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衣哥"的幸运与不幸
作者 新兵
经常上网的人,对一个叫“大衣哥”唱歌的农民大都应该知道,先看大衣哥的介绍。
2011年春节刚过(2月13日), 在山东电视台综艺频道《我是大明星》选秀比赛海选时(济宁赛区),一位选手穿着破旧军大衣,戴着破旧线帽,哆嗦着双腿,紧握话筒,当时评委和观众都不看好他。但 他演唱的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技惊四座、轰动全场。人们都站起来为他鼓掌,应观众的强烈要求,又接着唱了一曲《戴手铐的旅客》插曲《驼铃》。这位选手就是朱之文。
朱之文,1969年生,山东省菏泽市单县郭村镇朱楼村人。家境贫寒,10岁丧父,同时小学三年级辍学。从小酷爱唱歌的朱之文,依靠一本《新华字典》、一本从旧书摊上买的《怎样唱民歌》、一本《怎样识简谱》,跟着磁带勤学苦练,加上天生的好嗓子,终于练成了今日的成就。朱之文嗓门大,声音亮,歌唱磅礴、雄浑、婉转、悠扬,是少见的中、高音兼备的难得一见的美声歌者。
这位42岁的普通农民,以种地、打零工为生,奉养老人,照顾两个年幼的孩子,全家年收入仅5000元左右,在田野里、堤坝上、小院外,无处不留下了他美妙的歌声。
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外表朴实,打扮土气,一开口,却是优美的歌声。农民的朴素生活和对音乐美的追求碰撞在一起,形成巨大反差,有网友称被震撼了。因演唱时身着军大衣,人送称号——“军衣哥”、“大衣哥”。
看看上面的介绍,就知道,现在的朱之文是幸运的,成名前的朱之文是不不幸的。看到电视上,朱之文自己介绍小时候的贫寒生活、
父亲去世、三年级辍学的经历,观众无不动容。
如果不动脑子,马上就有人以为朱之文的不幸经历是发生在所谓的十年浩劫或者所谓饿死人的年代,而不是在春天的故事的年代。有多少人会想认真想想朱之文的不幸经历到底是哪个年头??粗粗一想就知道,朱之文的不幸童年恰恰发生在春天里。1969年出生,10岁丧父,刚好是1979年,上三年级辍学。为啥辍学,是家境贫寒造成的吗?是,也不是。为啥这么说呀,如果再往前推5年,也就是1975年,丧父是可能的,可是辍学是没有可能的,因为那时的农村孩子普及初中教育。1979年,农村分地了,自己的地自己种,没有劳力你辍学很正常。1979年以前农村没有分地的时候,都是集体劳动,孩子不上学也不让参加生产队劳动,学习不学习都撵到学校去。本人就是1979年初中毕业,是我村的最后一届初中生,此后我们村的初中就给解散了。农村里1958-1966间出生的,大部分都能混到初中毕业,至少我们村是这样,我们那个村是个极其普通的农村,或许就全国范围内来说,有比我们那里好的,也有差的。
幸运的是朱之文通过天赋+勤奋+机遇,改变了自己的生活与命运,可那些千千万万的朱之文们,他们的苦难与落魄,谁去关注呢?他们就该天生命贱,过着与这个盛世无关的粗陋穷困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