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滴滴认罚80亿,网友惊呼:很刑!

火烧 2022-07-22 00:00:00 网友时评 1033
滴滴因违法收集用户信息被处罚80亿,涉及国家安全问题,网友震惊。滴滴数据泄露严重,被约谈多次,App被下架,引发广泛讨论。

  7月21日,国家网信部门公布了依法对滴滴公司作出网络安全审查相关行政处罚的决定。决定书中认定,经过调查,滴滴公司共存在16项违法事实,归纳起来主要是8个方面。 由于涉及国家安全,依法不公开。

  在介绍滴滴公司的违法行为时提到:滴滴公司存在严重影响国家安全的数据处理活动,以及拒不履行监管部门的明确要求,阳奉阴违、恶意逃避监管等其他违法违规问题。

  既然DD的违法行为涉及到国家安全,依法不公开是应该的。但有一点,在通报中提到,DD过度收集1.07亿条乘客人脸信息,违法收集用户手机相册中的截图信息1196.39万条,年龄段信息5350.92万条、职业信息1633.56万条、亲情关系信息138.29万条、“家”和“公司”打车地址信息1.53亿条,如此严重的违法行为,已经严重危害到了国家安全,必须依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依法予以追究刑事责任。

  去年6月,一场关于DD的舆论风波,让本想悄无声息赴美上市的DD成为全网关注的焦点。回看一下这段历程。

  去年6月30日深夜、7月1日凌晨,DD强行在M国纽交所上市。随后舆论急剧发酵,DD内部那些不愿意示人的信息也纷纷浮出水面。即使是DD独立董事在WB做老总,也无法阻挡舆论急剧升温的热度,于是,柳家之女以及DD上市的各种传闻,家喻户晓。

  去年7月2日,国家网信办宣布对DD进行网络安全审查,审查期间停止新用户注册。7月4日,国家网信办再次宣布,DDApp存在严重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问题,通知应用商店下架DDApp。

  对于中国数据可能外泄的问题,去年7月9日国信办的通报中明确指出:DD存在严重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问题,说明DD的行为不仅仅是违规问题,还是违法问题,而且这些问题是严重的。同时,针对广大用户的个人信息,他们不仅仅是违法收集,还存在违法使用问题。

 

  三个来头不小的独立董事

  这三位独立董事,一个是M军前陆军军官,一个是XL微博高管,一个是LX控股的非执行董事王玉锁。

  去年7月16日,国家网信办会同公安部、国家安全部、自然资源部、交通运输部、税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等七部门联合进驻DD开展网络安全审查。

  去年年底,DD被迫宣布,退出美国股市,并称将启动在香港上市。

  据点时新闻报道,滴滴因违规信息曾被约谈14次。看来,这种约谈也只是隔靴挠痒。

  部分网友评论

  @上海平头百姓家:买卖几十条信息就拘留坐牢,这么多信息居然没有人坐牢啊?

  @三剑侠I阿当: 这样的公司出了这样的问题,仅仅罚款了事,没镇摄力,违法成本太低,起不到惩前毖后的效果。

  潇湘西平堂人:滴滴:吓死宝宝了,我还以为多大的事呢,原来就是罚点钱。

  @千秋雾花评论:法定代表人及实际控制人等不负担刑事责任?刑不上大夫?

  @子午侠士:我在想,如果这些数据都交给美国,美国策反一个中国政府官员,简直易如反掌,因为人家掌握了你的一切,你的软肋在哪里人家摸得一清二楚。

  有网友评论说:这种造成巨量中国人数据外泄、严重威胁国家安全的,杀个头不算过分吧?对这样的观点,老猫觉得,除了国家主管部门对DD采取罚款等行政处罚措施外,此案要交由国安、公安等部门,按照刑事案件的流程进行侦查办理,由检察机关依法向法院提起公诉,才能充分体现出依法治国。

  目前我国的刑法中,涉及到国家安全的共有十二项罪,分别是:背叛国家罪、分裂国家罪、煽动分裂国家罪、武装叛乱、暴乱罪、颠覆国家政权罪、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投敌叛变罪、叛逃罪、间谍罪、为境外窃取、剌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资敌罪。

  另外,关于侵犯公民信息罪,我国刑法第253条有明文规定。

  还有刑法第一百一十一条的规定

  对于国家主管部门的处罚,DD的态度倒是挺“诚恳”,只是当我们看到国家网信办处理决定中称DD公司“阳奉阴违、恶意逃避监管”,这个表态的可信度就可想而知了。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