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鼓励左青尽量靠拢有过罢工现象的企业?(一组讨论)
讨论左青是否应靠拢有罢工现象的企业,强调观察罢工集体的重要性,同时提醒注意风险与心态调整,建议优先考虑有工斗潜力的企业。
是否鼓励左青尽量靠拢有过罢工现象的企业?(一组讨论)
A:
是否值得鼓励左青进入罢工过的工厂?限于水平,一般的抗议参与者往往遗漏、无视许多宝贵的工斗细节。对左青来说,近距离观察罢工集体(曾经历罢工的劳动集体)、接触工人很有必要。这类观察将填补工人采访的某些现有缺陷。当然,有案底和容易冲动的左青要慎重选择。
B:
首先,目前并无具备真实威信、经过斗争考验的共产主义工人运动核心。现实的左青合作中,既难以对合作者严格要求(比如说:“我不喜欢跟着一帮女生采访工人,所以我不想去”也能成为理由。你还没辙让他改主意),而稍有波折出现,则一堆互相埋怨的人际纠纷。这样的背景下,左青进厂谋生,重心最好先放在“谋生”二字上。至少,应做到“个人谋生与服务阶级斗争”的均衡。虽不必推出硬性标准(也无从推出),但比较稳妥的做法是鼓励大家靠拢“原则上工斗潜力最大”的企业(大工厂、与重工业相关的工厂、位于大型工业区的工厂)。
其次:积极鼓励左青进入有罢工现象的工厂,容易让左青有较兴奋紧张的“大事件”期待心理,出现“火热斗争场面”的幻想。任何人也无法预测工斗的具体时间、地点和形式,无谓的期待会让共分子泄气疲惫。特别说明:必须阻止左青不顾专业、待遇都明显不如意,盲目“潜入”罢工企业(短期、假期打工不算在内)。
A:
只要不抱着进厂鼓动的念头,风险不会太高。另外从谋生角度看,进“南海本田”一类企业也很正常。就算它们是一度引人注意的“舆论焦点”,左青不必刻意回避。
B:
是的。关键是把握好心态,不把自己当做政治鼓动家。
是否值得鼓励左青进入罢工过的工厂?限于水平,一般的抗议参与者往往遗漏、无视许多宝贵的工斗细节。对左青来说,近距离观察罢工集体(曾经历罢工的劳动集体)、接触工人很有必要。这类观察将填补工人采访的某些现有缺陷。当然,有案底和容易冲动的左青要慎重选择。
B:
首先,目前并无具备真实威信、经过斗争考验的共产主义工人运动核心。现实的左青合作中,既难以对合作者严格要求(比如说:“我不喜欢跟着一帮女生采访工人,所以我不想去”也能成为理由。你还没辙让他改主意),而稍有波折出现,则一堆互相埋怨的人际纠纷。这样的背景下,左青进厂谋生,重心最好先放在“谋生”二字上。至少,应做到“个人谋生与服务阶级斗争”的均衡。虽不必推出硬性标准(也无从推出),但比较稳妥的做法是鼓励大家靠拢“原则上工斗潜力最大”的企业(大工厂、与重工业相关的工厂、位于大型工业区的工厂)。
其次:积极鼓励左青进入有罢工现象的工厂,容易让左青有较兴奋紧张的“大事件”期待心理,出现“火热斗争场面”的幻想。任何人也无法预测工斗的具体时间、地点和形式,无谓的期待会让共分子泄气疲惫。特别说明:必须阻止左青不顾专业、待遇都明显不如意,盲目“潜入”罢工企业(短期、假期打工不算在内)。
A:
只要不抱着进厂鼓动的念头,风险不会太高。另外从谋生角度看,进“南海本田”一类企业也很正常。就算它们是一度引人注意的“舆论焦点”,左青不必刻意回避。
B:
是的。关键是把握好心态,不把自己当做政治鼓动家。
很赞哦! (1025)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