还有谁能说土地是用来造福全民的?尤其是城镇土地,早已成了政府敛财、房产商发财的工具。土地、房产均被炒上了天价。每平米的房价,上海炒到十五万,北京炒到三十万,让房奴们胆战心惊!前些天,北京工商部门定三十万为暴利作了干预,这是不顾市场教的教规,挥出了“看得见的手”。其实,莫说是三十万,三万也够暴利的了。农民在自家宅基地上盖别墅,每平米二、三千就可以了。
与房地产的暴利截然相反的是许多农民种地的利润越来越薄,农资涨价,农机费涨价,运费涨价,还得担忧灾害,担忧缺人手,担忧销路不畅,等等,小农模式,很难应付这些局面。辛辛苦苦种地,有时远不如进城打工。于是年轻人纷纷离去,土地不能精耕细作,甚至大量抛荒。流转土地,也许流转出大量地主,类似于现有的大量矿主。土地也好,矿藏也好,只让少数人发横财,名义上的全民所有,却不为全民造福。
背离社会主义的道路,全民所有,造福全民,只不过是一句再也骗不了人的空话。
师大奇遇》附文 2011年7月1日
http://blog.people.com.cn/blog/s/285840 百度 龙勋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