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文艺新生

献礼剧《开天辟地》:毛泽东、陈独秀人物塑造获赞

火烧 2011-07-06 00:00:00 文艺新生 1025
献礼剧《开天辟地》聚焦毛泽东、陈独秀人物塑造,获专家高度评价。剧情严谨,尊重历史,展现革命历程与人物成长,突出真实与深度。

毛泽东、陈独秀人物塑造获赞

作者:许青红

网易新闻2011-07-06 01:47:51 来源: 京华时报

本报讯(记者许青红)昨天,上影英皇在京举办献礼剧《开天辟地》座谈会,导演胡玫、编剧邵钧林,主演黄海冰、张萌、卢奇,以及十多位专家、学者到场,对该剧展开热议。专家们认为,《开天辟地》有很高的艺术水准,尤以毛泽东、陈独秀两个人物的塑造最为出色。

导演:被剧本感染才拍摄

导演胡玫表示,接拍《开天辟地》时曾有犹豫,“一开始有些害怕,因为党史我不是特别的熟,知其一不知其二。后来把剧本拿过来看,一下被故事情节给感染了。邵钧林的剧本从开篇的气势,到剧情推进的严谨,带给我们一种不同于一般主旋律片子的印象。后来我在网上调查邵钧林,一看他那么多作品,而且都是靠谱的,就有底了。导演能够在一个好的剧本的基础上进行创作,那是非常幸福的一件事。”

胡玫认为,这是到目前为止,她所遇到的最好一部剧本。她说,“后期制作的时候,又有很多央视的同志都是专业的编导,下了很大的工夫,把我的一些稍微有点跑偏、跑题部分的又拉回来一些。”

专家:剧情严谨主创用心

党史专家李红亮参与了《开天辟地》的把关工作。他表示,这部戏最大的特点是尊重历史,“不是戏说,不是瞎编,不是胡来的,绝对是要尊重历史,从整个大的方面全过程到整个细节我们尽可能尊重历史”。

李红亮表示,《开天辟地》故事从1920年建党开始讲起,直到1927年大革命失败结束,“其他的献礼片更多反映建党,没有过多地反映大革命时期的情况,《开天辟地》更多地展现了在大革命时期那些历史人物的精神面貌,让人感动”。

李红亮对导演和演员的用心感触很深。他说:“主创们早晨天一亮就开始出发到现场,不是天黑才回来,而是半夜才回来,每天至少工作十几个小时。最辛苦是导演,回来以后一般同志们都休息了,她还要去开这个会,开那个会,很不容易。”

业界:人物塑造有亮点

作家孙颙认为,陈独秀这个人物塑造得比较完整,“从中共的建立,一直到大革命的失败,电视剧里的陈独秀是一个完整的形象,非常有个性。我觉得这是一个特别丰满复杂的人物,演员演得好,编剧、导演也做得非常到位。”

电影《开天辟地》的导演李歇浦也认为,人物塑造是这个剧的亮点,“黄海冰演毛泽东,演得非常放松、自如,没有任何端架子的东西。我觉得青年毛泽东在《开天辟地》里就是要塑造一个活生生的,在探索革命道路当中充满忧患意识的热血青年、革命青年,而不应该把他神化。电视剧《开天辟地》里把毛泽东的成长过程、毛泽东潜在的领袖气质都展现出来了,很真实。事实上他也是在陈独秀、李大钊的影响下,从相信无政府主义,一直到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一个革命家。”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