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北约军政府如何可能?

火烧 2011-07-02 00:00:00 网友时评 1028
文章探讨北约军政府形成的背景与殖民历史,分析东西方对抗及金砖国家、上合组织的崛起,揭示经济殖民与反殖民斗争的深层逻辑。

北约军政府如何可能?  

    所谓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据说是为了使自由世界免受华约的侵犯而成立的,那么当维金-加勒比海盗、威尼斯商人、西葡-英法奴隶贩子在大西洋两岸推行奴隶制和殖民体系的时候,又是免受谁的侵犯呢?八国联军在中华大地实行“百兽图”的时候,据说是为了“不远万里”来中国免受保护文明的殖民者免受“野蛮人”的侵犯……  

    然而,在苏联人民、中国人民在饱受德、日法西斯侵略后赢得民族独立、自主而试图重建家园的时候,英、美等国却在祭起东西方的“铁幕”,然后才有了柏林墙和38线,有了以色列在中东的楔入、也有了所谓的“第一岛链”……但是所谓西式的“亚洲四小龙”居然也随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一同隐退了,这是值得玩味的?  

然后,北约就打了不听话的伊拉克、继而阿富汗(原本是一起对付伊朗-苏联轴心的),接着干脆连德、法的盟国意见也不顾了,直接扔掉联合国军、“包干”建立起中东油田霉菌“基地”来……而与此同步的,是欧元区的出现和10+1、+3的东亚自贸区进程、以及人民币的国际贸易化!  

随着日本的核灾难(朝鲜核危机的对立面)和阿拉伯(利比亚为标志)-伊斯兰(伊朗为标志)世界的反帝制反殖民斗争的深入,连基地组织都似乎站到了世界反殖民统一战线一边了……霉菌在轰炸了自己武装的盟友兼敌人塔利班十年之后开始谈判起来了,在推翻伊拉克复兴党的独裁统治之后又与它们结成的关键同盟(既然民主上来的大多数是亲伊朗的伊拉克什叶派,那民主就是非美国的!)  

既然埃及军政府是亲美的、那么军政府就是合理的,既然沙特的石油是美元结算的、那么沙特的君主制就像英、日的君主立宪一样可爱,既然利比亚的大多数平民支持卡扎菲、那么他们就不属于禁飞区和武器禁运适用的对象(虽然现政府已经实行了改革开放,但非洲独立是不允许的),卡扎菲“放弃”核武器研发和萨达姆“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核武器的下场告诉以伊朗等觉醒了的被殖民人民,只有能保卫自己的武装、和平才有可能,而被殖民的民族、民主只是“被”的……  

于是,上合组织和金砖国家迅猛发展了,伊朗、巴基斯坦、蒙古与上合建立了大陆国家轴心同盟,来排遣北大西洋海盗组织的国家恐怖主义“军事殖民”病毒渗透……金砖国家代表了G20对G7的革命,B巴西(拉美)-R俄罗斯(东欧-北亚)-I印度(中南亚)-C中国(汉文化圈)-S南非(非洲)的国际贸易本币结算,中日韩的本币化,中国外汇储备的欧元化(欧盟国债对美元国债的对冲),是对霉元-“经济殖民”病毒的排泄(包括欧盟而非欧元的英镑)  

关于海外殖民:      

费正清《美国与中国@国共合作》:列宁把苏俄转向他的新经济政策以后(认为)西方资本主义正在利用亚洲的落后国家,作为获得利润的源泉,以支持资本主义体系。如果没有帝国主义对亚洲的剥削,使西方工人仍能得到较高工资,资本主义就会垮得更快。亚洲的民族主义革命会夺去帝国主义列强的有利市场和原料供应,从而在西方资本主义最脆弱之处对其发动“侧攻”。(二战后则扩展到柏林墙和38线以至于毛主义以来的亚非拉“第三世界”战略)      

关于欧美罢工:      

“在这样的情况下,既然英国的贸易已经经历了通常商业周期的大部分,所以可以有把握地说,中国革命将把火星抛到现今工业体系这个火药装得足而又足的地雷上,把酝酿已久的普遍危机引爆,这个普遍危机一扩展到国外,紧接而来的将是欧洲大陆的政治革命。这将是一个奇观:当西方列强用英法美等国的军舰把“秩序”送到上海、南京和运河口的时候,中国却把动乱送往西方世界。”       ——马克思《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       

 马丁@雅克:东亚现代性的兴起
 吸引人们眼球的是亚洲四小龙的快速经济增长,它们分别是韩国、新加坡、中国台湾和中国香港。(中华文化圈)亚洲四小龙不仅数量少,而且规模非常小——一个中型地区、一个中型国家和两个小型城市。它们不同程度地受到战争的洗劫(其中韩国还遭受了朝鲜战争的破坏),而且都缺乏自然资源。但是它们都开始以惊人的速度增长,其中,中国台湾和韩国后来的30年里,经常都能实现接近两位数的年增长率。到20世纪70年代末期,马来西亚、泰国和印度尼西亚相继加入了它们的队伍(华侨都在700万人以上),随后,中国大陆也步入了这一行列。世界上还从来没有出现过如此之快的增长速度。1820~1870年,英国的GDP年增长率仅超过2%,而美国同一时期的年增长率也刚刚略高于4.2%。(后期得益于二战遗产)此外,后来的亚洲新兴国家——中国,甚至创造了比先前亚洲四小龙还要高的增长率。(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其结果是,一个拥有大约20亿人口的地区完成了快速和积极的转型,东亚地区的贫困水平下降到2007年的不到25%(该数字在2006年是29.5%,1990年是69%)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