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部:满纸荒唐言 一笔糊涂账
千呼万唤之下,交通部终于拿出一个高速公路收费还贷的账目。这个东西除了自吹自擂,主要用意是要说明收不抵支(亏空600多亿),公路收费不但要坚持不动摇,还应该多收、长期收下去。真是“欲收之费,何患无词”?“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对交通部的这个糊弄老百姓的所谓账目,只能这样评价:满纸荒唐言,一笔糊涂账。
象400多亿管理费、100多亿其它费用没交代,为什么高速公路上市公司个个利润超银行?这些还不算是大事。重要的问题是隐瞒了一笔巨款-燃油税。按国际惯例,燃油税是修建道路的主要来源(当然也可以还贷款),但交通部竟然对每年数千亿的燃油税使用分文不提,钱到哪儿去了?交通部还隐瞒了一笔大账-物流成本。中国的物流成本高于国际水平一倍有余(国际8%,中国18-20%,其主要原因就是燃油税和过路费双收),导致中国的汽车货运不超载就没有钱赚,甚至因为超载逼死人命。同时交通部刻意回避了一个重要事实,就是全世界的收费公路中国占十之八九,国外很少。这是因为中国是用商业贷款修路,而外国则主要是用燃油税和国债修路。用商业贷款修路不但提高了物流成本,同时也造成中国资金市场短缺,高利贷横行。把这些账都算清楚,交通部的“伟大成绩”就要打上引号,功过需要重新评价。
解决公路收费的改革正着:
1、将公路收费权收归人大,确立分权制约原则(也就是大妈分蛋糕原则--老大切,老二挑,切的不挑,挑的不切),禁止任何公权单位自定、自收、自肥,禁止利用公共资源牟利。
2、用国债一次性偿还所有商业贷款(国债可以按需提供),停止公路收费。
3、新建道路由燃油税开支,不足部分由国债补充,所有公共工程不再使用商业贷款。
4、高速公路上市公司全部退市,收费站撤销,人员转业。 经过这样的改革,中国基本上与国际接轨,公路恢复公共免费的性质,物流成本大大下降,货车不需要超载就有合理利润。曾经被公共工程大量占用的商业贷款全部流向普通工商业,资本市场短缺的程度将大大缓解,高利贷现象从根本上得到抑制,资金使用成本降低,物价总水平将普遍下降。利益藩篱被彻底打破,利用公共资源牟利的利益集团将无立身之地,腐败将从源头上被遏制。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