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评—新年上海事件
虽然是新年,但这个新年无疑是惨痛的,关于上海外滩的事件我已经不想重复的去探究所谓的“真相”“内幕”“聚集”。作为一个普通人,在接受了数年信息轰炸之后,这个事件所能带来的该死的信息让我已经不想去继续接受这样的轰炸了。体制问题论的,国人劣根论的,往年盘点论的,国外如何论的,这个事件不过为了某些人的往年工作提供茶余饭后的闲谈资料罢了。
就如同以往的悲剧事件一样,没人去在意这些无辜的牺牲者们,也没人在意他们亲属的感情,更没人去仔细的思考事件背后的原因,那些看似为民请命质问政府的人将他们一成不变的理论换一个主语,再次扔出来轰炸人们的心灵。失去亲人的人们被放在聚光灯下,人们一窝蜂的想在一出悲剧上寻找新的所谓“爆点”来彰显自己的与众不同与人文关怀。就这样,这一场悲剧莫名其妙的变成了一场扭曲的网络狂欢,而我,现在写的这个东西,也莫名其妙的成了推动这样一场“狂欢”的一份子。我,我们,还有什么资格站在道德的制高点,站在似乎“全知全能”去指责别人呢?
事件的善后处理已经启动了,接着而来的熟悉流程,追责,反思,骂人。门户网站的编辑和写手们加班加点的工作,他们的辛苦为老板们赚足了眼球和流量;高冷的“事后诸葛亮”们更加众口一词指责“别人”没有提前做好准备和预警,就好像他们早已就这个事件向世界打出警告一样;有人更加急切的搬出“国人的劣根性”来,似乎这一自清末就兴起的论点终于在2014年的最后一天在上海被证明了;真正在做善后工作的,医生,护士,警察,以及其他默默无闻的人员呢?管他呢,谁让他们只知道做事,不懂得说话呢?
逝者已去,我似乎再没有力量面对这句话了,逝者不仅在生命的意义上里我们而去,更将去我们的精神上离去了。对于一部分人而言,这是一场工作;对于大部分人而言,这是一场远在天边的新闻;真正为逝者的离去而伤心落泪以至于失去了正常生活力量的,是我们这些网络中的看客吗?恰恰是那些沉默着的亲人们啊。
这只是一条新闻,在百度的推广里,下一条是“腾讯出庭指责快播侵权”,再下一条“互联网圈子里哪些人不能愉快的迎接新年”。这只是一条新闻,只是新闻,大概吧。
生活似乎应该就是这样的,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这样的,这样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